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解龙,刘绍勤,伍运文
(长沙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办、院校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
“立德”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多维解读
刘解龙,刘绍勤,伍运文
(长沙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办、院校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
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内涵式发展的灵魂内容与评价指标。在大学中如何促进立德,首先要对德的内涵有深入全面的理解与把握。文章认为,人类最高之德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与尊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之德则是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对于大学来说,这是最高原则。这二者是我国道家与儒家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容。同时,德必须与时俱进,联系时代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代“立德”中亟待丰富与强化的重要内容。
立德树人;内涵式发展;生态文明
重视德,是我国教育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是精华所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很强的“五个统筹”。对于立德树人中的“德”的理解与运用,在总体上要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的内涵都要综合体现于个体的人之中。
(一)“德”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灵魂。大学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的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应当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科学公正决策,培养和依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大学使命履行好。就立德来说,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注重自身立德,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也就是老师要做道德楷模表率,而且这方面的德,也主要是指思想品行的内涵[1]。二是培养有德的人才。如有社会责任感、遵守法纪、孝敬父母等。当然,对于这个德,则可以做各有侧重的理解与把握。既然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如何,首先得看对待这个根本任务的态度、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能力与成效如何。大学应当成为“善德”之源头、“立德”之重镇、“育德”之摇篮、“传德”之主力。在关注和讨论大学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显然是决定一所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师资队伍的水平,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大学来说,在认识和加强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必须将其与内涵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说,在为了更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诸多改革中,比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都应当赋予其中应有的“德”的内涵与责任[2]。
(二)大学的立德树人具有社会性与引领性。人们往往将立德树人理解为大学教育内部和大学教育过程之中的事情,这个当然是必须的。我们认为,作为大学来说,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与责任界定,应当社会化,即大学应当为社会的“立德”和“树人”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无论是对于“德”的各方面的教育,还是对于“德”的内涵理解、研究、传播等,都义不容辞和不可偏废。特别是作为“德”的理论研究者、传播者、实践示范者与发展引领者,大学的意识还不够强。将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也就要求大学将“立德”的职能和责任向社会扩展与深化。因此,大学的“立德树人”,包含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实践、传播和创新的重大使命。
在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唯有中华文明数千年薪火相传。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中华文明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汹涌浪潮面前,我们对自己祖先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面临“李约瑟之谜”,累加指责。而进入21世纪后,世界的工业化与我国自身的工业化都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为什么反而出现对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基因的青睐和迷恋?为什么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在现代化进程中反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价值与道德上的迷茫?人们为此提供的分析解释的论著汗牛充栋,各种见解呈现群星闪耀的状态。
自19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就开始了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艰难进程。生产工业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科学化等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强烈地冲击和吸引着古老而文明的中国。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才真正实现了社会的整体转型。然而,社会转型有自身的逻辑与秩序。由经济而政治或制度而文化,具有内在联系与因果逻辑。作为文化层次的道德价值观,自然就出现变化与定形上表现出某种“滞后性”。在社会系统的结构中,文化与道德往往处于深层次。道德与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形成不易,变化也困难。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道德文化等深层次的因素到具体社会现象之间,往往表现出较多容纳区间。的确,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等都在发生广泛深刻变化,传统社会的各种要素无一能够完整存在。社会的变革最终都会深入到道德价值层次。而一旦深入到道德价值层次,并在其中积淀起来,融入整体道德体系之中,那么,一方面是这个社会的主流道德得以在创新中延续,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能够获得道德层次的保障与支持力量。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得最早,政治体制改革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也早已启动和推进,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显然是在前二者之后逐渐形成起来的。这说明道德价值层次的形成或存在是需要坚实的经济与制度基础的。因此,在立德树人的内涵与要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时代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宏观内容与战略内容。
说其为核心内容,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不仅在内涵上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而且在时间与空间的规范上,具有很突出的历史延续性与范围涵盖性。当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时,则不仅系统性得到体现,主体性、层次性、现代性,或者说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都得到了充分融合与弘扬。传统道德价值的精髓没有丢失,现代道德价值的精华没有忽视,国家民族的道德价值得以传承坚守,个体局部的道德价值得以尊重维护。
因此,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德之变革”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一变革的主要成果。由此而论,立德树人中的德,显然以围绕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来培养和评价,以适应道德变革。这当中有两点是需要强调的。一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态度,二是对于现代西方文化的知识与态度。而在知识与态度之中,知识上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无知而产生的无奈、无趣与无聊是道德建设中的怪症癔症。浅薄片面且自以为是的评价与批判,在大学的人才培养与职业道德中,都是需要努力避免的。所以,在大学里的,立德树人的原点基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与灵魂,首先是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广泛深入的学习了解和思考,读原著、读经典,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立德树人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夯实“德”之根基,守住“德变”之信仰。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究竟是什么或应当如何概括表达,也许儒家学说的观点最具有统治力。但我们认为,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是以一条合二为一的主线发展延续的。这个“二”就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这个“一”,就是二者统一于人类现实社会。
(一)道家尊重客观规律的道德文化价值取向
生存发展,唯此为大,一切道德,都需以人类生存为根本。因此,立德之根,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概括地说,道家文化的宗旨与主线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遵循。而且,这种敬畏与遵循,并不是人类在无知阶段或蒙昧时代出于对大自然神秘的盲目崇拜,而建立的极其科学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联系现代宇宙学对宇宙的揭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老子》的思想观点竟然与现代宇宙学的见解有如此深刻的吻合。这里仅从道德的角度选择几点有影响的观点略作分析。
无为,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总体要求。对于老子的思想,无为是一个核心概念。人们对于无为,大多认为是不作为,甚至得出消极无为的结论。其实,无为之为,是指人们的主观作为,无为即不可有违背大自然规律的想当然的行为。无为的前提是对大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使自己的决策与行为不出现与大自然规律不合的现象。无为就是不要有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和盲目蛮干,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大自然或客观环境,无为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思考,永无止境,提高对大自然或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能力,减少主观想象与盲目行为。作为道德追求,则必须是无止境的目标。《大学》中关于大学之道的“止于至善”,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无为”是老子道德观的总体要求。
上善若水,这是各种社会规律具体体现。人们一般都是将“上善”做最高的德行来理解的。“上”认为是“自然”,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宇宙或宇宙规律,是最高层次的或终极意义上的规律,比道还高,是道所遵循的规律。将“上”作为宇宙规律理解,那么这个“善”就是宇宙规律的表现,因此,将“善”作善行理解就不是自然现象了,而作为社会性质的“善”老子并不那么重视的,而且也是从属于宇宙规律之下的。进一步或更具体地说,作为社会的“善”,还应当排列在“地”之后的。如上所言,老子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法地”层次的社会规律,与“上善”还有多个层次的距离与差别。在《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有多个“善”字,显然是要与上善若水中的善相一致的。那么,这个“善”应当如何理解,是不是也应当作规律表现理解?显而易见,善是不能作德行理解的,作规律或规律表现讲,就很好地将整个一章统一起来。即使将“善”作善于理解,这个善于也是符合规律,或者基于对规律的充分认识与科学运用,也就是说,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都是这些方面具体的规律的要求,如果违背就要受到惩罚,而遵守规律就是“不争”,不与规律对立,“几于道”,所以,老子就总结说“夫唯不争,故无尤。”也可以说,这是老子对于道德在社会各领域的要求,是“社会道德”。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要求人们在一生都要注意尊重规律。对于这句话,流行的解释是在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中,尽管相互之间距离很近,都可“鸡犬之声相闻”,可人们一辈子都没有交往。其实,这种一生没有往来的解释是望文生义的片面理解,也是不可能的,无论老子多么主张小国寡民,也不至于如此违背现实和不近人情。根据老子的思想,“不相往来”并非不能交往或没有交往,而是在交往中不违背自然规律而进行争权夺利、相互算计对立等活动。这些都是属于“为”的范畴的,是对规律的干扰与破坏。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但是在交往中要重视对规律的尊重,要注意防止出现“为”的想当然和主观主义。而且,这种要求要“至老死”都要遵守,不能忽视。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德”或“民间道德”。
以上三点,将老子道德思想通过“核心范畴——社会表现(空间广度)——终生遵守(时间长度)”逻辑关系做了简要展开。老子的道德观,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好地认识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在人类所有的违背规律的行为中,违背自然规律的危害是最深刻久远的。而对人类来说,如果自身的生存发展都受到了影响或威胁,任何其他方面的“德”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道家的道德观,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更好地获得大自然的“保护与支撑”的重要力量。这与后面要说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儒家文体德的层次规定
如果说,道家文化中对于“德”的界定是对大自然的理解、尊重与自觉顺从,那么,在儒家文化中关于“德”的追求,则侧重于社会伦理秩序的界定、规范与遵守。这是“德”的社会表现或社会内涵。本文简单分析儒家文化中具体的关于“德”的内涵与层次的问题,以此说明立德树人中的“德”是建立什么基础之上的。
关于立德,大家都引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话:“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显而易见,立德是建立在立言,立功的基础之上的。无言无功,何来“德”可立?也就是说,在我国先人的知识体系中,“德”处于最高层次。有德者,只是人类中的极少数。一般的人能够在立言、立功上有所作为就相当不错了。这说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与古代人们所说的“德”具有很大差别。“立言—立功—立德”这个关系,与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于不同水平的企业的形象评价颇为相似,即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靠技术,一流企业定规则。
我们今天对“德”的理解与宣传日益空洞和缺乏根基,主要是将“德”界定在思想品质方面,而对于思想品质的载体与基础,则关注日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德”中,也是存在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德”,其实是“德”的形式,而不是“德”的内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话:“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对于什么是德,如何培养德的最深刻系统的阐述。也只有这样的“德”,才能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德”有自身的内在结构,即“立德—立功—立言”。这个结构是由高到低,由抽象到具体的。对于人们来说,也是由少数到多数,由伟人到凡人的关系。对于这个结构,不能反过来,是先立德,然后立功,然后立言。
“德”的形成是有自身规律、途径与秩序的。即“立言—立功—立德”。离开了这样的秩序与步骤,无德可立,无德可言。而且,其中的关系即使从量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的,无立小言而立大功者,更无小言小功而立大德者。这种秩序不可违背,这种关系不可改变。
“德”不仅分层次,也分种类。从层次上说,教师都追求立大德,但只有极少的人物可以达成这样的境界,一般都只能实现一些小德。从种类上说,教师所要立的“德”,并不是一般意义或普通意义上的德,不是日常道德模范之德、公共道德之德等,而是科学家之“德”,是职业道德中的那种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与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的“德”,这种“德”体现了对事物的规律性、真理性等的追求、尊重与维护。
何谓立言?即通过学习而对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深刻性把握与融合。这与孔子在《论语》开篇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对应和相通的,在《论语》的结语中即最后一段话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可是人们关注不多。即“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个秩序与“立德—立功—立言”是一样的。立言是基础,也是最表面的“德”的构成要素。立言,就是广泛深入系统地学习,在知识体系的广泛性、深刻性与融通性上达到古今中外的结合,避免知识的片面性、狭隘性、表面性。或者说,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学术见解或知识创新,具有立言的本领与立言的成果。《太史公自序》中说得再好不过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立言,都是多么的不容易呀!立言水平之高低,虽然说的是知识体系,实则对宇宙与人世客观规律的全面把握与深刻洞悉。
何谓立功?传统社会里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其一般意义是,学好真本领,报效社会与国家。立功就是将所学用于实践,用于服务社会和人类的探索创新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业绩功绩。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没有立言,拿什么去立功?由上可知,立功即服务社会、服务人类、报效国家之能力强弱与成效大小,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考察与评价。需要说明一点,传播文明、理论创新也是立功的重要内容。或者说,立功就是履行大学职责与使命。
何谓立德?立德很难给出个具体的内容或指标,立德就是立言与立功的持续增进的过程。把立言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即为立德。即立言立功无止境,方可向立德方向不断前进,积累立德内容,提升立德内涵,因为,立德更无止境可言也!
将“德”界定为三层次结构,并且特别要重视立言与立功层次,是立德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的德立起来了,才能够真正树人。否则必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苍白无奈的窘境。既然立言立功都艰难,那么立德就更加艰难了,是不是因其艰难而畏葸不前或干脆放弃算了?显然不是,立不了高德大德,可以立些小德,或者做个尊崇德的人。德之高低深浅是自然表现,而不是做出来的表率。作为老师,只有自身的“德”立起来了,才能把作为老师身份与职业的“人”树起来。
立言、立功与立德,都是具有时空意义与内涵的。我们今天的立德树人,无论是立德还是树人,都必须从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的角度理解和创新。而要说立德,就必须以立言和立功为基础或前提。如果离开这个基础或前提而笼统抽象地讨论“德”或者仅仅从狭义的和表面的角度理解“德”,显然是需要避免和防止的。新的立言至少应当包括真善美。一是就真而言,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知识与思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都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现代化与开放化理解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或替代。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就知识体系来说,这个“三位一体”结构要求是不能偏废的。现代化的知识是立足时代前沿的内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保持现代知识扎根并服务当代中国的重要保证,确保立言的内容更好地向立功转化与递进。而优秀传统文化,则体现了文化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连续性的特色性。
新的立功,也应当有其新的内涵与标准。总的来说,就是根据时代发展与国家需要或现实需要,更好履行大学使命。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二是科技引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所需要的现代科技,三是思想创新与决策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大学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大学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日益重大。
新的立德,相当多的人将其时代内涵界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其实,这只是新的“德”的部分内容或一个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东西,在更深层次,它所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体形态与方式多样化、丰富化、特色化的表现。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从三个层次上理解和把握。最高层次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社会发展不是单一的和简单的或直观的,这种发展规律的多样化反映到思想价值层次就构成了各自的特色内涵。其次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由多个方面的子系统协同发展来共同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进程之中的灵魂基因。再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规律。任何社会都是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与道德价值体系,可称之为精神文明。这种文明有人类文明的一般内涵与特点,但更多地体现了具体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与内涵。
德者才之帅也。一方面说明德对才的引领,另一方面也说明德对于才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对于言、功、德三者之间的逻辑秩序也不能简单化与僵化。由于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它们之间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不是只有立言达到了什么程度再去立功的。尽管这个功与言不同,可具体的过程则相互渗透的。所以,三者之间的协调平衡是共同发展提高的重要条件。
我们认为,对立德树人从传统角度来解读是最为深刻和让人深受启发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的立德树人观,显然符合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特点。然而,现代的世界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革。因此,对于立德的解读必须与时俱进,赋予立德树人时代内涵,这是确保其时代价值与生命力的基本要求。比如:厚重人文情怀,世界公民思维,生态文明意识等。我们在此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里,生态文明内容应当包括在“立德”之中,原因有三。
一是“德”的最高境界是对于客观规律(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类自身的规律)的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与自觉遵循,从而使自己的所想所言所行都与客观规律高度吻合,使得客观规律的运行不因为人们的行为而受到任何的干扰,也就是体现了道的德。我国的先贤们的那种朴实的“天人合一”主张,尽管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评价未免笼统,却为人生与人类的大德所在。因此,从德的完整性与深刻性来说,应当包括生态环境等大自然方面的内容。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基本国策,显然应当是这个社会的公共职责与集体原则,如果所立之德连基本国策都没能包括在其中,这样的“德”就没有宏观内涵与社会价值。依照这样的“德”树起来的人必然在思想灵魂深处缺乏与大自然的深刻情感,对大自然不仅缺乏敬畏之心,而且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生态品质,可这种品质是现代公民日益重要的品质。我们面临的客观事实是,生态环境正遭受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这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历史责任给自己增加了一个严峻任务,即必须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态势,切实改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将人类的发展扭转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轨道上来。因此,从培养人才的完整品质和时代要求的角度来说,“德”应当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责任。
三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经过工业文明的发展,正在向生态文明阶段推进,而且,作为后来的工业化国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像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那样,需要经过工业化的充分发展才考虑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问题,而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提出了包括注重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新型工业化的主张,进而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战略。这说明,重视生态文明,已经由基本国策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升一种新型社会文明的形态和阶段。因此,现代社会的“德”,显然应当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这个称为生态伦理。这种生态伦理,正在成为人类道德中日益重要的共同追求,从开放的角度和未来的角度来说,生态文明也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中最具有一般意义的方面,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所在。有德者,应当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能顺应和运用发展规律。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及其内涵,应当在现代社会的“德”中占有突出位置[3-4]。只有包含了这些方面内容的“德”立起来了,以此“德”来树人,这样的人,才是现代人。立此“德”,才能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要求。然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五个统筹”,在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中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是缺乏宏观性与战略性的,其中最为令人遗憾的是没有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因素。我们的人才培养,最大的“德”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热爱与奉献,如果人才培养内容中,这种人类社会发展日益重要的基本素质都没有培养,显然需要改进。因此,我们在落实这个文件时,应当在立德树人的内涵中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1]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质量[DB/OL].教育部,http://www.moe.edu.cn/.
[2]郑晓静.立德树人,推进高校综合改革[N].中国科学报,2014 -2-27.
[3]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 (1):92-97.
[4]黄承梁.生态文明与现代大学的教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 2014(2):23-27.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s of Moral Composition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LIU Jie-long,LIU Shao-qin,WU Yun-wen
(Development Planning Office,Academy Research Center,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Moral composition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for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oul content for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index.In the university the promotion of moral composition requires,first of all,a deep,over-all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ity.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greatest virtue of human beings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of the law of nature,be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so a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most important virtue and highest principle for all universities being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work for the country.These previously mentioned two concepts may be found in the broad and profound Taoist and Confucian culture.Meanwhile,the idea of virtue must also keep abreast of the times,being endowed with new connot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refo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major content to be enriched and strengthened for the moral com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ral composition of personal cultivation;connotativ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649.2
A
1672-934X(2014)04-0116-06
2014-05-21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XJK013AGD003);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6C006);2013湖南省教育厅体制改革专项
刘解龙(1961-),男,湖南靖县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刘绍勤(1957-),男,重庆石柱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伍运文(1974-),女,湖南常德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