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盛财
摘 要: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的特征,使得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从中发现新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比较法在高中地理中有效运用的几条途径,能够为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运用分析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顺序给学生教授知识,却没有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极低。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务必要在教学中引进比较法,通过比较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掌握地理。
一、典型案例的比较学习
我们知道,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因此,地理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巧妙运用比较法。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河流的综合开发”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对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这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地学习,然后将其与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进行比较,找出长江、黄河与田纳西河之间的区别,以及治理上哪些方法可取,哪些方法不适用。通过这种比较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和掌握典型案例,发现它和其他案例的相同知识点,利用知识迁移的方式来强化对其他案例的知识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提高自身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水平,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专有名词的比较学习
地理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其专有名词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如何让学生快速区分和掌握各种专有名词呢?这就需要比较法的运用了。通过比较法,学生可以很快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共同点只需要简单记忆,而对于不同点则需要强化记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举个例子,地理老师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荒漠化”和“沙漠化”这两个专有名词进行比较,这两个词表面上看含义差不多,但是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差别。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它们的名称进行猜测,学生就会发现荒漠化更多的是偏向于荒凉的意思,而沙漠化偏向于沙质的荒漠,紧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查看教材的解释。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清晰地区分这两个名称,荒漠化主要是指气候干旱、降水少所形成的植被稀疏,而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是荒漠化中面积最广的一类。通过比较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快速地区分和掌握不同的专有名词,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大大提升,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横向比较
地理教学中的横向比较是指将同时期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将现代中国的交通布局和欧洲的交通布局进行比较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很容易发现交通布局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两者决定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学生便可以学到在分析不同地区的交通分布情况时,可以从自然和经济社会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使得学生的思考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同时,在这个比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无形中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由零散的记忆变成一种知识网络记忆,这样就能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
掌握。
四、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相对于横向比较而存在的,它是指将处于不同时期的事物进行某种特征上的比较,通过比较来发现其发展的规律和轨迹。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城市化”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根据将城市化的过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路径。比如,一开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大量城市青年涌入农村;二十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城镇一体化;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再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年涌到城市;到如今,便出现了小规模的“逆城市化”,很多人向往农村安逸的生活。通过这整条路径,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有利于学生将新规律运用到其他地区,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
总的来说,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非常成熟,这就需要高中地理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采取多种多样的比较方式,使得学生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識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地理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施菊萍.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2(16):42.
[2]王艳荣,黄东民.试论比较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