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
(池州学院 中文系,安徽 池州 247000)
从教学主体看文学理论教学问题
朱坤
(池州学院 中文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加强教学主体——教师的自身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内容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对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有效的阐释。因此,文学理论教学,需要教师有学科意识、整合意识、教学方法和创作实践,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学,一直是高校文艺学中研究讨论的话题。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文学理论教学实践也取得较大的成果。在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手段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成绩斐然,然而这些探讨与研究忽略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文学理论教学主体——教师自身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内容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教师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优良的课程内容,再前沿的知识信息,再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能很好的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不了设置课程的目的,最终导致培养人才目标的落空。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加强合格教师自身内涵建设与培养,才是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文学理论教师应具有哪些素养来讨论文学理论教学。
一个学科都有一个由若干课程构成的课程群,每个课程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每个课程有自己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各司其职,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因此教师要有学科意识,在教学中要厘清各门课程之间的这种关系,发挥每门课程应有的作用。
同样,作为文学理论教师要从学科的角度整体把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文学理论归属于文艺学。根据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的不同,文艺学一般分为三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它们之间分工明确,文学理论侧重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文学批评侧重评价具体的作家作品,而文学史则侧重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研究。虽然研究对象不尽相同,但是三者之间互为补充,互为渗透,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具体的实践中,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而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提供的资料和文学批评实践的成果作为基础,否则就成了“无米之炊”。文艺学的整个课程体系围绕这三个分支,又开设了若干课程。文学史开设有“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又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有“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一些高校根据教师的研究情况,还开设有具体作家作品研究,某种批评方法研究,譬如“莎士比亚研究”,“西方叙事学研究”和“红楼梦研究”等等,这些课程都是属于文艺学三大分支里面具体内容的具体研究,“莎士比亚研究”、“红楼梦研究”属于文学史,“西方叙事学研究”属于文学批评的内容。这些课程看起来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学科意识,就像走进一个迷宫,很难找到头绪。文学理论教师不仅自己要从学科的角度把握了解,而且在讲授文学理论课程时也要给学生阐述这些关系,让学生从学科上对整个课程体系有宏观的把握。笔者每次在讲授文学理论的第一堂课,都要画一个关系树的图表,来讲解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以及课程设置情况。根据教学反馈信息看,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认为对已经学过的课程和将来要学习的课程,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便于理解和学习,就像一张文学导游图迅速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大致把握文艺学的总体面貌。
谈到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普遍认为教材“失效”,部分理论滞后,跟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与文学现实脱节。毋庸置疑,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每年在文学实践中都会出现一些新现象新变化,要把这些新内容每年都纳入教材极不现实。文学理论滞后于文学实践,本身就是文学理论的特点,也是文学发展中的规律。面对这种现状,文学理论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教学时不应停留在对教材的客观介绍、按部就班讲授的浅层上,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教材,对教材进行评价与判断,修正与丰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其实,教材越不成熟,越能发挥教师主体的创造性。因此,文学理论教师要有课程内容的整合意识。
整合意识就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与补充,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文学理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文学理论教学内容,一般分为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和鉴赏论四部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将重点放在文学本质论、创作论和作品论的讲解上,对鉴赏论中的文学消费部分讲授比较简单粗略。随着文艺活动日益的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活动以及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大众文化产品,学生阅读范围扩大,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文学经典”,感官刺激与享受已成为新生代的新宠。文学理论教学应该积极参与和回应现实文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重视大众文化研究,阐释当下的文学艺术场域,为学生文解疑释惑。在“文学消费”章节里,可以增加“大众文化与当下文学”内容,从当前文学艺术生产机制,分析探讨流行文化与时尚文化产生背景、特点及其对纯文学艺术的消解,帮助学生用理论来认识和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提高理论的分析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文学理论各部分的重点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受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文学理论教材普遍存在把文学视作一种具有“普遍规律”、“固定本质”的实体[1],热衷构建永恒、静止、普遍的“特征”和“本质”,从而概括出普遍有效的文学“绝对真理”,这种“一般规律”或“本质特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譬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文学活动一章里,作者虽然强调了文学性质与文学观念的开放性,但重点还是阐述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活动,这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容易造成理解的僵化与片面化,不利于学生对文学的理解。教师教学时,重点当放在文学活动原始发生上,因为有什么样的文学活动原始发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观,进而影响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教师在讲解时,介绍关于文学活动原始发生的诸种观点,深入阐述其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学观念。
面对文学理论教学难的问题,普遍认为应该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实,东西方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基本是针对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学的。这个群体尚未成年,自控力与理性思维较弱,心智尚未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大学时期,学生普遍已成人,心智已较为理性,而大学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学习的自觉与主动,如果文学理论教学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如何采用什么新手段新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吸引力上,就会偏离大学教学的目标。文学理论教学存在“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主要是由于理论本身的抽象化,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注意将抽象的理论让学生通过感性的知识来认识与理解,而不是想法设法如何去讨好学生。当然,笔者并非一味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只是认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方法犹如润滑剂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文学理论教学要运用鲜活感性的文学材料来印证理论知识。文学理论往往是通过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具体分析与评价,总结归纳出来的,他们相互之间可以相互印证。现在学生学习课程比较多,加上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平时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范围也小,在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阅读经验,很难引用鲜活的作品印证艰涩的理论,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将文学史料和文学作品引用到文学理论知识的阐释,让学生从这些具体可感的资料中去感受领悟理论内涵,加深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文学理论教学还要运用“举例”来阐释理论知识。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不同,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分析、讨论和交流,所选择的案例具有相对典型性、系统性和示范性等特点。举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举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加深理解。经过课程教学改革后,文学理论由原来两个学期的课时压缩到一个学期的课时,如果完全用案例教学来讲授理论,不切合实际,也不科学。举例教学作为讲解理论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随时通过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例子,将枯燥的理论感性化具体化,让学生容易接受。在举例时,教师选择例子不可随意,要恰当,要经深思熟虑,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举例的目的。某些理论需要用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说明阐释时,教师要提前指定文学作品,布置阅读任务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课余阅读。在讲解时,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边回忆作品边回味讲解,领会理论内涵,学会用理论分析作品的方法,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形态的学科,是从长期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学活动是文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石。文学理论蕴含着文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没有文学实践就没有文学理论。要想体会这种感悟理解这种感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事创作实践。作为文学理论课的教师,自己要从事文学创作,体验审美情感,丰富文学经验,加深认识与理解,讲解理论时,也才能生动透彻。
民国时期,许多在高校从事文学教学的教师,本身就是著名作家,如鲁迅,沈从文,老舍和林语堂等都在高校从事过文学教学。他们既是作品等身的作家,同时又是著名的学者。无论是文学界,还是文学理论界,影响深远。这些作家学者,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提升文学理论素养,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一方面,通过自己从事文学实践的体验,把对文学有深刻独特的认识,用来指导文学理论教学。不是何时,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和从事文学教学的教师,分工越来越职业化,两者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如今,教师因缺乏创作实践,造成文学理论越教越难。作家因忽视理论素养,后劲不足,成为一现的昙花。
我国高校从事文学教学的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这样的教学必然枯燥乏味,学生自然难懂厌学。目前,已有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聘请著名作家担任文艺学课程教师。复旦大学聘请王安忆为中文系的教授,开设“小说研究课程”;中国人民大学聘请多为著名作家担任中文系专职教授,如王家新、刘震云、阎连科等。这些作家开设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教师缺乏文学创作实践的意识,除了自身原因,与目前教师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现有教师评价体系是以科研课题和学术论文为评价标准的,为了达到要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很难有精力再去从事文学创作。笔者认为,文学教师考评也应该引入“双师型”考评体系,将教师发表的文学作品作为学术成果和工作量,按照其发表杂志的层次和获奖层次,制定相应的评级标准,把加入各级作家协会与职称相应挂钩定级,这样就会让从事文学创作的教师无后顾之忧,也会鼓励其他的教师从事创作实践。复旦大学在聘请王安忆时,就明确规定不要求她写论文,她所有作品(包括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工作量,计入复旦大学的学术成果;也不要求她像一般教师那样规定教学工作量,主要工作是指导研究生和为本科生开设讲座。复旦大学这种考评体系,给王安忆宽松的环境,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研究中心在王安忆的努力下,成为活跃的学术重镇。
总之,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动作用,优化教学资源,将枯涩难懂的抽象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讲解,让学生乐于学,听得懂,认得清,懂得透,提高分析解决文学实际的能力。
[1]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97-105.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2
A
1674-1104(2014)02-0138-03
10.13420/j.cnki.jczu.2014.02.036
2014-01-11
池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043)。
朱坤(1974-),男,湖南怀化人,池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