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个性·高效

2014-03-21 23:57雷明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文言

雷明春

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人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抹杀了学生个性,剥夺了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权利。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首先深化理解“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抓好课前充分预习、课堂研讨学习、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才能让文言文教学高效实用。

一、预习要过硬

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校大力推广了“文言文硬读”,即学生拿到文言文后不借助注释,不看译文,自己去读懂文章。具体做法是:学生依靠反复阅读学习,做到读准字音,熟练朗读文章,疏通文意,关注并学会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情感内涵。 采用“硬读法”教学的好处是:1.促使学生每学一篇文言文都必须 “精”读,变传统的死记硬背为在语境中熟悉文章词句的含义,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自主判断这篇文章教师的考查点,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思考记忆。2.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注释和译文的依赖而去“读懂”文章,文言文理解能力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旦学生感受到无障碍阅读文言文的乐趣,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自然不在话下。

二、讨论要落实

读懂课文大意后,独立整理知识点,主要内容就是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课上在小组内交流完善。在学生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同词不同义的情况,当意见不能统一时,学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包括各类工具书及现代汉语译文,明确词义,彻底解决阅读中的疑问,在同伴的激励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参与空间。当组内成员相互质疑、解疑后,大家能自觉地完善自己的预习笔记,并由组长把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汇总,交给教师,全班共同探讨解决。探究、思考与记忆就在这样令人兴奋的氛围中进行着,他们在一点一点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字词落实的标准是:组长口头叙述检测题,组员要能做到听写出文句,听写组长的考查题,然后再完成题目,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否则,必须重“读”文本,重新学习。检测题一般包括两类:文言实词10个,虚词5个,文言句子翻译2~3个。全部用时约10分钟。 长此以往,学生对常见文言实虚词将如数家珍,阅读基本功必定越来越扎实。

三、巩固要及时

想要把文言文一气呵成地读完读懂,必须要有足够的文言实虚词作后盾,而要把那么多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的作业形式常常是:熟读成诵,默写课文,翻译课文,解释加点的字词,积累文中各种语言活用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再有就是对课文文意的探究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等。其结果是导致了有些学生耗费时间,做无用功,有些学生来不及完成,只能疲于奔命,而每天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让教师苦不堪言。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让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作业,将自己活页本上的知识点按项整理出题,然后互相解答,小组内交换批改,督查。 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设的作业,同时又学习了他设的作业,量上增多了,但质却没有降下,反而成倍增长了。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热情,使他们主动研读课本,更在出题过程中巩固了所学文言基础知识,让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得心应手。

作业只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件事,任何人都会厌倦。所以,我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权力下放给组长,组长设计复习方式及内容,不定期地找学生到办公室背诵、默写,定期举行知识竞答活动等,这样,让学生体会到了“寓教于乐”,更加有学习热情,而教师也可尽情地享受事半功倍的喜悦。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坚持“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践行“生本课堂”模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文言文教学,即使是枯燥的文言基础知识教学也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由“怕学”变成“乐学”。 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夯实基础,在自信中实现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于红霞、何志波《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9期。

2.汪惠迪《少教多学和生本教育》,《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文言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