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燕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上海 200072)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大学生一般是指普通高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没有能力缴纳学费和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的大学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贫困生存在的不仅仅是经济贫困的问题,由于经济贫困,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个性心理上表现出迷茫困惑、精神抑郁颓废、人际关系敏感、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特征。这些特征直接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等,这就是“心理贫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转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条件下,这些贫困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诸多就业心理障碍。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工作,帮助他们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促进其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打赢就业这场战役,应是目前高校必须正视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预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27万,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仍将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会更大。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2001—2002年“新学子调研”中,“就业压力大”以68.29%的比例成为在校大学生排在第一位的人生烦恼,而就忧虑程度而言,经济状况欠佳的农村籍学生以70.84%高出城市籍学生将近五个百分点[1]。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被激化,诱发了他们在就业时种种不良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自卑心理使贫困生在就业中自我否定。当个体能力不能使个体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否定和行动上的自我封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金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样的社会环境长期刺激着囊中羞涩的贫困学生,造成了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怕别人讥笑自己的经济拮据,他们尽量回避同学间的礼尚往来,将自己与集体和同学隔离开来,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再加上又不能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持否定态度。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不少贫困生不能像一般同学那样应付自如,而是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怀疑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较弱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有甚者,在面试主考官面前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等,这些表现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缺乏生气、能力低下、反应迟钝的不良印象,从而减少面试成功的机会。
2)虚荣心理使贫困生在就业中思想偏执。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家庭经济的压力和父辈们出人头地的期望,使得他们就业时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大多数贫困学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大城市,他们渴望进入薪水较高的外资企业或比较有保障的事业单位,而这些行业往往是许多人角逐的对象;加上这些行业每年的职位供给又非常有限,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失败的可能性增大。即使在大城市中就业失败,他们也不愿意主动回到农村。据调查,选择去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衣锦还乡”的虚荣心理,使他们思想偏执,不能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择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3)防御心理使贫困生在就业中消极回避。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部分贫困生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回避责任,消极对待就业。在择业受挫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不去积极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而扬长避短,而是产生一种过低估计自己的自我否定倾向。面对竞争时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逃避态度,不愿意坦率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不敢大胆在人才市场推销自己。还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视社会上的消极面,把社会想象的过于黑暗复杂,开始怀疑一切。还有部分贫困生心灵扭曲,嫉妒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产生“仇富”心理;甚至把就业难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政府和社会,从而产生反社会心理[2]。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乎个人与家庭,还关乎贫困阶层的心态。对贫困家庭来说,子女读大学是笔巨大的投入,成本甚高,可毕业后又要面临就业难,无疑会让贫困固化,甚至滋长出新的“读书无用论”,让那些贫困的家庭不再相信知识,不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贫困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无法就业造成的社会影响,甚至远比就业难本身更可怕。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他们摆脱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贫困为财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一旦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摆脱心理贫困,就会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
1)“心理脱贫”能使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贫穷是一所大学,一旦走出心理障碍,大学生对于贫穷的认识就会超越一般意识形态上的理解,他们会仍然保留自己乐观独立的人格,认为他们不是穷,只是没有钱而已,从而形成自强不息、敢于竞争的健康心理。心理上的健康能使他们学会在贫穷困苦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如果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就会自尊、自强、自爱,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面对困难从不轻易言弃,相信只要敢于拼搏,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从自我实现中肯定自己的价值[3]。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生活上的压力变为学习上的动力,在校期间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外语基础;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积极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并且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怕遭受挫折和失败,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的求职态度,最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2)“心理脱贫”能使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成绩和能力有所发展。贫困学生由于长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牺牲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来做兼职工作,因此专业成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经济贫困带来的自卑心理,又制约着他们能动性的发挥,使他们表现出较弱的能力。在就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十分重要,如果能有效引导他们摆脱心理的自卑感,使他们大胆迈出心理的阴影,平时尽可能地多参与集体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切实感到平等与尊重。通过这些活动,贫困学生得到许多机会锻炼自己各种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便在公开场合面试时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与用人单位的主管交流,从而为择业成功增加筹码。
最近几年来,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超过450万人,各个高校的贫困生平均比例甚至高达25%,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以及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仍然是各个高校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贫困大学生择业的时候,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首先“心理脱贫”,这对于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从政策上扶持贫困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对“就业促进”有明确规定,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那么,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也应该纳入扶贫计划中,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把他们的就业作为扶贫任务来完成。可以采取开辟一定的就业岗位,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服务等,增加贫困大学生就业机会,以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2)建立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心理贫困是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只有首先解决好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心理脱贫。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置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使贫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来解决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另外,可以适当延长贫困生的还贷期限,让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有所缓解。这样,由被动的帮困助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我救助方式,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树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实现彻底的心理脱贫,从而把握好就业的时机,实现顺利就业。
3)构建高校心理教育体系。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消极的不稳定的情绪。贫困生要学会转变自己的非理性的观念,避免负性情绪的困扰[4]。高校有关部门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贫困学生顺利度过择业这一人生的转折点;通过心理辅导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使择业受挫,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应对。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援助。鉴于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信息、途径等方面对学校有较大的依赖,高校在就业信息的查询方面,可以为贫困生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敏锐洞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客观条件限定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帮助每个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美好愿望。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存在是其求职成功率较低的根源之一。要达到真正的“心理脱贫”,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除了国家、学校、社会给予政策方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的关心外,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力量,还在于其自身的积极向上和自强不息,在于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适宜的生活行为模式。只有经济上的解困,精神上的脱贫,才能共同建构出新的健康的自我[5],才能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这一难题。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2:58.
[2]宋大力,马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4):86.
[3]薛峰,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1-123.
[4]王云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7-60.
[5]矫宇.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精神贫困”与心理脱贫[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