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16;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 243041)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方式
王德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16;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 243041)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国际旅游中普遍存在着的中西文化差异,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处理好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异;处理方式
作为一个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也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经济的全球化更是带动了文化的全球化,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支柱型的文化服务产业。在旅游接待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在语言上的差异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从而影响外国游客对景点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导游和他国游客互相沟通的障碍;伴随着旅游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这种障碍具有日益加大的趋势,而消除这种障碍已成为翻译,特别是旅游情景英语翻译中值得探讨的话题。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再创作活动,它要求译者用一种语言形式(源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形式(目标语)里的内容重新概括和提炼出来。旅游英语的翻译与其它行业英语的翻译相同,即根据具体情况,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加入适当的补充,不能硬译和死译。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在翻译中要特别注重其跨文化性,同时还要关注译文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它不能仅仅是原文文本逐字逐句的单一重现。因为特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具体的交际情境和文化习俗等都会对译者产生影响,译者要做到通过翻译准确地传递信息,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才能把旅游资源呈现给游客。
实用文体是旅游英语的显著特性,即强调语言的应用效果。在词汇上,旅游英语涉及到更多的专用词汇;在句法上,它倾向于简单化和口语化;在内容上还涉及导游专业知识和接待服务技能。我国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汉民族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断积淀个体文化,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美学思想。格调、神韵和境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贯强调的,文学作者为了传情达意,在文学作品中他们往往选择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性极强。在具体的表达形式上委婉而又含蓄,简隽而又空灵,既工整对偶又节奏铿锵,读完作品后,呈现出来的如诗如醉的情感宣泄跃然纸上。而西方的民族心理使得他们在思维形式上侧重客观和理性,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他们更强调和突出个性。在文学作品中,客观实在性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标,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形成了用词言简意赅,造句严密而又环环相扣,行文注重逻辑而又滴水不漏的风格。总之,逻辑性和流畅性是西式文体所追求的美感[1]。
中西语言文体特色和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在对旅游景点进行描述时,汉语大多会选择文笔优美,辞藻华丽和凝练含蓄的描述性语言;对偶平行和四言排比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这样,在行文上工整,在声律上对仗,在文意上隽永,以达到形、音、意的完整统一,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的效果。而西方民族使用英文进行旅游景点描述时,文体风格简约严谨,逻辑缜密,呈现出线性分布状,具体表现在简洁明了的行文措辞和直观通俗的表达方式上;旅游景点的地理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整体信息以纯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描述,相关信息准确、简明而实用;在篇幅上对于风光、景色和人文的描述上则并不侧重。
对于国内景点的英文翻译来说,目标非常明确,即要让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异国游客能够了解景点概况和旅游服务内容,能够通过译文获取与自然景色、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方面相对应的信息。中西有异使得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注重对译文的特殊指向性,并强化译文的实际应用性。倘若翻译时固执遵循用汉语的逻辑思维习惯,行文用字不注意变通和融合,势必会与西方民族的审美心理格格不入而变得令人费解。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Malinowski)继承了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ar)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包含知识、语言、道德、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而这些部分是彼此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3]。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提到,文化是某一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它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以该群体所特有的语言符号作为工具进行表达,从而储藏和积淀文化[4]。由此可见,文化语言是与通用语言或个体语言的是有所差异的,它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的呈现。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指出,翻译就是目标语再现出与源语言信息最接近的对等体[5]。从奈达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文化差异性比较明显,不同的语言因为文化的差异,使译文只能做到“近似对等”于原文,而无法达到绝对的“替代”源语言。文化具有不分民族和种族的共性,所以翻译的可能性就在于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具有共通的成分;而民族文化差异又不可规避,它又凸显出翻译的局限性。旅游景点翻译的目的不是达到绝对的由此及彼,而是要增强不同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非同质文化上的可理解性,缩短他们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距离和障碍。旅游英语翻译和普通英汉互译一样,也要遵守一条基本原则——存异求同。其实,在文化翻译中“求同”不易,“存异”也难。在翻译领域里的“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同,不是同一个文化类圈层内部的“同”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相同或相近,它们是分属于不同文化“域”的多样性。
(一)旅游景点名称和历史文化名人的翻译
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上,除了按汉语拼音或字面意义译出来,还应当注意译文的跨文化意识。译文要符合目标语的习惯,从而增强外国游客的心理接受能力,这是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景点名称如果只按照拼音翻译一带而过,会让外国游客无法立即知其意,甚至可能会引起负面联想。旅游翻译是为了把中国文化真实地再现给国外游客,同时也把外国文化真实地引入进来。翻译求“真”,就是通过语用意义,对旅游景点的名称做出真实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翻译。
通常情况下,旅游景点是汉语单名称的,在翻译时应把名称后面的“山”、“河”、“湖”、“海”和“园”、“寺”等同时音译出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是英文韵节的要求,也可以方便外国游客准确地记忆并说出景点名称来。例如:“太湖”应译作“Tai Hu”,“黄山”应译为“Huang Shan”,“留园”则为“Liu Yuan”;旅游点名称是汉语双音节名称的,如“峨眉山”应译为“Emei Mountain”,“南禅寺”译成“Nanchan Temple”,“新安江”则对应地译为“Xin’an River”。
旅游景点名称的译法既可以是意译也可以用音译,但音译加意译的结合更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景点的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混合式译法一方面有利于加深他国游客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完整而又全面的翻译,中国的地理环境等信息能够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例如:众所周知“愚公移山”的故事,而“愚公”若被译为“the foolish old man”,就含有贬义,因为“愚公”精神是我们在宣传中要学习的精神,这种译法难免会引起歧义。所以,“Yugong-the silly old man”比较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二)历史文化词汇的翻译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外国人对我国景点翻译中经常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名人传记、朝代官品等信息难以理解。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冲突无处不在,而最大程度地消除这些冲突正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非常广泛,包括态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因素都需要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化解。例如:“大意失荆州”,这是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在导游解说词中会常常出现。在翻译时,如果仅仅直译为“Suffer a major setback as a result of negligence”,就不能够把中国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再现出来,这对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人来说是颇具理解难度的。荆州是个什么地方?失了荆州为什么就犯错了,是谁疏忽犯下了这个大错?这些对于外国游客来说,都是未解之谜。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许多名胜古迹取名时有丰富的含义,翻译时就要体现出历史文化内涵。例如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它是明朝御史王献臣所建,因为当朝政治斗争被贬回乡,他建造园林逍遥闲居,“拙政园”名称就是用来形容自己在政治上的“笨拙”。可见,如果直译为“Zhuozheng Garden”,就无法体现出园林的文化内涵,显然“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是更具文化色泽的翻译方式。再如云南丽江古城有名的“四方街”也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译为“Square Street”或“Sifang Street”。丽江的“四方街”不是我们常指的街道,在古时候,这儿的“四方街”实际上是活动和商贸中心,条条街巷通四方街,人们在这儿从事贸易活动,所以翻译为“Sifang Market”更为恰当[6]。
(三)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实践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中,由不同地域环境和地理条件相融合,并打上了“local”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对于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不同的民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例如,在方位的表达上,中西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互相替换。魏禧在《目录杂说》中写道:“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自江北论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但在英文表述中,左右和东西是完全不可替代的两种概念;在表达具体的方向时,汉语常常使用“东南”、“西南”,把“南”习惯性地放在后面,而英文上的方位表达方式却恰恰相反,说成“southeast”、“southwest”。
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冷暖相异。中国人多褒扬东风,将其比作对促进事物发展的有利因素。如:“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西方人眼中的东风又是另一番景象。英国的东风是从北部欧洲大陆吹来的,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东风被描述成:“Biting East Winds”;“Piercing East Wind”;“Standing Bl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由此可知,东风是刺骨凛冽的寒风,给人带来的是寒冷,是畏惧。而西风又怎样呢?对于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暖风,是带来春天的信号。雪莱的《西风颂》是西方民族歌颂西风的例子。汉语诗歌中“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把英国的暖风变成了落寞凋零的寒风[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大多数旅游景点都有古代名人的佳作,所以,在对国外游客进行诗词翻译的时候,要加入相关知识,或进行对等调换。
(四)对民俗风情的理解与翻译
民俗风情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居民所创造、共享和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包含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婚丧嫁娶、宗教及巫术等各方面。
在我国的民俗中有一些独有的传统文化概念,这些概念会经常出现在旅游景点的英文讲解中。如易经中的“养生”、“星相”、“八卦”、“玄学”、“风水”和“阴阳”等。在汉语中,这些民俗概念将汉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的宗教、信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翻译,既要译出它所含有的文化寓意,同时还要加上相关的背景民俗文化作为补充。如:“Fengshui-A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 that the location of a person's house and(or)ancestral grave,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 a family and his offsprings.”;“Yinyang -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yin and yang,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egative,while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风水是中国人的传统民俗信仰,他们认为自家房子或墓地的朝向将会给他的家庭以及子孙后代的运势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中国哲学或药学中的阴阳,是指自然界中相对立的两个因素。阴是指在自然界中的女性或事物的负面因素;阳则相反,是指在自然界男性或事物正面因素。)
(五)借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类比翻译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上文提到,除了文化差异,还存在很多的共性元素。所谓文化借用,就是将这些共性的元素找出来,从西方人的思维角度出发解释东方人的文化典故。这种借用他国文化元素类比本族文化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异国游客文化认同,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特有的内容,从而使景点信息在英语读者中产生积极的反响。通过把汉语中有关的文化内容转化为西方游客熟悉的同类的内容,从而使中西方文化大道融通。如: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共同性,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清楚地把寓意呈现出来。通过文化借用和类比,这样可以简洁而较为准确地介绍人物或景点,使听者或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理解异域文化。
翻译在旅游英语中的实践特别注重可传达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跨文化交际性。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遵循等效原则,还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灵活处理好各种“不对等”的信息,实现“接近的对等”或“近似的对等”。翻译不仅要逾越语言障碍,还要跨越文化鸿沟。对于蕴涵丰富而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的旅游英语,翻译时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准确系统地把握中外文化内涵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和基础,使不同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人物轶事都能够在对方文化中鲜活地展现出来。这既是英译的目的,游客的目的,同时也是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1]曹永玲.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翻译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3):117-118.
[2]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M].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 Inc.,1923.
[3][英]Edward Tylar.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梁建东.文化间性、跨文化文学重写与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0-101.
[7]么文浩.社会语言学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的建模探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3(1):78-8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ng Strategies in Tourism English
WANG De-j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210016,China;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Maanshan,Anhui 24304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tourism English is being applied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Cultural differences exist everywher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and it requires practitioners with a stron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o accurately convey information and to deal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Thus,Chinese culture can be better disseminated.
translation in tourism English;cultural difference;translating strategies
H315.9
A
1672-934X(2014)02-0120-04
2013-12-28
王德军(1981-),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