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祥晓
[1.武汉大学 武汉 430072;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 528400]
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学科,管理学的理论讲授离不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的基本编排,也往往以阶段性代表人物的形式对不同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进行倾力解读,但是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却造成了学习者对管理学的诸多误解,普遍认为管理活动在实践中重要且无处不在,但所学的管理学理论似乎又可学而不可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管理学理论本身的不统一性,二是学习者缺乏对管理理论发展思想史的认真解读。另外,来自于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有其深厚而多样的环境背景,而这些复杂多变的环境要素也是造成目前管理理论混乱复杂、缺乏统一性的重要原因。
丰富多样的管理实践古已有之,而对管理活动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则仅有一个世纪。时间虽不算长,但关于管理活动的理论研究却得到了蓬勃而又多元化地发展,甚至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从最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直到目前繁茂而芜杂的管理理论“丛林”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管理学派从管理的不同视角出发,依托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环境要素,归纳出不同的理论框架,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学理论的深化拓展,但却使得管理学理论分崩离析的局面更加惨烈,更增加了管理学理论走向统一的难度,也更让管理的实践者“如堕五里雾中”,更加困惑而无奈。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1961年就提出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论”,并粗浅的对不同理论学派进行了划分。虽然不同的理论学派之间有交叉共融之处,但“丛林论”这一说法较形象地描绘了近现代管理学理论学派林立的现象。
对管理理论“丛林”化现象,屈仁均等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理论研究者“只是对管理理论及学派从表象上进行了简单的归类,而没有通过分析和抽象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而导致“丛林论”盛行的另一原因则是后来者的盲从效应,盲目接受孔茨的“丛林论”论调而缺乏对管理发展思想史的认真解读和独立思考。由此,屈仁均等人得出结论,管理理论丛林化的现象是由于研究者缺乏对管理理论发展史的认知而造成的,即目前理论界的学派林立,正是由于各学派及研究者的不求甚解、过分强调差异而造成的[1]。
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仅仅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外在原因,而造成管理理论“丛林”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原因应是管理学本身的学科特性,即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武汉大学谭力文教授在其《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一文中对管理学理论自身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自身理论体系等的模糊性进行了阐述,非常清晰地揭示了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在这几个最基本论题中的混乱。同时谭教授基于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实际,还提出了造成管理理论丛林化的另外一个原因为“中国管理学院的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即中国管理学者带着自身财经学院或工科院校抑或经济学传统的烙印,在西方管理理论走进“丛林论”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中国范围内的管理理论的研究[2],这一原因与上文屈仁均教授的观点相似。
由此,管理理论发展的“丛林”现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这是由于管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人与组织的复杂多样、管理活动的不可复制、管理所处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决策者的个体差异性和主观性等因素所决定的;二是管理理论研究者的学派纷争,这是因为研究者往往带有先前不同的学科经验,而又以不同的视角进入管理理论研究中,在探索的过程中又往往以不同的理论基础来开展研究,对待异己学派的理论过分强调差异而忽视不同学派间的求同性探索。总之,理论研究者既缺乏对管理思想史的纵向把握,也没有致力于不同管理学派的横向共融,进一步加剧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化”。
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存在,且较之医学、药学等行业,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探索解决之道,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改进目前令人担忧的状况。
对于中国来说,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精神舶来品,与中国具体管理实践的结合并不乐观,相关管理理论普遍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和启示作用。这一现象在多如牛毛的管理类论文中可见一斑。目前很多管理类的论文,多是从文献和现成资料出发,进而得出学者想当然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普遍缺乏进一步延伸到实践的思考或验证。如对酒店员工流失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如缺乏激励、缺乏组织忠诚等是导致员工流失的原因,而其对策则是顺理成章式的基于原因的推演,缺乏对各类措施之间的综合分析以及管理实践的验证。
孙继伟曾撰文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进行界定,他提出的四个界定依据分别为:管理理论的来源和用途、理论的应用链界定、实践者的感知及理论的时空适用性,以上述四个方面为依据来判断某一理论与实践是否脱节[3]。这一方法很清楚地揭示了目前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诸多表现,但其中的某些界定方法可能过于理论化和主观化,如管理理论的来源分为文献、问题和兴趣,实际上在一篇研究性文章的构思过程中,都是从现实问题和兴趣出发,继而转向文献,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即使对理论来源可以分类,这一分类依据也是主观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较差。而对理论的用途分为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和满足好奇的分类,也是过于理想化,且对理论能否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也是很难度量的。因此孙继伟提出的用于界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依据,其价值或许体现在让大家对这种脱节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对探索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定的导向性思路。而实际上,目前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无需论证也很容易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感知。
张玉利则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理论与落后的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即实践落后于理论;二是管理理论与先进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即理论落后于实践。进而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管理与实践层面的水平差 异[4],即由于管理实践有先进和滞后之分,因此与当今的管理理论相比,要么实践领先于理论,要么实践滞后于理论。这一观点使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一种必然和合理的客观存在,是理论与实践不断演进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显然目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已经偏离了正常的状态,长此以往,管理理论将更加偏离实践而走向歧途,而亟需先进理论指导的管理实践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来自理论的指导和启示,因此本文所指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指由于复杂的内外部因素而造成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无法彼此促进、共同成长,反而南辕北辙,造成理论不为实践所用而束之高阁、实践缺乏理论指导而混沌滞后的不良状态。
较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归纳,更有意义的是对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分析,因为对原因的探索将有助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措施。造成目前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严重脱节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论的学科特性增加了其应用于实践的难度
首先,管理学已经成长为一门学科,其相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需要具备学术上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即理论的学术性与相关实践之间天然地存在一定的鸿沟。其次,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各类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5],它必然预先做出各类环境要素的某种假设才可以形成某一管理理论,而在这一理论的应用过程中,组织中的各类环境要素是不断变化甚至是无法确定和判断的,因此即使是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也很难判定该理论与具体实践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对管理理论研究者的误导
目前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的管理学院,而作为高校教师的学者,必然受到这一职业评价体系的影响。由于当前各高校普遍实行以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高低和数量为指标的教师学术考核和评价体系,各类奖励措施和晋升制度又与该考核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这就造成了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们将其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构思高等级期刊可以发表的学术论文而不是能为管理实践所用的理论。而这又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各类期刊,当前很多高等级的期刊过分注重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和严谨性,而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缺乏更多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管理理论研究者与管理实践的脱节现象。
3.管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客观分离和主观不合作
古今中外,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不一定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即理论研究者往往以理论研究为职业,而其相对应的行业从业人员又未必具备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因此形成了学院派学者和行业实践者这两类本应分工合作的群体。对于管理理论,理想的状态是管理理论研究者以丰富的管理实践为素材,进行有价值的管理理论的提炼并指导和启示具体的管理实践,从而达到两者共荣互进的目的。而现实的状况是,管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在客观上分属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观上理论研究者不主动探究管理实践,其学术研究不以服务管理实践为目的。与之相对的是,广大的管理实践者虽对管理理论寄予厚望但只能远观而无法靠近,只能仰望但应用无门,并最终将管理理论视为“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学者或实践者个人的问题,长久以来学术界与实务界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也是原因之一。
4.脱离实践的管理理论教学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恶性循环
管理学作为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面向的学生数量众多,而这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及各层次管理人员。因此,当今高校的管理理论的学科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走向。由于我国高校从事管理理论教学的学者多是科班出身,缺乏真正的管理实践的锻炼,其理论教学也只能从理论到理论,无法给予学生真正的管理实践操作技能。而高校自身对管理实践平台的搭建也不太理想,针对学生的管理实践多半处于“走马观花式的行业参观”状态,针对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也流于形式。因此,总体来看,目前高校脱离实践的管理理论的教学教给学生的是脱节的管理理论,而当其走向社会成为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时,学生将深刻感受到管理理论与实践“不是一回事”,从而造成管理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恶性循环。
尽管目前管理理论本身发展混乱,与管理实践也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管理理论仍然是当前最重要的社会学科之一,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对管理理论的整合重构,将为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结合上述分析,探索能为实践所用的管理理论的体系重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应正确看待和理解管理理论的学派纷争,目前多样化的理论学派多是基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式或者不同侧重点而开展的研究,这不影响管理理论研究走向统一的趋势。但这并不是说构建管理学统一的学科框架体系是很简单的事。相反,正是由于管理理论本身的复杂性以及长时间的学派纷争,要厘清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等学科基本问题,仍需要所有理论研究者求同存异,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为构建管理学统一的理论框架而不懈探索。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管理理论一定要能在短期或长期内指导管理的具体实践,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此,管理理论研究者要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态度,要端正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求知方向;作为大多数管理理论研究者所在的高等院校,要纠正以往只注重期刊排名和论文数量的考核评估导向,可参照论文的下载、引用量等指标,鼓励学者进行有利于实践、有学术参考价值的学术研究;而对于具有很强学术导向性的各类期刊而言,也要端正学术期刊的办刊目的,严格控制学术文章的质量和实用性,鼓励和倡导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研究。
由于学院派的管理理论研究者与实务界的管理实践者在客观上是分离的,因此应尝试在两者之间搭建良好而有效的交流平台。该平台可由较权威的管理学术界的学会、组织如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等进行筹建和运作,也可由管理实践方如行业联盟等进行组织。总之,搭建管理理论研究者与管理实践者之间行之有效的良好平台,关乎两者共同的发展前景,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积极的合作。
管理理论本身的社会科学属性决定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简单而纯粹,因为管理理论的多元性及其适用的环境条件未必符合管理实践的现实条件。因此,若想提高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必须尝试对当前百花齐放的管理理论进行普适性的总结和构建,即探索能为多数管理实践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理论”。谭力文教授曾专门撰文探讨管理理论的普适性构建问题,从管理学科的一般属性出发,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管理理论的“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结合对管理实践规律的准确把握,进而形成管理理论普遍适用于实践的基本原则,更好地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
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社会学科,必然存在许多分支学科,如旅游管理学、政府管理学等,因此管理学科的理论重构离不开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多是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理论不加分析地挪用,再将分支学科的案例拼凑进去,即分支管理学普遍呈现出“管理学理论+分支学科实践”两张皮的模式,这既不利于分支学科的发展,也对管理学的深入发展毫无裨益[7]。因此,应鼓励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管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形成分支学科自身的理论和框架[8],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管理学这一基础性社会学科的深入发展和实践适用性。
毫无疑问,中国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和着重点在于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二者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9]。因此,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就必须关注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理论在中国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而对中国文化属性的关注,一方面可以挖掘中国古代丰富而悠久的管理思想,并探索其现代管理价值;另一方面要关注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甚至环境要素等各类对现代管理理论构建具有影响的要素,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管理的文化属性[10],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教学是连接管理学术界和未来管理实务界的桥梁,因此要注重当今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性引导。这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正确和务实的实践导向,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到与管理实践的接轨中,进而提供给学生切实有用的实践机会和体验,当然这一层面的努力需要教师所在高校和院系的大力扶持、引导和鼓励,由学校和专业教师一起,共同搭建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
综上,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社会学科,其理论发展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却有着普遍的社会受众和广泛的研究领域,理应对现代管理实践带来指引。管理理论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实践者应共同努力,为探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的构建做出贡献;而作为具有导向作用的高校考核机制和期刊办刊宗旨等,也应顺势而变,树立和倡导为实践服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态度。
[1]屈仁均,孙林岩,叶琼伟.丛林的反思——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2.
[2]谭力文.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J].管理学报,2009,6(3):285-287.
[3]孙继伟.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界定依据、深层原因及解决思路[J].管理学报,2009(9):14-17.
[4]张玉利.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08(3):45-48.
[5]高良谋,张媛媛.管理理论丛林的成因及反思:走向统一的探索[J].管理现代化,2009(4):107-111.
[6]斯蒂芬· 罗宾斯.管理学[M].9版.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50.
[7]伍海平.对更新完善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探索[J].学术交流,2009(8):71-73.
[8]张英奎.现代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36.
[9]吕力.“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经济论坛,2009(15):14-15.
[10]蒋杰.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比较中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