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雨
(百色学院 外语系,广西 百色 533000)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日益普遍的人口迁移,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机会。而对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的研究,又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新目标。许多学者、教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都做了一系列相关探讨。Kim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方面能力要素。[1](P99)Kim认为,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辨别与理解信息的能力。其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对目的语交流系统知识的掌握,文化知识以及认知复杂度。[1](P100-108)本研究依据Kim的理论框架设计测试卷,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测评。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年级学生。该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经过了2~3年的英语学习与熏陶。应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意识。该专业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大三年级学生人数为47人,大四年级学生人数为49人,参与测评学生人数共85名。由于部分问卷存有漏答题等问题,最终有效问卷为74份,占调查总人数的87%。
本研究所设计的测试卷共包括45个题干,分别对应Kim关于跨文化意识阐述所包括的三个层面——言语和非言语知识、文化知识以及认知复杂度,每个层面各15题。
Kim认为,最能体现学习者跨文化意识水平的,首先是他们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这包括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1](P100)由于参与本研究的受试均为商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中,完成了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笔者视其为高级英语学习者,并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将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他们语言知识能力的体现,而在调查问卷中,则主要考查他们对目的语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理解能力,即语用知识能力。其中,考查言语知识的题干主要参考《社会文化测试分析》一文中所附的社会文化测试卷,从中随机抽取了7个题干。考查非言语知识的题干则根据Anderson的分类进行设计,主要涉及时间学、空间关系学、体触学等方面的信息理解。答题形式为五分制量表,要求学生对题干中划线部分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认同程度,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意,3 表示不确定,4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测试卷的第二个测试层面为文化知识,主要涉及目的语国家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教育、艺术、科技以及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题干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呈现,要求受试选择正确的一项。测试卷的第三个测试层面为认知复杂度测试。Kim认为,学习者的认知复杂度越高,他们就越能形成一种对于将目的语作为母语的人而言更为个性化的,而非基于刻板印象的偏见的心理倾向,也就越发能够更好地分辨自身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维度和范畴。[1](P107)因此,这一部分的题干包括对英美人刻板印象和偏见的一些表述,以及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除言语和非言语差别之外的其他文化差异。与第一部分相同,这一部分也是采用五分制量表,以考查学生对相关表述的认同程度。
如前所述,测试卷的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和第三部分采用的是五分制量表。在这两个部分当中,问卷设计者采用了正向和逆向不规则交替进行的题干表述方法。对于正向呈现的题干,如果受试选择了非常不同意,将不得分,如果选择了非常同意,则可以得到4分;而对于逆向呈现的题干,笔者在统分之前,对其都进行了重新编码,以确保其评分标准的一致。这两个部分的满分各为60分,受试得分越高,则说明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越强。对于第二部分,每个题干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此,如果受试选择了正确的答案,每题可得1分,满分为15分,选错或漏选均不得分。
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笔者首先随机从目的受试中抽取了9名学生进行前导测试,并在测试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以期完善该测试卷。访谈内容包括完成该测试卷的时间,对题干能否理解,题量的多少等。9名受试中,有两名受试在30分钟之内完成了测试,4名受试在30到60分钟之间完成了测试,仅有1名受试用时超过1小时。9名受试均认为,该测试卷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认知情况,其对于题干的理解不存在问题。对于测试卷题量的多少,3名受试认为题量适中,其余6名受试均反映题量稍微偏多,而在这6名受试中,有3名认为偏多的原因在于某些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有难度,尤其是第二部分的题目。实际上,这也正反映出他们在这方面知识的相对薄弱。考虑到以上各方面因素,笔者没有对测试卷做出大的调整和改动,而是随后将测试卷用于实际调查中。
在随后的正式调查测试中,受试被要求在一小时内完成本次测试。同时,为使他们认真对待此次测试,如实提供个人真实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笔者除请其任课教师协助外,在测试前还特别告知他们如下事项:第一,本次测试旨在测试受试的跨文化意识;第二,受试须独立完成本次测试,不得查阅任何参考资料;第三,测试结果将严格保密,并且只用于本研究;第四,本次测试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因此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第五,受试须如实提供个人真实的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以上事项同时作为测试说明,打印在测试卷开头处,以保证本次测试的顺利进行。测试完成后,笔者使用SPSS16.0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
在对数据做统计分析之前,笔者首先对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采用同质信度分析的方法,测试该问卷的内部信度,结果显示,α系数为0.695,说明测试卷的内部信度相对较好。此外,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笔者对于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甄别与借鉴,并以Kim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设计和修订。参与前导测试的9名学生也一致认为,该份测试卷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对于目的语文化意识的真实情况,并且其能准确理解测试卷中的所有题干,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测试完成后,笔者将学生各部分所得分数换算成百分制予以计算,并分为优秀(80分以上),中等(60~7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三个等级,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跨文化意识水平总体概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第一个层面言语与非言语知识而言,获得中等级别的学生超过一半,获得优秀的人数将近不及格人数的一倍。对文化知识层面的测试显示,大多数学生均可被归为不及格,仅有少数几名学生达到了优秀等级。在认知复杂度层面测试中,获得中等级别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获得不及格等级和优秀等级的学生则人数相当。
如前所述,Kim指出,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语言知识及语用知识),是跨文化调适中最能体现认知水平的要素之一。在本研究中,学生的专业英语四级成绩被视为其语言知识能力的体现,而对其语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则包括在了调查问卷中,也就是第一个层面——对于目的语的言语及非言语信息的理解。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与其对目的语的言语及非言语信息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仅为0.245,这说明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同样,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他们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及认知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非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294和0.261。结果见表2。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知识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其他要素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注:*p<0.05,表4同。
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复杂度与其对目的语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的掌握情况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系数达到了0.468,为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而认知复杂度与目的语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则为非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仅0.308。见表3。
表3 认知复杂度与语用知识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n=74)
注:**p<0.01
同样,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与其目的语文化知识之间,也存在着非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94。见表4。
表4 语用知识能力与文化知识相关系数(n=74)
经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其跨文化意识水平高低的要素之一。本研究中参与调查的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差,教师应对这一现象给予关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补充该方面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其次,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其他要素的相关系数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教师应注意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而不只是关注语言形式方面的教学。再次,通过跨文化意识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只有言语和非言语知识与认知复杂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学生对目的语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理解掌握得越好时,他们的认知复杂度水平才能越高,其跨文化意识才能越强。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加大这一方面知识在整体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解释,或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提高该类知识的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本研究仅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定文化的跨文化意识进行了测评,测试卷也只涉及了英美国家文化,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遇到的更多的情况,将会是使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而不仅仅是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如何测评和培养这样一种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特定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是今后研究尚需积极探索的方向。另外,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学生专业英语四级成绩,被笔者视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体现,因而测试卷中并未涉及与学生语言能力相关的内容。
参考文献:
[1]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In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