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中的王昭君形象及其内涵

2014-03-25 11:27陈富祥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画师

陈富祥

(甘肃教育社 编辑部,甘肃 兰州 730010)

自西晋以来,王昭君便成为历代文学家所关注的对象。她远嫁匈奴的故事,经过文学作品的演绎,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中国文学史上述写王昭君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从晋到近现代,每个时代都有吟咏、描写王昭君的作品。清人胡凤丹编撰的《青冢志》一书,收录了从汉到清述写王昭君的诗歌420多首。[1]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实际数字要比这更多。值得注意的是,王昭君艺术形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艺术形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被拓宽,不断被赋予新义。

近现代以来,不少学者试图从各个方面探究王昭君故事的演变,历代有关王昭君的诗歌,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形象的演变等,但早期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相关研究文章,大多只局限于分析、汇总和评论历代有关王昭君的诗歌。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作者试图从诗歌角度谈王昭君主题和形象的演变,如杨开达归纳了从晋到清以王昭君为题材创作的部分诗词的主题思想[2],过元深“阐述昭君文学的发展是如何受到了中国文学总体发展变化的影响,又是怎样体现了这种影响”[3],但从现有文献来看,较少有作者深入研究王昭君艺术形象在诗歌中的演变及其内涵。本文拟从历代有关描写王昭君的诗歌中梳理、总结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轨迹,理清王昭君在中国诗歌中的形象,为研究王昭君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脉络和阐释路径。

一、红颜薄命、游子思乡、为国献身者形象

《唐书·乐志》认为乐曲《昭君怨》是“怜其远嫁”。怜其远嫁也成为多数诗人咏唱昭君出塞的主题思想。这类主题的诗歌,基本上是以红颜薄命为基调,怜惜美人不幸,悲叹人生坎坷。晋石崇《王明君辞》是现今所见最早咏王昭君的诗,其所述内容与历史实事基本相符,并定下了昭君怨这一传统主题基调。其诗《序》云:“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全诗通过大量描写昭君出塞时的氛围,以烘托王昭君的悲伤心情,表达了昭君怨的主题。陈陈昭《明君词》:“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写昭君出塞途中,越过汉胡边界时的心情,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全唐诗》有关王昭君主题的诗很多,如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同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达了对王昭君的怜惜和感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基本上延续了琵琶绝塞、青冢黄昏的感伤情调。红颜薄命,成为此类诗歌中王昭君艺术形象的主体特征。

思乡和怀念故土,是诗歌常见的主题,王昭君故事,为这类诗歌主题提供了绝佳的题材,因此,这类诗歌主题便成为昭君诗的第二大主题。梁沈满愿《王昭君叹二首》其二:“今朝犹汉地, 明旦入胡关。高堂歌吹远,游子梦中还。”主题鲜明,述写王昭君思念故土之切,在梦中又回到了故乡。唐储光羲的《明妃曲》:“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 共待单于夜猎归。”描写王昭君不习惯北方严寒的气候与游猎生活,然而又不得不强颜为欢,勉强适应。诗用旁人劝其更衣、强来听歌看舞等细节,揭示出王昭君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哀怨心情。唐卢照邻《王昭君》:“汉宮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写王昭君思乡心切,愿化秋雁南归。一个身处异乡,思念故土的昭君形象,跃然纸上。在这类诗歌中,王昭君是以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出现的。

和亲政策对中国历史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有些诗从和亲的角度出发,关注昭君出塞的意义,赞美和亲政策以及王昭君为国献身的举动,如唐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王睿《解昭君怨》更是从正面肯定了和亲的意义:“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翦伯赞有诗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类诗歌塑造的,是一个为国献身,大义凛然的王昭君形象。

二、被利用陷害、怀才不遇者形象

自汉以来,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一部分诗人便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借王昭君抨击误国君臣,倾泻中原人民饱受异族侵略的悲恨。唐张祜诗云:“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唯见月,何处是长安?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汉庭无大议”,明显批判了和亲政策,“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对外软弱无能的悲愤和感伤。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讽刺统治者,抨击了和亲政策。北宋邢居实《明妃曲》:“少年将军健如虎,日夕撞钟捶大鼓。宝刀生涩旌旗卷,汉宫嫁尽婵娟女。”在这类诗中,王昭君被塑造成一个为了国家一时安危,而任人摆布的牺牲者形象。

正史没有关于画师毛延寿的记载。《西京杂记》在记述这段故事时,引入了画师这一引发王昭君悲剧的角色。不少诗歌便从批评画师的角度出发,巧妙立意,借以批判当权辱国者。唐崔国辅《王昭君》就直接运用了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画师的愤概:“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元许有壬《题友人所藏明妃图》:“妾身虽苦免君忧,犹胜专宠亡人国。”借王昭君之口,抨击了当权者的软弱无能。

怀才不遇者形象大多出现在咏史、怀古诗中。宋明以后,诗人不断拓展传统意义上描写王昭君悲惨遭遇、怀念故土的诗歌主题,诗歌立意不断创新,诗歌中的昭君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起来。清刘献廷《王昭君》云:“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诗人认为,画师不足怨,王昭君不远嫁匈奴,只不过是一妃子,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皇帝的昏庸无能,这并非偶然失察,也不是王昭君一人的不幸,后宫有多少如花似玉的美女,由于没有远嫁匈奴,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她们的存在。到了宋明以后,有关王昭君诗歌的立意更加深刻,表达的思想也更为尖锐犀利。这与宋明王朝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云:“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诗歌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诗人认为,如果连皇帝身边都发生此等事的话,那远离皇帝的地方又将如何呢?其意义不言而喻。在这类诗中,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最负盛名。其立意独特,诗中的昭君形象也最富个性特点,毫无传统诗歌中所表达的“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传统见解”。诗云:“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认为,不管是在匈奴还是在汉室,王昭君这样的人的命运将始终是一样的——“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类诗歌中,王昭君演化为一个怀才不遇的悲愤者形象。

参考文献:

[1]胡凤丹.青冢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2]杨开达.历代昭君题材诗词主题思想谫论[J].云南师大学报,2000(2).

[3]过元深.中国文学中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画师
昭君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明妃王昭君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