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时期儒家的理想政治

2014-03-24 20:43薛俊武
关键词:为政者仁义孟子

薛俊武

(运城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中国进入了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过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着自己的威权。东周开始,天子势力衰落,开始走向衰微。天下烽火四起,战争不断,各个诸侯争夺天下霸主地位,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如此频繁的争霸使得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老百姓更是被推入了苦难的深渊。当时一大显学——儒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他们认为政治应该回到尧舜禹三代时期,那才是理想的先王治国,要有贤明的君王来治理国家,通过礼乐维持社会秩序,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的王道社会。

一、圣王之治

儒家认为只有王道才是最理想的政治。统治者应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言必称尧舜”,这些都是对传说中的圣王进行的描述,传统儒家在看待三代之治的时候,觉得那些圣王是用仁义、礼乐、德行来治理天下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1]。

就算像尧舜禹那样的圣王也要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否则就不能管好天下,那些贤明圣王用礼乐来规范社会,用仁政来治理天下,用自己的德行来影响百姓,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家主张应该效法先王,他们设计出了美好的王道之治,那就是要选用贤能官吏,运用礼乐仁义来治理。春秋时期,烽烟四起,诸侯争霸,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社会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战争是那个时候的主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当时的百姓受战争的影响,生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传统儒家认为只有以圣王之治为范本的王道才是体现仁义的理想政治状态,才能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因此应该在先王之治的基础之上来建立王道政治。

二、仁义治国

儒家认为,治理天下应该以义为原则,而不能以利为目标。理想的王道应以义为价值原则。“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2]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能只看到利而忽视仁义,国君只重利益,会引起全国上下仿效。“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国君以功利为目的而不追求仁义,会造成国内人人都追求功利而上下相离,如此则国与国之间会出现互相争斗,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会出现互相争夺。彼此争夺就会出现混乱的想象,会影响社会秩序,而且国家也会被推进危险的境地。所以国君应用仁义来治理国家。“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孟子给出的答案是以义为本,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以仁义相处,社会才能稳定。义也可以避免奸恶的产生:“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夫义者,內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內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然则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4]

要想使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内外上下和谐有序,就要做到以仁义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因此,传统儒家提出了治理国家应该以仁义为本,先义而后利。要是先利而后义,天下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政治就是以仁义为出发点,理想的三代之治也要以仁义为原则,实行仁政,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和谐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目的。

三、德治思想

第一,为政者要实行德政,以德治民;减少刑罚,制民之产。臣下劝君王行德政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康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5]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主张“取民有度,用之有止”,具体政策包括“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节用爱民”,即实行惠民措施,鼓励生产,减轻民众负担,以增强国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终于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孔子认为为政者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则治理国家就会产生问题。为政者必须做到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先之,劳之,无倦”。

第二,为政者包括君主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为,加强自身伦理道德建设。因为为政者的道德素质具有道德示范作用,其一言一行都对民众具有引导作用。管仲认为:“治乱在上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说明为政者的言行对下面的风化秩序有引导示范作用。孔子认为为政者的个人品德对于民众具有道德凝聚作用,为政者个人可以出色的人格魅力维持自己的权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偷盗的产生则在于为政者具有“欲”即贪欲,对民众的行为进行了不正当的引导,因而才使民间产生了偷盗行为,“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据记载,孔子曾经为官,尽管时间不长,但其从政经历也是其政治学说的一次实践。他的学说应用于实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善政效果;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社会风化纯净无瑕,市场秩序稳定,鲁国出现了不常见的繁荣。孟子认为,靠权威的力量不可使人心服口服,为政者必须行仁政,靠德政感化百姓,具有爱利百姓乃至爱利万物之心:“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6]7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6]180

荀子认为,为政者应该顺应民心,多做有益于民众生养的事情,才能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为政者是规范民众行为的规矩,民众的行为是为政者的影子。民众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为政者的影响。“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墨子的义政、力政则以是否兼爱百姓为标准,亦体现了重视民生的思想。

第三,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即对民众实行德教。这包括教民礼乐,移风易俗,以如风的“君子之德”对如草的“小人之德”,进行春风化雨般的熏陶浸染,促进草根民众的道德提升。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7]

有德之为政者对于民众的影响正如风行草偃。为政者的道德素养对民众还具有凝聚作用,能使民众聚集在有德者的周围,对民众产生向心力[8]。在上位者只有自己做到身正行高,才能深孚众望。“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刑法只是使民众由于畏惧惩罚而不敢作恶,并不是从心底里去行善,而只有实行德政,以礼节制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自觉自愿行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

此外,德治思想也注重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古代家国同构的体制要求个人品德实践从小处行事,经过个人修为,继而齐家,继而治国,最后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0]

四、社会规范

传统儒家认为王道社会是以礼来作为社会规范,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使人民自觉遵守礼乐制度;要想真正维护天下的安定,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使人民自觉遵守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乐制度。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为社会确立一种维系社会存在的制度,为社会成员制定遵守的行为准则。儒家看到要想使人民规范化,就得采用礼来内化,这样才能使人心归附于社会,也才能使人民的行为得到约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人们在进行自己的行为的时候,由于有了礼的约束,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面对恶念,可以在它未起之时就禁绝掉。对于法来说,儒家看到那是约束人们的外在强制力量。法规定的赏罚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当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受到伤害的时候,法的作用就难有效果,所以赏罚“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要想在这个国家实行礼治,首先要贯彻执行礼,这就要感化全体社会成员,最好的方式就是道德教化。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要用社会的力量来规范,让人们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社会成员经过道德教化之后,能名耻辱,知善恶,明是非,这样就能稳定社会。人们做事会考虑社会规范,自动去符合规范,对于治理社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人们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理想政治。

五、先秦儒家治国理念的确立

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治国理念的主要建构者。孔子是开创者,孟子是发展者,荀子是集大成者。孔、孟、荀的治国思想一脉相承,渐次发展完善,奠定了数千年治国的基本框架和理路。

(一)仁民之治

民本政治视民众为国家兴亡的根本,民心向背是得失天下的关键。体现在治国实践中,即要求为政者施行仁民之治。孔子将各种善的美德概括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首先是爱人。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仁”,必须依赖“礼”的实现,即“克己复礼为仁”,将“礼”与“仁”结合起来,强调“礼”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孟子沿着孔子“仁本礼用”的思路,从“仁”中抽象出“义”,强调仁义之道。所谓“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不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认为,只有以仁为本,人才能安心;只有以义为本,人才能无过。他要求为政者“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以仁心行仁政。

在政治上,仁民之治要求为政者重民意,顺民心。孟子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11]

主张为政者不能偏听偏信,应当听信于民,听信于民才能得民心。他认为为政者必须以民意为依据,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才能安定四方,统一天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亦曰:“故君人者,欲安,莫若平政爱民矣。”他认为“爱民”须“顺民心”,因为“礼以顺民心为本”。

在经济上,仁民之治要求为政者重视民生。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对民众生计给予高度重视,要求为政者体恤百姓、爱惜民力,民众衣食无忧才能安居乐业。他强烈抨击苛政,曰:“苛政猛于虎也”;认为为政的关键是“富民”,“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主张“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

孟子的仁政涉及发展生产、减轻民众负担和德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荀子则将裕民与富国直接联系起来,认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他具体阐释“裕民”是指“轻田野之赋,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荀子亦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只有民众生活得到保障,民心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富强。墨家的墨子也深刻体察民众忧苦,他指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因此建议为政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使民众衣食无忧。道家则强调治理民众和对待自然都应当爱惜,冀望能使民众生活在“甘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然而,富民并非仁民之治的终极目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思想上,仁民之治要求为政者重视教民,孔子认为施仁政涵括庶民、富民、教民三方面内容。孟子亦强调德化教育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所在,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对民众施行德化教育是实现王道的关键。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考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因此,好的教化比好的政令更得民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则将对民众的德教视为“平政爱民”的重要内容,强调将“教”与“富”结合起来。荀子曰:“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二)贤人之治

先秦儒家认为能否坚持贤人治国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孔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君主是否贤明,在于君主能否选贤举能,所以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为政者应当率先垂范;赦小过,即为政者应当宽容待人。孔子既强调为政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亦要求为政者能够任用贤才。“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直”即正直的人,“枉”指邪曲的人,意即只有推举正直的人,不任用邪曲的人,民众才会诚服。孔子亦深知“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的道理,“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者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人才往往难得:“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由此,更需尚贤使能。孟子继承了孔子“举贤才”“远佞人”的思想,十分重视贤才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孟子告诫君主:“不信仁贤则国空虚”,“不用贤则亡”。他要求君主要以仁爱贤能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以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在孟子看来,“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就可“无敌于天下”。

荀子在继承孔孟尚贤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选贤标准,荀子曰:“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不祥莫大焉”。因此他提出“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退,“诸候异政”,旧的奴隶制度日趋没落瓦解,新的社会制度正酝酿、萌生。与此相应,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一个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士大夫阶层亦在形成中,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当属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修身、齐家,归结点是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同世界”。

[1]杨伯峻.离娄上[C]//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66,180.

[2]杨伯峻.梁惠王上[C]//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杨伯峻.告子下[C]//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280.

[4]王先谦.强国篇[C]//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6:305.

[5]尚书·康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

[6]杨伯峻.公孙丑上[C]//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7]颜渊[C]//论语.北京:中华书局,1986:180.

[8]张乡里.先秦时期小说观念刍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5-85.

[9]为政[C]//论语.北京:中华书局,1986:13.

[10]大学[C].北京:中华书局,2006:4.

[11]杨伯峻.梁惠王下[C]//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26.

猜你喜欢
为政者仁义孟子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大学之道”对当代“为政之道”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