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意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从“三美”原则看对联英译
陈顺意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联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联作为最接近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翻译也应遵循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对联翻译的原则作一探究,以期对对联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对联;翻译;三美;三似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独特汉语语言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1]。一般而言,对联分为春联、寿联、婚联、挽联、赠联、茶联、酒联等。对联在语言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法相似、节奏相应、内容相关、平仄相谐[2]。关于对联翻译的必要性,李玉杰、田昌[3]认为,我国翻译界的输出与输入极不相称,国外大量的文学作品、理论思潮被译介到我国,而我国的优秀文化、文学著作却没有及时介绍到国外。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方面应在国内传承,另一方面应努力传播到国外去。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赖斯把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表达型文本即创造性创作:作者使用语言的审美维度,强调信息的形式[4](P73)。对联即属于表达型文本。表达型文本的译文应传达原文的审美和艺术形式,译者应站在原文作者的立场[4](P75)。
就可译性而言,诗歌翻译大体上有五种情形: (1)全可译因素;(2)大半可译因素;(3)半可译因素; (4)小半可译因素;(5)不可译因素[5]。这同样适用于对联翻译,对联翻译应尽可能挖掘原对联的可译因素并传达到译语中去。对联的英译方法有多种,黄中习[6](P76)将其归纳为三种:(1)以偶译偶,以工对工;(2)意美为上,意在形先;(3)传神为重,得意忘形。关于对联的英译原则,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原则非常切合对联的英译。鲁迅在其著作《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曾提出“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音美以感耳,三也”。许渊冲先生在鲁迅和孔子、朱光潜、钱钟书等前人的基础上从美学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的基础是三似:意似、音似、形似。许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如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7](P74)。诗歌与对联密不可分。对联是诗的一种浓缩形式,可谓诗中精品。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的基本句式从骈文和律诗移植过来,因此一开始就有优美的音律结构[6](P100)。对联是一种具有强烈美学特质的特殊文学体裁,对联的美,在于其能悦心、悦耳、悦目,其美学特征有七个方面:古典美、诗意美、音韵美、对称美、图画美、逻辑美和建筑美[6](P201)。“三美”原则虽然是针对诗歌翻译而提出的,但对于对联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只要原文中存在着美学因素,就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存[8](P65)。下文将结合具体的译例说明对联的英译应遵循这三个原则。
意美的基础是意似,意似就是要传达原对联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对联的意美还在于其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拨动读者心弦。下面这副对联出自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后收录于《幽窗小记》。英文为本文作者的翻译。
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No intention of leaving or remaining I just admirethe clouds folding and unfolding at the end of the earth
Disregard of honor or disgrace I still appreciatethe flowers blooming and fading in the front of the courtyard(改译自李玉杰、田昌《浅谈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对联的英译》)
以上英译联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忠实了原文的意义,给读者同样展现了“云卷云舒”和“花开花落”的美景和原作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闲适和淡泊。同其它文学类型的翻译一样,英译对联的意美也建立在忠实的基础之上,透过忠实,读者可感受到原文作者一样的美。
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联想的缘故造成的。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原因,就不能引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容易传达原文的意美[7](P76)。这里说的其实就是语境。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说话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9]。就对联中的语境而言,文化语境居多,情景语境较少,情景语境主要体现在应景联、应试联、对酒联和即兴联。意美还体现在意境上。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和精髓,意境美也是对联意美的重要体现。汉语对联中的意境还包括某些文化意象,当然,有时意象是模糊的,那么翻译时也可以模糊译模糊,模糊也是一种特殊的意境美。意象往往是含蓄的,作者在创作对联时,往往不是一语道破,而是婉转隐讳,如果一切都说明,那么对联便如白开水一般,淡而无味。请看下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The sounds of wind,of rain,and of reading aloud all fall upon my ears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of the family,and of the world are all my concerns
此联出自明代顾宪成之手,“风声”、“雨声”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声,也指当时政治上的风雨,具有语用上的模糊性。译文也采用了以模糊对模糊的译法,并未将这层意思明示,保留了原联的模糊性,同时也保留了原联的意境美。当然,目的语读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才能引起一定的联想以理解原联的深刻意义。事实上,翻译的审美主体难以将其深藏不露的含义移译出来,即使是深谙中西文化的翻译大师也无力穷其形、尽其相、显其神、彰其韵[9]。因此,对联英译中的“意美”只能求其“意似”而非意义、意境、语境完全等同。
下面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据说是我国第一幅春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號长春
The New Year enjoys kindness from the forebears
The great festivalforecasts existence of Perpetual Spring
其中“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十分工整。“纳”是“享受”的意思,“余庆”指“先代的遗泽”,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是“新春嘉节”,非常巧妙。我国自古就有谐音,以音取意的用法。“鱼”与“余”同音,鱼也有了剩余的意思。但是这一点在英译中无论如何也无法体现出来,只能舍去“鱼”这一谐音意象而保留其意义。
中国的对联除了语用、语境的模糊性之外,还有语义的模糊性。例如,“飞阁帘开春风无限潇湘意/鸿钧运转恩波应使洞庭归”中的“潇湘”泛指湖南,该联中所指的是南方,并不需要精确到“湖南”,所以在翻译时取“南方”之意。该联可译为“The soaring pavilion unfolds the endless charming sights of spring of the southern hue/The king’s mercy bathes me and in the peaceful age a chance to go home I’ll pursue”。此外,汉语对联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译成英文时应尽量保留,否则便失去了原有的语体色彩。
诗要有节调、神韵、顺口、好听,这就是诗词的音美[7](P76)。至于押韵,最好能够做好音似[7](P81)。对联讲究平仄,音韵和谐。因此,在翻译中也应再现其音美。这对于对联英译来说是一大难事,因为英语中没有平仄,能带来音韵的只有韵律。因此,将对联翻译成英文时,应使上下联音节数相等,这一点类似于汉英歌词翻译,这样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传达原对联的音美。至于上下联是否应该押尾韵,笔者认为不必且不应如此,因为汉语对联联尾也并不押韵。这也是对联跟诗歌的区别之一,即在英汉语中,诗歌一般要求押尾韵,而对联则无此要求。事实上,汉语对联联尾并不押韵,而是“仄起平落”(上联以三、四声结束,下联以一、二声结束)。请看下面这则对联: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The noble are not necessarily bright
Thehumble are not necessarily stupid
此联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英译文采用同样的句式,上下联字数相同,音节数相当,体现了对联翻译中的音美。需要指出的是,对联翻译要体现出音美实在是勉为其难。英汉语的音韵不一,彼此转换自然不易。这一英译的优势在于原联句式相同,且均为判断句,故转换成英语难度较低,但这只是对联中的极少数。同理再看一例: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早逢春
The pavilion and terrace near water have moonlight first
The flowers and plants facing the sun greet spring earlier
此外,对联中叠词很丰富,而翻译叠词不但传达音美困难,传达意美也不容易。除了叠词之外,还有重复词翻译的问题。下面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Sea waters tide,day to day tide,every day tide and every day ebb
Floating clouds appear,often appear,often appear,and often go
这则对联利用汉语的多音字和通假字创作而成,本身就很难理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海水朝(潮),朝(zhao)朝(zhao)朝(潮),朝(zhao)朝(潮)朝(zhao)落
浮云长(涨),长(chang)长(chang)长(涨),长(chang)长(涨)长(chang)消
英译文译出了原对联的意义,但原对联的七个叠词却无法保留,此时只能舍形取意、舍音取意。
根据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同,给受众传递的信息当然也不一样[10]。纽马克也曾指出:“形式可以修改思想、提炼思想、表达思想,如果歪曲了原文的形式(它不可避免地总会歪曲),就会歪曲原文的思想”[8](P65)。就对联而言,形式与意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时形式可表达意义。形式对称是对联的一大特点,翻译时尤其要保留,才能使目的语读者欣赏到对联的形美[2]。形之不存,意将焉附?对联的形美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最好也能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大体整齐。英汉两种语言书写系统各不相同,英语是字母文字,而汉语是方块文字,形式上是一对矛盾。那么,如何做到形美呢?一般认为,只要上下联结构相同,也就认为是再现形美了。所谓结构相同,是指上下联的相应位置词性相同。如上文提到的《菜根谭》中的对联,其译文很好地遵守了形美的原则:上下两联长短一致、结构相同,相应位置词性相同。再看一则酒联英译的例子:
幸有香车迎玉女
愧无白酒慰嘉宾
Fortune enough to have a fragrant carriage to receive the bride
Ashamed not to have good wine to entertain our guests
上面这则译文上下两联字数相同,相应位置词性相同,长短大致相当(一个汉字所占长度为一格,而英语单词因字母数的多少而长短不一,因此上下联译文长度只能大致相当),体现了对联翻译的“形美”。在此顺便提及英译对联的标点符号问题。汉语对联一般无需标点,贴在门的两侧或在文中各占一行,英译时也应保留这一形式特点,将上下联各置一行,行尾均无需标点,这也是形美的标志之一。再举一联如下:
秋浸人影瘦
霜染菊花肥
Touched by autumn one’s figure grows slender
Soaked in frost the chrysanthemum blooms full
此英译联对仗工整,上下两联字数相同,相应位置词性相同,不但传递了原对联的形美,而且传达了原对联的意美——秋天之美。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传承和译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从事对联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相关的理论并不成熟,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以借鉴,一切还处于探索和摸索中。一般而言,对联翻译应遵循“三美”原则,“三美”原则对对联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英译的具体译例,只是对联英译的一种初探,希望能够对对联英译提供一点参考。
[1]“对联/百度百科”http://www.baidu.com/s?tn=22073019_ 1_dns&ie=utf-8&bs=对联&f=8&rsv_bp=1&rsv_spt= 3&wd=对联+百度百科&rsv_sug3=11&rsv_sug=0&rsv_ sug1=6&rsv_sug4=800&input T=4551,(2013/11/22).
[2]孙晓艳.对联之语用翻译初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1):136-137.
[3]李玉杰,田昌.浅谈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对联的英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1):119-121.
[4]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1.
[5]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3.
[6]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8]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9]张小波,张映先.语言形象再现的文类冲突——以《红楼梦》对联翻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
[10]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0.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in the Light of"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of Sense,Sound and Form"
CHEN Shun-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China)
The antithetical couplet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a significant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step out of the country.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form in close proximity to poetry,the"Three Beauties Principle"—beauty in sense,beauty in sound and beauty in form—founded by Professor Xu Yuanchong t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may also apply to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This paper conduct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from 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so a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antithetical couplets;translation;The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three resembles
H365.9
A
1672-934X(2014)02-0112-04
2013-11-16
陈顺意(1979-),男,湖南衡阳人,讲师,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