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从理雅各《孝经》看孝文化典籍英译
张娟
(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孝文化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理雅各英译本《孝经》作为中华孝文化典籍英译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译本。文章拟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不同视角来深入剖析理雅各《孝经》,这在孝文化典籍《孝经》英译研究中至今尚属首次,希望能为《孝经》以及孝文化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理雅各;《孝经》;孝文化典籍;英译;生态翻译学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以孝治天下,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孝经》作为中华孝文化典籍的最具代表性作品,在典籍英译史上被翻译过数次,其中经久不衰的作品之一当属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的译本。国内至今仅有两位学者曾就《孝经》英译本进行研究过,曾春莲[1]从理解、表达、注释、宗教思想倾向等方面比较了英语世界较早的两个《孝经》译本,陈燕钦[2]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孝经》的四个英译版本进行了评价和解读。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孝经》译本尚属首次,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论,“三维转换”论,“翻译策略/方法的优化选择”论,以及“汰弱留强,适者长存”论等不同视角来深入剖析理雅各译本在《孝经》英译本中始终独树一帜、长盛不衰,被奉为经典译本的原因,希望能为《孝经》的英译研究以及孝文化典籍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翻译过程中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具体特征:一是“适应”——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3]84。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著名的汉学家,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至今虽逾百年,理雅各的译本仍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标准译本[4]。从1843年到1873年,理雅各把他一生中最美好的30年都留在了香港,他深深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倾倒,并决心潜心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英译工作。在他从事翻译工作时,中国正处于被外国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但理雅各不顾种种偏见,克服了重重困难,打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5]。在生态翻译学看来,理雅各极好地适应了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说明了他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孝文化的推崇恰好适应了当时宏观背景下中华文明的流失,而这种适应也极好地维护了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
《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一共有十八章,章章都是经典。《孝经》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必读书目。《孝经》在儒家重要的十三部典籍中是最显赫的。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对于一位汉学家或翻译家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因此,理雅各当时以《孝经》为译本,恰好符合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译者对译本的选择。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译者为中心可以解释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能否生存,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主体,翻译活动自始至终是通过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来完成[6]。在翻译孝文化典籍《孝经》的过程中,理雅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作为一名外国人要熟练掌握汉语就已经很难了,何况还要读懂、透彻理解古汉语就更难了,他在完成每一篇译文之前都要反复推敲反复研究,力求译文完美,为了使译文准确可靠,他还做了大量的注释,足见理雅各是一位治学严谨、毅力惊人、知识渊博的学者。从理雅各为翻译《孝经》所花费的心血,付出的努力,克服的困难来看,这无疑符合了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中心”论。
在英译《孝经》的过程中,理雅各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精益求精地选词选句,精确地传达了孝文化的思想精髓,故他的译文才能流芳百世。
在《开宗明义第一》中,“曾子避席曰”中“席”是指竹席、篾席。“避席”,即离开席子。“席”在我国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也是礼节规制的象征,接待宾客都要在室内布席,故理雅各把“席”译为“mat”[8]465比起其他译本的“seat”[7]346要准确得多。
古汉语非常精简,可谓言简意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读者推敲和琢磨,才能心领神会。理雅各在《孝经》英译本几乎所有的篇章中都补全了原文中省去的话语,使得译文在逻辑上流畅合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例1: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卿大夫章第四》
译:When these three things—(their robes,their words,and their conduct)—are all complete as they should be,they can then preserve their ancestral temples[8]470.
分析:原文中仅提到“三者备矣”,但理雅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古代文化特色及上下文逻辑关系,在译文括号中把“三者”的具体内容补充完整。
例2: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三才章第七》
译 :Heaven and earth invariably pursue the course (that may be thus described),and the people take it as their pattern.(The ancient kings)imitated the brilliant luminaries of heaven and 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varying)advantages afforded by earth,so that they were in accord with all under heaven[8]474.
分析:例文中语言言简意赅,四字结构表达,抑扬顿挫,但在译文中理雅各在括号中补全了例文省去的语言,虽增添了一些词语,但保全了意义的连贯顺畅,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理雅各无论在理解孝文化典籍原文,还是在其将古汉语英译的过程中选词造句造句方面,无不体现了他充分发挥“译者中心”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译作能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可谓之“多维”转换,其中主要落实在“三维”转换上,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236。
从语言维看,古汉语言简意赅,往往以四字结构,排比,对偶著称,在英译时,理雅各选择适应原文《孝经》的生态环境,保留汉语对称的形式之美,尽全力展现原文的音韵、节奏和结构,他以娴熟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用规整的语言译出古汉语的风貌,保留了对称工整的句式结构,传达了《孝经》的行文特点,而且文字精炼,符合原文睿智简洁的文风。
例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广要道章第十二》
译:For teaching the people to be affectionate and loving,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filial piety.For teaching them (the observance of)propriety and submissiveness,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fraternal duty.For changing their manners and altering their customs,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music.For securing the repose of superiors and the good order of the people,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the rules of propriety[8]481.
分析:例文四句运用四子结构以及工整的对偶排比句,这是古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理雅各在其译文中尽其所能地发扬了这一特点,在翻译这四句时,他采用了这样的排比句式结构:For doing……,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使行文紧凑简洁,符合原文的特点。
从文化维看,任何一个民族语言都是根植于其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理雅各在《孝经》的十八章中,几乎章章都有详尽的注释,对原文不足两千字的《孝经》,注释达四十八处之多。他在注释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了解孝文化提供了非常详实的介绍和说明,为读者理解译文铺平了道路。
在《开宗明义第一》中,理雅各在注释中以“This is the zi or‘style’of Confucius”[8]466.来解释“仲尼”、“曾子” 这样的人名,并在注释中指明”All virtue” means the five virtuous principles,the constituents of humanity: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propriety,knowledge,and fidelity[8]466.另外在《士章第五》中,在注释中解释“士”,在《圣治章第九》中,在注释中解释“配天”,等等,对于这种含文化专属信息的名词,理雅各综合利用音译法、意译法及解释等各种方法。这种添加注释的手法更可以使西方读者愿意理解中国文化,从生态的角度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当时西方文字更为流行的局面,使中国文化地位得到提升,因而这种翻译手法更符合生态性,对语言界的平衡有巨大帮助。
从交际维看,在翻译中如果译文没有交际作用,就毫无用处可言。《孝经》的字数很少,今本仅存1799字,简短精炼,可谓字字珠玑,若翻译上一字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原文信息失真甚至扭曲,为了将原文信息传达得更清楚明白,易于西方读者理解中国孝文化,实现交际交流的目的,理雅各在《孝经》译文的十八个章节中几乎都有在括号中添注信息,运用增译法,补全了原文省略的话语,将《孝经》的精髓传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实现中西思想智慧的交流。
例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庶人章第六》
译:They follow the course of heaven (in the revolving seasons);they distinguish the advantages afforded by(different)soils[8]472.
分析:例文中的“天之道”,实则指四季轮回交替之道,因此理雅各在翻译此句时,不仅将“天”译为“heaven”,而且还使用的增译的翻译方法,在其后的括号中注明“in the revolving seasons”,若不增译的话,将会使译文读者读起来感到突兀茫然,不知所措。
在总的交际意图上,要做到如实全面地将《孝经》的思想内容传达给读者,理雅各《孝经》无疑是实现了的,这也正是对其自身忠实的翻译这一多维度选择适应原则的结果。
因此,在翻译孝文化典籍时,首先,应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要充分认清英汉语言的差异,使孝文化典籍英译更接近原著,生动地再现原作当中的意境和美感;其次,在文化形式上以传达中国孝文化为主,要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再次,要了解孝文化典籍英译的交际意图,要符合原语、译入语的环境,为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能接受,关注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达到宣传和弘扬的功能。
译者对生态翻译策略/方法的优化选择,主要表现为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的前提下,为获得较高“整合适应选择度”而对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优化的变换使用[3]244。
纽马克认为,翻译权威作品和哲学著作应采用语义翻译法。语义翻译是指“在译入语语义和语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译者首先要尊重作者,其次要尊重原语,最后才去考虑读者[9]。德国著名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认为,翻译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0]。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将前者称为“异化”翻译策略,将后者称为“归化”翻译策略。由此可见,直译、语义翻译及异化翻译在翻译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理雅各翻译的孝文化典籍《孝经》,首先考虑忠于原作,其次是尽可能为读者理解孝文化提供条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实于原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古汉语的韵味及其结构特点。理雅各在保证语法正确和语意顺畅的基础上,采用语义翻译、异化翻译或直译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词序语序,及原文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偶句,一律在译文中加以保留,并且对原文的语气把握到位,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孝经》的原汁原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孝文化有效的弘扬和传递。
例5: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开宗明义章第一》
译:Filial piety commences with the service of parents;it proceeds to the service of the ruler;it is comple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8]466.
分析: 例文中三个动词“始于”,“忠于”,“终于”,在译文中分别用动词短语“commence with”,“proceed to”,“be completed by”,原文中“事亲”,“事君”,“立身”分别译成三个名词短语“the service of parents”,“the service of the ruler”,“the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实现了译文最大限度与原文的词序一致,保留了排比对偶句。
例6: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卿大夫章第四》
译:They do not presume to wear robes other than those appointed by the laws of the ancient kings,nor to speak words other than those sanctioned by their speech,nor to exhibit conduct other than that exemplified by their virtuous ways[8]470.
分析:例文中采用排比句式“非先王之……不敢……”,理雅各在译文中遵循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采用句式结构“……not to do……other than……by……”实现了译文最大限度与原文的句式一致,保留了原文的特点。
孝文化典籍《孝经》言简意深,意义往往不在浅表。理雅各译本俨然一部英文注释,为读者理解古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作用和效果远非单纯翻译所能取代。注释及在括号中添注信息增译的好处,在于阐幽发微,弥补单纯翻译的不足,使译文逻辑合理、行文流畅,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理雅各通过详尽的注释和在括号中添注信息的增译方法照顾到读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忠实、可读,堪称文化典籍翻译的典范。
例7: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事君章第十七》
译:The superior man serves his ruler in such a way that,when at court in his presence,his thought is how to discharge his loyal duty to the utmost,and when he retires from it,his thought is how to amend his errors[8]482。
分析:从此例可以看出,理雅各为了使译文流畅,在译文中将“君子”译为“The superior man”,同时为了译文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孝文化,他还在注释中解释“君子”“Jun zi here can only be the good and intelligent officer in the royal domain or at a feudal court.”从其注释看“君子”一词译成“Jun zi”,显然属音译,其后用释义法具体解释“君子”的含义。
综上所述,理雅各译本持久的生命力说明,译注并举的翻译才是文化典籍翻译的正途。理雅各译本始终独树一帜、经久不衰,至今被奉为标准译本,原因也正在于此。
“汰弱留强,适者长存”是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法则[3]317。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开始瞩目中国,世界上几乎各重点大学都设有孔子学院,旨在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魅力无穷的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特别是《孝经》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不断地有人尝试将它译为不同的语言,希望自己本国人民能够领会其中无尽的思想精髓,而理雅各的译本在众多的英译版本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也许我们可以用“汰弱留强,适者长存”这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法则来解释此现象。
在《诸侯章第三》中,对于“社稷”这个文化专有名词,理雅各在注释里对其作出了详尽的解释:“The king had a great altar to the spirit(or spirits) presiding over the land.The color of the earth in the center of it was yellow;that on each of its four sides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 colors assigned to 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sky.A portion of this earth was cut away and formed the nucleus of a corresponding altar in each feudal state,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capital.The prince of the state had the prerogative ofsacrificing there.A similarrule prevailed for the altars to the spirits presiding over the grain.So long as a family ruled in a state,so long its chief offered those sacrifices;and the extinction of the sacrifices was an emphatic way of describing the ruin and extinction of the ruling house”[8]469.从理雅各的翻译和注释中,译文读者可以了解到“社稷”的具体涵义,而且他还对文中“保其社稷”的特定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而其他有的译本只是简单地译为“the produce of their lands”[7]348。
理雅各作为一个汉学家和翻译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透彻理解原文的内涵,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最终形成经典译文,这也是“汰弱留强”法则在他翻译思想中的体现,使其译本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潮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经久不衰,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译本。
理雅各英译《孝经》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选择性适应、对译本的适应性选择,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转换,并优化选择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逐步“汰弱留强”,最后实现了其译本的“适者长存”。
理雅各皓首穷经,其成就令人景仰,为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孝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理雅各译本《孝经》,既可总结典籍英译的经验,为孝文化典籍英译提供宝贵的借鉴,又可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实现中华孝文化走向世界,同时还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1]曾春莲.裨文治、理雅各《孝经》英译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91-195.
[2]陈燕钦.《孝经》英译版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8-2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宋新.理雅各——从传教士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2):30-34.
[5]陈可培,刘红新.理雅各研究综述[J].上海翻译,2008(2):18-22.
[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9.
[7]ElijahColemanBridgman.FilialDuty[J].TheChineseRepository, 1835(8):345-353.
[8]Legge,James.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M].2nd ed.Oxford:Clarendon Press,1899:465-488.
[9]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2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74.
[10]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M].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8.
[责任编辑:余义兵]
H315
A
1674-1104(2014)02-0115-05
10.13420/j.cnki.jczu.2014.02.029
2013-12-26
湖北工程学院创新团队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1JYTG195)。
张娟(1982-),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