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从电影到电视,再到新媒体与全媒体立体传播,宣传片成为了各行各业均愿意去投资的一种媒介产品,是社会经济领域改革、发展、兴盛的产物之一。宣教类短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传播学理论中的概念投射,并以传播学中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短片的某一段蒙太奇、某一个主题以及整部短片的总体水平。
从广义上讲,宣教类短片即是宣传片。宣教类短片的表现对象是官方、半官方机构,或者某种公益理念。它不承载直接的政治目的,也没有直接的商业目的,在宣传的同时,带有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化功能。
宣教类短片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电视和计算机终端,也包括户外电子屏等。大部分短片有解说词作辅助,并且对解说词文案的要求很高。除了影像产品自身的要求之外,宣教类短片还具有写实性、浓缩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宣教类短片以写实为主、写意为辅。这里的写实,包括环境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短片的解说词写作也依附于事实而拟定,鲜有大规模的咏叹。宣教类短片不排除“摆拍”,但“摆”的是真实的人与事,之所以“摆”,其目的不是造假,而是着眼于视觉效果与受众体验。
宣教类短片比纪录片短,比广告长。最短的有三分钟,最长的有二十分钟左右。通常来说,此类宣传片不能拖太长时间,要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和特定空间范围内完成所有的叙述。从结构到镜头,都需要在节制的前提下以最佳状态完成。一部好的宣教类短片,其内容的浓缩性十分显著,但浓缩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让短片尽可能展示出最大的意义含量。
宣教类短片的逻辑包括文本逻辑和视觉逻辑,即解说词要有结构,镜头剪接要讲科学。解说词紧扣宣教目的,镜头剪接符合人们的视觉期待心理。宣教类短片是在向公众说明事实,而不是去追求炫目的效果和不同思路下的多重解读。讲究逻辑,便是讲究短片的质量。
宣教类短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产品,在承载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在传播学理论的实践应用方面,也有着普适性的理论基础。在传播技巧、传播场域、宏观传播效果、传播框架四个方面的理论映射最为突出。
第一,在传播技巧方面,传播主体、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三个层面均有明显的理论映射。
宣教类短片通常都是为官方或准官方代言。从传播主体的可信度而言,宣教类短片的拍摄需要精心挑选出镜人物。相关专业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真正的一线工作人员是最常见的出镜人物。主体的可信度和专业权威性是决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核心诉求的不同,宣教类短片的纪实拍摄也分为明示和隐喻两种。更多的时候,两者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蒙太奇理论的创始人普多夫金在《母亲》一片中将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与春天河水解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以比喻革命运动的势不可挡。这叫作隐喻蒙太奇,与其他蒙太奇手法相比,隐喻蒙太奇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不过,在宣教类短片中运用这种手法应当谨慎,隐喻与叙述应有机结合,避免生硬牵强。宣教类短片都有明确的传播目的,为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文本和画面上都要体现出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技巧。解说词的感性表达可以搭配相对理性的画面,而解说词中的理性表达不宜过多,以免枯燥,其相对应的画面可辅以简单灵活的特效来说明。
在制作短片之初,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或主要的接受对象。从准备工作开始,就要有一个预设的受众期待。比如,对于评估、考核性质的专家观众,要从考核指标入手,层层分解为可以说明问题的镜头。
第二,宣教类短片具有独特的场域效应。宣教类短片比新闻信息产品、影视剧等更强调直接目的。在一个浓缩的时空之内营造一种预设的氛围,是编导试图达到的传播效果之一。宣传意味着说服,并且是鼓动性的说服,在特定的氛围之中,宣传的目的更加容易达到。媒介产品是实现媒介社会控制职能的直接作用力。宣教类短片作为特定的媒介产品,其对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控制功能在于营造一种信息场域。在强大的信息场域中,人们对片中的主体不由自主地产生认同,如同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气候。当然,这种效应并不是非常持久的,它会随着短片播放的密度降低而渐渐减弱。
第三,宣教类短片能够印证“议程设置”这一宏观效果。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宣传片不是新闻产品,也不一定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播放,但就其本身而言,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有没有一个排序呢?答案是肯定的。从最初的拍摄提纲开始,编导就需要将所有可能涉及到的素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罗列要素的同时,理出其中的重点、次重点,并将这个条理贯穿始终。
第四,在宣教类短片的拍摄过程中,应当尊重传统传播框架。找到规律的目的之一是打破规律。宣教类短片的公益诉求远远大于其商业诉求,商业模式需要直接明了地灌输一种理念,而公益模式在灌输理念之外更多的是给观众一个思维框架,再通过反复的播放形成思维惯性,从而将其诉求的目的深刻地植入目标受众的心里。
电视频道和节目的宣传片中,框架性的东西不明显,甚至是有意地对传统框架进行解构与重构。承载公益功能的宣教类短片可以在传统框架的基础上植入一些新元素,但不适宜全盘打破。其开头、发展、高潮、收尾要与解说文案紧密结合起来,虽不至于每个镜头都要与相应的解说词对应,最起码镜头背后的意义不能脱离解说词的内涵延伸。所谓“得意而忘言”的情形,是此类短片的禁忌。如同点头意味着赞同,摇头意味着反对,观众在解读短片时,也是有着内心的理解框架的。以高校公益宣传片为例,当你看到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时,已形成的思维惯性以元传播的方式告诉你——学生数量多;看到学生在读书写作,会解读为学生刻苦学习;看到教师认真备课,会解读为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此类种种,均为传统的理解框架。如果刻意打破这种框架,人们在理解镜头语言时会感到疑惑,甚至会出现偏差。诗意的表现手法并不适用于宣教类短片。在短片当中可以植入一定数量的写意性镜头,但其作用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
理解传播,便理解了我们所在的社会与时代。宣教类短片作为一个传播个案,并不一定是大众传播领域的产品,更多的情况下,它存在于组织传播的情境中。因此,它承担的任务与其他的媒介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早期的政治宣传,还是当下常见的商业宣传与公共宣传,其传播目的都在于推广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是人与人群,也可以是某一个组织及该组织的某一项职能。当下的部分宣教类短片中,也存在着诸如素材堆砌、强势灌输的缺点。因此,建立一个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制作团队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专业化的团队能够在大量任务中不断进步,不断改进短片质量,也能为当下渐热的媒介经济提供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