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师生交往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

2014-03-30 09:13王辉潘敏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教师

王辉 潘敏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吸取米德与迪尔凯姆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与语言哲学的基础上,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只有“交往行为”是具有内在理性,最具有合理性的社会行为。这种所谓的交往合理性是指交往主体双方通过语言去实现的、具有主体间性的、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在对话中完成的、能在交往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与相互理解的理性化的行为。[1]由此可见,合理的交往是交往双方以平等的地位,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与此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由于后工业社会中国家干预经济以及工具理性为主旨的官僚制化的出现,影响并控制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使人们之间无法共同理解、共享文化。交往行为理论认为,这种在社会文化互动或沟通中所产生的异化现象,被称为“被异化的交往”或“伪交往”,[2]具体表现为交往世俗化、交往工具性色彩浓重。这一分析为探究高校师生交往异化提供了广阔的视域。

高校师生交往是指高校师生在课堂内外,在认知、情感、行为上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实现教育任务、促进师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师生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高校师生交往应该是一种具有内在理性的真正的交往行为。然而,受传统师生观念、高等学校扩招以及高校教师评价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实际中出现了师生交往的“异化”现象,如师生交往内容单一化、师生交往方式间接化等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师生交往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探究高校师生交往的合理性与异化现象,分析现状的成因并基于交往行为理论提出改善建议,为高校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北京某高校选取在读本科生和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学生卷共发放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有效回收率94.5%。教师卷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份,有效回收率86%。其中男教师23人,女教师20人。同时还选取了3名教师进行采访。

(二)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结合交往行为理论编制学生与教师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由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组成,其中封闭式问题16道,开放式问题2道。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交往目的、师生交往过程和师生交往效果等方面以及师生交往的障碍与改善师生交往现状的建议。访谈提纲同样包括上述部分。对调查数据运用exce12007进行统计分析。

二、高校师生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交往现状

师生交往现状整体情况的调查包括了师生对师生交往的基本态度、师生交往的满意度以及师生间彼此的理解度3个方面。

首先,在教师与学生对于师生交往的态度方面,就学生而言,86%的学生认为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同学对师生交往的重要性表示认同,然而,只有66%的同学是喜欢与教师交往的,表明有20%的同学虽然认识到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但囿于各种原因师生交往的动机不强,只有3%的极少数同学认为师生交往不重要,不喜欢与教师交往。而在这方面,教师的态度是全体一致的,即师生交往非常重要,而且喜欢与学生交往。其次,在师生间彼此的理解度方面,91%的学生认为能够理解教师,100%的教师表示能够理解学生,表明就整体而言,师生间能够做到对彼此的理解。再次,在师生交往满意度方面,在“完全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和 “完全满意”的四级选项上,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1%、8%、81%和10%,而教师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0、9%、82%和9%。可见,在满意度方面师生在各级选项上呈现的趋势是一致的,在“比较满意”与“完全满意”的百分比到达91%左右,师生双方对交往现状还是比较满意。

上述分析反映,就整体而言,教师与学生认识到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并乐于与彼此交往,而且能够做到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对于师生交往的现状也比较满意。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现状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二)高校师生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师生交往现状整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仍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值得关注。

1.师生交往频率低、时间短

目前,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时间短而且频率低。学生问卷数据显示,在师生交往频率方面,提供的“经常”、“较多”、“偶尔”和“从未”四个选项,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5%、27%、65%和3%。可见,“偶尔”的百分比在半数以上,而“经常”的百分比仅为5%,而且仍有3%的学生选择了“从未”。低频率、偶然性的师生交往,无法从根本上维持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沟通。在每次交流的时间方面,0-10分钟占42%,10-30分钟占42%,30-60分钟占15%,1小时之上占1%,师生每次交流时间在30分钟之内的百分比在84%左右。由此可见,目前师生交往的时间与频率差强人意,师生间缺乏充足的时间与较高的频率进行交流互动,师生间无法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此外,学生表示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交往机会不足,有些教师“来去匆匆”,师生交往仅限于课堂中,有些教师的交往仅限于个别少数同学,因此使得学生很难有机会与教师打交道。同样,从教师访谈中得知,有些学院虽然安排了课外固定答疑时间,但是学生“疲于应付”,参与度并不是很高。

充足时间与高频率的师生交往,有利于师生间深入的了解并建立深厚的感情,然而,从两方面的数据分析与师生反映来看,师生交往的时间、频率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

2.师生交往内容单一化

师生交往最大特点就是,交往内容大都是科学知识,然而,这并不表示师生交往的内容局限于科学知识,而忘记自身的生活世界。问卷调查中,将师生交往内容划分为 “学习内容或专业知识相关”、“时事热点话题”、“生活中的困惑或挫折”、“理想与未来规划”和“其他”,根据数据的显示,所占的百分比依次是81%、6%、8%、3%和2%。分析可知,目前师生交往还是主要集中在学习相关内容上,非科学知识范围的交流很少。在教师访谈中,教师表示,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增加,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养成等方面,但交往的内容还是主要集中在学习相关内容上,与学生交流时,也会偶尔“跑题”,讨论学习以外的话题,但很快回归“正题”。可见,师生交往内容集中于科学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生活以及未来规划。

3.师生交往方式间接化

所谓师生交往的间接化,是指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语言交往方式逐渐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像信息等间接的交往方式逐渐增加。问卷对师生交往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当面交谈、电话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书信4个选项上的百分比分别是26%、33%、40%和1%。由此可见,师生间当面交谈,这一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并不普遍,而通过手机、网络等间接的交往方式备受欢迎。同时,受访者表示,手机与网络等交往方式十分方便快捷,此外,与当面交谈相比,更加“轻松”,没有压力。教师和学生本来应该是现实的具体交往,但由于过渡依赖间接的交往方式而使交往变得越来越抽象模糊,从而最终丧失了交往的本性。师生交往逐渐沦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根本无法达到真正交往的目的。

三、高校师生交往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上述高校师生交往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寻根探源。

(一)客观因素

首先,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师生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与此同时,师生之间原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逐渐减少,造成了交往双方使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失范性,师生间的交往沦为抽象符号之间的交换。过度依赖间接化的交往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无法达到真正交往的目的。其次,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张,造成了我国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面对教师资源的短缺,各大高校班级的规模也日趋扩大。教师受困于课程的负担,与学生的交往机会十分有限,只能和个别学生保持简单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只能以“点对面”的形式进行,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位学生都合理的交流。再次,高校教师评价标准的负面效应。我国当前的高校教师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这种评价标准使得教学科研活动与教师的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尤其偏重于科研的考核。这就使得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凸显,教师不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上,没有时间与精力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二)主观因素

首先,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交往技巧是影响师生交往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年龄、性格等方面也会对师生交往效果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各大高校纷纷引进年轻教师,其中一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取得学生尊重,从而导致师生交往减少。此外,有些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方面,没能掌握成熟的技巧,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产生摩擦,不利于师生间保持长期的交往。其次,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的自卑怯懦心理是影响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受长期求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怕老师”心理的影响,害怕在与教师交往过程中暴露自己的不足,给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回避师生交往。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样对师生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应该以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感受,以积极的心态与教师交往。

四、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师生交往改善建议

基于对问题原因的探究并结合交往行为理论,改善高校师生交往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交往观,丰富师生交往内容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看,师生交往不仅是完成教育活动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活动的本身。然而,随着科学知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师生交往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谮越于教育的目的性价值,科学知识谮越于人文精神教育,原本作为手段的知识演化成教育目的本身。[3]在这种存在偏差的师生交往观的指引下,师生交往内容主要集中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交往内容单一化的现状,忽视了交往主体的生活世界,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生活的土壤。促进师生交往观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就是不再把师生交往仅仅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是认识到师生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拓宽师生交往的内容,提高师生交往的深度,丰富师生交往的教育意义。

(二)拓展师生交往范围,增加师生交往机会

改善高校师生交往现状必须要通过拓展师生交往的范围与增加师生交往机会来提高师生交往的时间与频率。师生交往的范围包括师生交往的空间范围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范围两个方面。在交往空间方面,高校师生在充分利用课堂空间的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座谈会和学术研讨或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文体活动等方式,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到教师的办公室或研讨室进行交流沟通。在交往时间方面,可以从一些细节的改变上增加交往的时间,如教师改变以前上课“踩点”、“来去匆匆”的习惯,放慢步调,给学生留一些时间的空隙。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前、课间等边角余料时间的基础上,更应积极主动找教师多交流,有效的利用学院所安排的质疑与答疑时间。

(三)合理使用通讯媒介,加强师生间的语言交流

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师生真实的交往过程就是诉诸于对话,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共享的过程。[4]由此可见,师生之间通过真诚对话,及时交流信息,才能达成真正的共识与理解。师生交往过度依赖于通讯媒介,以符号交换取代了语言对话,师生在不同的空间内进行着交往,无法目测到彼此的表情及身体语言,师生间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无法达到彼此间的相互理解。由此,师生交往的过程不应该过度的依赖于通讯媒介,而应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努力,尽可能的创造面对面对话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观测到彼此的真实情感,提升交往的深度。

[1]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3).

[2]刘冰,于伟.师生关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不正当利益因素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3]张俭民.虚假交往: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7).

[4]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