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仁华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疏仁华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模块教学体系、构建网状教学结构、完善各种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1999年,《中国文化概论》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但在现行的高校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高校将此课作为任选课或讲座课,开设的时间也不固定,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范式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课堂教学还大多停留在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满堂灌”、“一言堂”的“平面式”的教学模式上,教学模式单一,实践环节和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较为缺失,这些问题在整体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
要想改变这一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对这一课程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通过建立模块教学体系、构成网状教学结构、完善各种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改变目前课程教学的窘境,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100多种同类教材。其中以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等分别作为原国家教委推荐教材、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在国内高校使用较为广泛。或许是这两部教材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国内同类教材的编写者和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高校教师大多遵循其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从内容上讲,教材基本囊括了中国文化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文化交融、表现形式、文化类型、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等内容。在课程体系上,大部分授课教师将以上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组织教学。第一模块为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主要讲授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二模块为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分专题讲述中国语言文字、典籍、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内容。第三模块讲授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分析。主要内容为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和价值系统[2]。有些教师将中国文化的转型和近代化也纳入这一模块中。
所谓模块教学体系,具体地就是在教学中对内容进行“条”“块”融合,突出重点,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梯度,分类教学。上述三大模块的划分,结构简明,内容清晰,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化概论》所要讲授的全部内容。按照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整体特征这一循序渐进的脉络讲授,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全貌,可见这种划分与讲授体系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还有一些重点内容难以融入以上三大模块,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往等等。另外,作为“总纲”部分的文化概述、“总结”部分的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近代化未能在整个课程中得以充分体现,课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还存在缺失。按照六大模块组织教学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具体为:一是文化概述;二是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三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交往;四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五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与价值;六是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近代化。这六大模块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讲授“总—分—总”的逻辑思路,以及学生从知识吸收到能力提升的梯度,同时也能较好地反映讲授内容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特点。
建立模块教学体系,还需要一个协作创新的教学团队。“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组成教学团队进行联合授课,重点攻关,可以优势互补,达到以专求精、以专求博的效果。所以,实行教师优势组合或师资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教师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的系统把握”[3]。
六大模块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也不一样,要求施教者在组织教学时,也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传统的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程教学的要求,建立一个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的六大模块中,第一模块的文化概述、第三模块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交往、第四模块的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都属于认知层,为基础性教学,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教师施教的重心是以传授与优化文化知识为主。第二模块的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属于中介层,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是如何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等等。第五模块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与价值,以及第六模块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近代化,属于提高层,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文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基础层、中介层、提高层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构建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网状教学格局。
(1)基础性教学——基础层——以优化知识为主:讲授内容为文化概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交往、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这部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辅之以专题讲座和课外辅导。
(2)互动式教学——中间层——以训练思维为主:讲授内容为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为主,设置开放性题目,师生互动,把讲授重点由单纯的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3)主体式教学——提高层——以培养能力为主:讲授内容为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系统、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近代化,教学方式以教师教学为主,辅之以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性教学中,重点讲授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整体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的审美直觉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将基础知识交给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关键知识点,分列若干小的专题进行讲授,以点带面,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观察问题的宏观视野。在互动式教学和主体式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括能力,其目的是在完善和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不断递进的三个层次中,还需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专题讲座、课外辅导和野外考察,这样既可以避免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又可以保证知识体系的有序性、完整性以及知识结构的优化性与前瞻性,大幅度地提高教学“速率”与教学效率。三层教学结构的构建,可以全面地厘清“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详讲点、略讲点,明晰了教学思路,使教学体系纲举目张,纵横驰骋,脉络清晰。
网状教学结构的建构,还能突出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后,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和课外辅导课的开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系统性把握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吸纳,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很好地发挥。网状教学结构的建构,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学学习的能力和信心,增强学生个体的文化“软实力”。
构建网状教学结构,还需要改革现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构建全面、客观、科学地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成为高校学生的顺口溜。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不利于教学改革,最终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摆脱单一的考试内容和机械的考评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正确的文化价值观”[4]。因此,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注重学生系统、完整掌握知识的能力,又要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方式,通过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综合测评、制作多媒体课件、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综合地评价学生,既能优化考核体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判断和分析能力。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认同并喜爱这种综合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
“中国文化概论”博大精深,内容浩繁,信息量大,逻辑性强,理论体系严密,单凭有限的几十学时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大量板书,耗费相当多的课堂时间,要提高教学“速率”,教师除了在教材内容详略得当上动脑筋外,就必须借助于其他教学方法,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电化教学,如投影仪、电脑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减少板书,节约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容量和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媒体的演示,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5]。因此,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优化和“活化”课堂教学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和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度。它是目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手段要围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无论是在“基础层”、“中介层”,还是“提高层”,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注重传授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的发挥,不能为了所谓课堂教学的“创新”而“创新”。比如说,多媒体教学好,于是就收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声频、音频资料,将多媒体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或各种信息的“堆积”,这种在“内容上作简单的具像式陈列或无机的拼盘式组合”[6]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教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从根本上是违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摈弃教学态度上的“工具意识”。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注重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从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文化情怀的熏陶,逐步上升到对文化价值的衡判和对文化生活的创造[7]。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当然,“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教学改革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的优化性与前瞻性、思维质量的严密性与求异性、创新能力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等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恰当地编排模块教学体系,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科学地完善课堂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果,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最终目的。
[1]闵海霖,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2(6):90-94.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4-66.
[3]张金花.《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277-279.
[4]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18-121.
[5]宦书亮.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08 (5):33-34.
[6]叶岗.现行《中国文化概论》教材的评议[C]//叶岗.走向文史研究前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61.
[7]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2001(2):71-73.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2
A
1674-1104(2014)02-0135-03
10.13420/j.cnki.jczu.2014.02.035
2013-10-23
疏仁华(1968-),男,安徽枞阳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