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卫星,卢 阳
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
商卫星,卢 阳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结合当前人们的现实表现和社会风气,分析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人格因素包括移情能力、积极体验、责任心等;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效应和应急反应等;文化因素包括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施报观”等独特的社会心理。
利他行为;启动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的伟大变革过程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青年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利他行为的弱化较为明显,在利他事件中的所有角色在道德尺度上均表现出难以置信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施助者助人意愿淡化,对于助人为乐的事情已经不再热心,甚至会刻意回避;受助者一方则戒备心理增强,深怕落入什么陷阱;旁观者冷漠心理泛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当今大学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淡薄的利他观念以及普遍存在的与高素质、高智商不相称的低移情能力,让社会对大学生颇为担忧。在处于道德高地的大学校园利他行为的弱化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禁要问,利他行为弱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伸出援手?本文拟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和社会风气,考察利他行为启动的因素,目的是为利他行为的弱化寻找良方,解决社会冷漠症。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是利他行为的触发开关,这些因素在合适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就可以作出利他的行为来。一般来说,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有三大类,及人格因素、情境因素和文化因素,本文将对这些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
1. 人格的定义
那么,人格是什么?从词源上看,“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它本意是指舞台上的演员所戴的面具,代表了剧中人物的身份和特征。[1]中国古代汉语中虽说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我们的古人做“人”,向来讲究“格”,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①
人格是一个众多学科研究的课题,所以关于人格的释义很多。我国心理学家郑雪在《人格心理学》中给人格下了一个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包括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也就是说,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虽然与人的天生禀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著名文人丰子恺先生也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人格像只鼎,而支撑这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情感(善)、品德(美),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
2. 利他人格的构成因素
在对利他行为的研究过程中,人格心理学家曾经力图证实“个人与情境之争”中人格因素的重要作用,为此,他们提出了利他人格的概念。[3]Rushton认为,利他人格就是慷慨、助人、仁慈等人格特质的组合[4]。塑造和培养良好的利他人格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利他人格的发展。那么,利他人格究竟有哪些构成因素呢?现总结和分析出以下几个方面是构成利他人格的重要因素:
第一,移情能力。移情是指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设想、识别体会他人的处境。[4]那些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有更强的移情能力。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来推测他人的心理感受,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同样的,“己之所欲,施于人”的利他行为也是同感这一心理机制的必然结果。Hoffman指出,同感(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人当前情绪的一种稳定倾向,是利他人格的重要因素[5]。有研究表明,移情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担任志愿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积极情绪。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当时的主观情绪能够影响他的利他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正性情绪与利他行为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与利他行为显著负相关。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加容易做出利他行为;情绪低落心情不佳的时候较不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不过,某些情况下负面情绪也会导致利他行为的产生,比如内疚感会导致利他行为用以“赎罪”。利他行为能够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利他者往往在助人之后有快乐的感觉,能够得到自我肯定和满足,利他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奖赏,人们做好事所体验到的快乐情绪会使原来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得以抵消。
第三,责任心。Bierhoff和Klein等指出,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y)是利他人格的最重要因素[6]。如果人们重视道德义务,他们的行为就会与其自身的道德信念保持一致。那些最愿意帮助他人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学期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徐本禹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关注社会,愿意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第四,社会鼓励。那些愿意帮助他人的人相信,好的行为将会收到奖赏,不良行为将会收到惩罚。徐本禹坚持把“成人”和“成才”统一起来,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热情投身社会实践。他感人的行为,入选为2004年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1. 情境的定义
“情境”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与弗洛里安·兹纳尼茨基合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提出,后来德国心理学家莱温在其物理—心理场的理论中进一步研究了心理环境问题,并用公式:B=f(P,E)来表示行为与情境的函数关系(其中,B为行为,P为个体,E为情境)。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情境”的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或者环境。情境它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
2. 利他行为启动的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影响利他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那么,在利他行为中情境有哪些因素呢?
(1)城市过载理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旅游的经历,走在异乡的大街上,我们是不是会有过这样的感触:大城市繁华而又拥堵的街景人们大部分是一张张冷漠的表情,而在小城市特别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人们却洋溢着热情的脸庞。似乎城市越繁华,人口密度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越少看到热心的助人行为,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孤独寂寞又冷漠的人。发生在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至今令人唏嘘不已。小悦悦在连续被两辆车多次碾压的情况下,身旁的十八个路人冷漠地拒绝施以援手。最后还是被拾荒阿姨送到医院不治身亡。
据网络调查显示,“中国最冷漠的城市”排名前三的是“广州、上海、北京”。这三个城市都是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城市。“北上广”是对人才流动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一线城市,然而,城市的空间是有限的,其资源承载力也是有限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人口密度几达极值,已容纳不下人天性当中善的颗粒,以至于随着繁华而起的,是道德的荒漠。
(2)旁观者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拉坦内(B. Latane)和达利(J. Darley)通过实验证实了所谓“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的存在,即现场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人们的利他助人行为。[7]我们再看“小悦悦案”中经过小悦悦身边的那十八个路人,为什么十八个从小悦悦身边走过的路人没有一人帮助她呢?难道他们没有看见吗?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紧急情境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利他行为就会明显减少。[8]也许就是“小悦悦案”中那十八个路人经过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大家都成为了旁观者的原因吧。对于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在遇到需要帮助的情境时会感到自己的责任重要,大多数会采取行动。如果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而多数人倾向于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以减轻自己对该事件的责任,从而“削弱”我们自身的道德责任感;②从众心理。在场人数多时,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其他人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心理暗示;③对情境的误解,因为看到其他人都无动于衷,因而误以为这是不需要帮助的情境,使人产生当时情境没有什么危险的错觉。
(3)应急反应。与一般情况相比,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的特点,也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①紧急情况中通常包含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成分,由于当时事发紧急突然,尚存在潜在的危险,这样往往会给利他行为带来很高的代价。当面对这样一种利他行为的情境时,使得一些人不敢出手相助,利他行为发生的几率也会明显减小。例如,当我们看到有人被抢劫时,我们想去帮助他人时,会去判断它是否有害;②由于事发突然,而紧急情况下的事件通常是很独特的,因此需要有广博知识与非凡能力的人参与干涉。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时,需要具有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会产生利他行为,而我们一般人却只能站在旁边干着急,却不知道做些什么;③紧急情况下的事件往往是不寻常或者少见的,一般人在正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因此,大部分人很少或者没有应付这种紧急情况的经验;④在紧急情况下通常需要当机立断采取即刻帮助的行为,因为或许稍有延误就会造成不幸的后果,因此会使前去帮助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压力。
1. 文化的定义
从词源来看,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rura,原义是指农耕即对植物的培养。15世纪后,这个词被欧洲的学者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有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曰:“化而为鸟,其名曰鹏”②,《礼记·中庸》也提及:“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就是“以文化之”的意思。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前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
2. 利他行为启动的文化因素
(1)传统文化融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所表现的行为,会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各种规范与价值观的影响。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具有相同的价值观,遵守相同的社会规范。利他行为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因此人们的利他行为也会受到当时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所影响。也就是说,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社会成员的一般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很可能会具有相同的利他行为;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他们发生利他行为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区别。在传统文化盛行的中国,利他行为更是显示出与西方人普遍性不同的特殊性。在利他行为中,西方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不同,中国人则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例如,当接受帮助的人是灭绝人性的杀人犯等一些社会适应不良者时,在绝大多数的西方人眼里,只要他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人们也会认为给予帮助;然而,在中国,人们会选择性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概念中,他们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杀人犯等一些社会适应不良者被认为不应该得到帮助,而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值得同情的人才有权获得他人的帮助。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西方人受到在基督教义的影响,普遍认为:人类都是上帝的造物和子民;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东汉史学家班固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个等级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现在常说的“人分三六九等”的来源吧。把人类型化是中国人惯有的方式,基于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中国人自然会认为只有“好人”才值得同情和帮助,而“坏人”也自然是不值得同情的。
(2)中国人独有的“施报观”文化。中国人的利他行为,常常受到特有的“施报观”的影响,而这种独特的“施报观”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的法则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中国人“施报观“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往来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8]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应该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就是不合乎礼节的。西方人“做出友好的反应”可能是交换双方的需求互补,寻求双方“互惠”原则;而中国人更着眼于交换双方的人际之间的往返关系;②情感性。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及的“人心换人心”。中国人的“施报观”中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③增量性。由于中国人的“施报观”带有浓厚的感情因素,所以人们在回报时增量性很大,报往往大于所施。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④延迟性。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就是说,“报”不必立即进行。由于我们普遍遵循着“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该心存感激,而且在可能的时候加以回报”这样一种道德规则,所以帮助别人的人(即施予者)不必担心他们不予回报,受到帮助的人(即受施者)也不必担心今后无处回报。⑤区别性。中国人惯用“自己人”、“外来人”将人类型化,多帮助“自己人”,而对于“外来人”可以选择少帮或者不帮。第六,角色的差异。由于施予者与受施者角色的不同,他们的做法也不同。如果施予者只是纯粹地去帮助他人,即“不思回报”,做到真正的“利他”,倘若施予者为了“利”去帮助他人,也就并非真正的君子。假如受施者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做出“友好的反应”,即“知恩图报”,否则会被人们成为不义之人。在现实生活中,施予者“不思回报”与受施者“知恩图报”相结合,才能保证社会体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助人和利他行为的持续不断。
综上所述,人格因素、情境因素、文化因素是影响利他行为启动的主要因素,这三种因素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解释了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利他行为的启动起到预测和影响作用。然而,利他行为的发生不是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社会环境下多因素、多变量交互作用下的结果。具体而言,利他行为的产生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利他观念的淡薄也让人们感受到增强利他行为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要强化利他行为,必须要多管齐下,要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以根本扭转利他行为弱化的现象,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①见《礼记·缁衣》。
②见《礼记·曲礼上》。
[1] 刘戈.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11.
[2]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9.
[3] 钟华,郭永玉.利他人格研究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3).
[4] Rushton,J.P.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in J.P.Rushton & R.M.Serrentino,Altruism and helping behavior[M].Hills-dale,NJ: Erlbaum.1981. 251-266.
[5] Hoffman,M. L.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5,31:937-943.
[6] Bierhoff,H.W.,Klein,R.,Kramp.P.Evidence for 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from data on accident resear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1, 59(2):263-279.
[7] Latane B.,Darley J.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 Doesn't He Help? [M].New York: Appleton - Century –crofts,1970.
[8] 陈健芷,宋琳婷,王佳欣.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12,(2).
Activating Factors of Altruistic Behaviors
SHANG Wei-xing, LU Yang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Connected with the real behavior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the general mood of socie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ctivating factors of altruistic behaviors. The personality factors include capacity of empathy, positive experie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situation factors include bystander effect and city’s overload theory, etc. The cultural factors include traditional culture affecting daily life and the special social psychology of “redound return kindness”.
Altruistic Behaviors; Activating Factors
商卫星(197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KS091).
B82-058
A
2095-414X(2014)05-0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