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

2014-03-20 03:45陈源源
关键词:吴语读音方言

陈源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

陈源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又”字读音记载的分析,联系语音演变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可知“咿”类字其实是“又”的方言记音字。“又”“来”等上古之部某些字在现当代吴语一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

明清吴语;之部;“又”;《海上花列传》

明清时出现大量吴语撰写的方言文学作品,不同作品在记录同一方言词时往往有不同写法,以表示“又”这一意义的词为例,就有“咿”“吚”“咦”“以”“夷”“伊”“亦”等写法。其中,“咿”在文献中的用法表现得最为丰富,我们暂且称这类字为“咿”类字。我们以“咿”为切入点,比较其具体使用情况,对明清时吴语文献中“咿”类字的用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利用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的记载及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总结语音发展演变规律,探讨“咿”类字的来源。

一、“咿”的意义和用法

“咿”大量出现于《海上花列传》①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人物对白多用吴语, 展示当时吴语的若干面貌.胡适称其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参见: 胡适.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 上海: 上海书店, 1980: 501. 此外, 刘半农也高度评价其在文学和语学方面的价值, 认为它是“吴语文学中的代表著作”“在语学方面, 也可算得个很好的本文”参见: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C] // 刘半农文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131.人物对白中,主要有以下五种用法:

(一)表示重复某一行为或动作

(1)娘姨转身向文君道:“难末好哉!三个局还勿曾去,老旗昌咿来叫哉!”(44回)[1]618

(2)高亚白要搭赸开去,顾见小赞一傍侍立,就问其菊花诗阿曾做。小赞道:“做末咿做仔一首,勿晓得阿对。”(61回)[1]858

(二)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或动作同时存在

(3)黄翠凤当着王莲生,即向罗子富说道:“……我来里楼浪,刚刚听见,咿气末咿好笑。”(48回)[1]669

(三)表示意思上的递进

(4)多时,小红始答道:“我故歇是勿曾说耐倽,得罪耐。耐来里说我勿快活,咿说是猛扪①“猛扪”又作“猛门”“猛闷”, 意为“蛮不讲理”. 见: 吴连生. 吴方言词典,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5: 455.闲话。耐末说仔别人倒勿觉着,别人听仔阿快活得出?”(28回)[2]387

(四)用在否定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5)小红才向莲生说道:“……时髦倌人生意好,寻开心,要去姘戏子。像我生意阿好嗄?我咿勿是小干仵勿懂事体,姘仔戏子阿好做生意?”(34回)[1]479-480

(五)有转折意味,与“却”意义相近

(6)痴鸳道:“怎晓得俚哚?一句闲话勿对末就打。打个辰光,大家勿让。打过仔,咿要好哉。该号小干仵,阿要讨气!”(36回)[1]505另外,《海上花列传》人物对白还会使用与“咿”有部分相同用法的“吚”,如下:

(一)表示重复的人或事

(7)双珠道:“吚是阿金哚哉□,成日成夜吵勿清爽。阿德保也勿好。”(3回)[2]37

(8)阿招却低声告诉道:“昨日一夜天吚勿曾困。困好仔再要起来,起来一埭末咳嗽一埭,直到天亮仔坎坎困着。”(17回)[2]242

(二)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或动作同时存在

(9)雪香道:“我倪子养到仔实概大,吚会吃花酒,吚会打茶会,我也蛮体面哚,倒说我覅面孔!”(6回)[2]78

(三)用在否定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10)韵叟乃以正言晓之,道:“耐覅去搭阿哥说。照耐年纪是该应定亲个辰光。耐吚无拨爷娘,生来耐阿哥做主。定着仔黎篆鸿个 仵,再要好也无拨。”(54回)[1]753

这个“咿”或“吚”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又”的用法基本一致。

二、明清吴语文献及现代吴方言中“咿”的写法

“咿”在《海上花列传》之前或之后的吴语文献中有多种写法,早在明代冯梦龙的《山歌》中就出现与“咿”“吚”音近的“咦”字,如:

(11)热天过子不觉咦立秋,姐儿来个红罗帐 做风流。(卷二《私情四句·立秋》)[3]55

(12)结识子个嫂咦结识子个姑,姑娘能白嫂能乌,深山 落叶弗要扫,脚桶宽来只要箍。(卷四《私情四句·姑嫂(之二)》)[3]89

(13)土地道:……咦弗知是文职武职,咦弗知是监生举人,咦弗知是粮长升级,咦弗知是书老人?咦弗来 作揖画卯,咦弗来 放告投文。(卷九《杂咏长歌·山人》)[3]225-226

根据文意,例(11)的“咦”有轻微的转折意味,例(12)“咦”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例(13)“咦”用在否定句中,加强语气。这些例句中的“咦”也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又”的部分用法相同。在《山歌》中还有“咦介”②“咦介”又可写作“亦介”“伊介”“咿介”“已介”等, 详见: 石汝杰, [日]宫田一郎. 明清吴语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715.一语,如:

(14)丢落子私情咦弗通,弗丢落个私情咦介怕老公。(卷三《私情四句·怕老公》)[3]74

例(14)中的“咦介”意思与“咦”相同,也是“又”的意思。其中,“介”无实在意义。

此外,明清吴语文献中还有用“以”“夷”“伊”“亦”等字表示“又”这一意思的,如:

(15)昨日撞子一个洗马,跪子了杀鸡弗忌,朝庭以弗来钦取,吏部以弗来奖励。(《六十种曲·鸣凤记》三九出)①该例证引自《明清吴语词典》第715页“咦”条.

(16)哎,生意个月里夷弗济,偏有许多阻隔。(《党人碑》②据《明清吴语词典》后所附的《吴语文献资料书目》, 《党人碑》的作者是邱园(1617-?), 江苏常熟人.10出)[4]

(17)华生拆信看时,果然是李仲声也抱着病……(华生)说道:“我勿写信哉,耐转去说,我昨夜转来仔夷③此书所附“奇字”有“夷”字, 作者自注: “又也, 读上声.”发寒热,今朝也勿能起来。”(《海天鸿雪记》6回)[5]

(18)秋谷对着宝珠姐等,把舌头一伸,道:“阿唷!唔笃格先生凶得来,拿倪横伊勿好竖伊勿好,倒直头利害朶。”(《九尾龟》20回)[6]

(19)黛玉道:“自然倪要去格。奴倒是看俚格朋友,面孔亦黄亦瘦,像煞烟量野大笃。”(《九尾狐》3回)[7]13

(20)宝玉道:“倪亦勿是小宝宝,想吃娘格奶奶佬,一夜天才困勿着。倷格套闲话,奴要相信点来呀。”(《九尾狐》14回)[7]72

例(15)“以”、例(16)“夷”、例(18)“伊”、例(20)“亦”都是用在否定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17)“夷”表示重复发生的事;例(19)“亦”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我们发现“以”“夷”“伊”“亦”等字与“咿”“吚”“咦”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看来,明清吴语口语用“咦”这一读音或与其相近的语音来表示“又”这一意义。

现代松江、上海等地方言仍用[ɦi]这读音表“又”意。《松江方言志》指出“少数字文白异读情况特殊,不易归类”,举“又”的例子,“又,白读为[ɦi13],又气又好笑。”[8]《上海方言词典》在记录“副词,又”这一意义时用“夷[ɦi13]”[9]31字,并在“又”条下注明:“老派多用‘夷’,新派多用‘又’。”[9]197《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也记作“夷”字,如:“伊拉夷孛相去拉哉?”[10]《上海话大词典》则直接记作“又”[11]字,读[ɦiɤ23]或[ɦi23]音。苏州方言表“副词,又”这一意义的词读[ɦiəʔ33]音,词典记作“亦”字,如“亦要面子,亦要夹里”[12]等。“亦”字右上角有一小等号“=”,表该字是个同音代替字。可见“亦”仅是个记音字。郑张尚芳记南部吴语温州话表“又”这一意义的词时用“貤”“亦”两字,读为[ji11][13]330,并指出:“(温州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底层遗留。温州‘又’说ji6,而壮语‘也’说ji6。”[13]25据此,明清吴方言中表“又”意的字读为“以”“夷”“异”这一情况仍保留于现在吴语区的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我们推测明清吴语文献中“咿”“吚”“咦”“以”“夷”“伊”“亦”等是“又”的方言记音字。

三、“咿”字来源探析

(一)明清及民国文献有关“又”字读音的记载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一书已有对“又”的吴音记载,卷九:“先儒谓诗传有本韵不必叶而叶者,今细察之,信然。如《吉日》三章‘其祁孔有’,‘或群或友’,‘悉率左右’皆叶羽已。然有、友、右皆从又,吴人自来呼‘又’为‘以’音,但不通于天下耳,不必叶也。”[14]该书记录了明代吴音中呼“又”为“以”音的情况。

此外,我们发现清代、民国时期的方志中也有关于“又”字方音的记载,如:

乾隆十一年(1746年)序刊本《震泽县志》:“又音若异,则宥韵入寘。”[15]61④乾隆十二年(1747年)序刊本《吴江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年)序刊本《吴江县志》所记同.

乾隆十五年(1750年)序刊本《宝山县志》:“又,俗呼又与以音同。《诗·宾之初筵》‘矧敢多又’、‘室人入又’并叶於记反。”[15]294

乾隆十五年(1750年)序刊本《昆山新阳合志》:“又音同亦。”[15]277

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十七《风土下·方言》:“又与异同,死与洗同。”[16]

光绪七年(1881年)刊本《崇明县志》:“又为异。以上苏太属所同。”[15]157

光绪八年(1882年)刊本《宝山县志》:“又,俗呼如以,音叶於记反。”[15]141

民国八年(1919年)排印本《太仓州志》:“又音同异。”[15]69

民国十八年(1929年)排印本《崇明县志》:“又,音异。……又,音羽意切。”[15]379

民国年间重刊本《乌青①据朱子彦, 张洁明对乌青镇历史沿革的研究, “乌青镇位于湖州府东南九十里, 嘉兴府西五十四里, 为江浙二省,湖、嘉、苏三府, 乌程、归安、石门、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七县的错壤之地.” 见: 朱子彦, 张洁明. 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J]. 学术月刊, 1988, (12): 64-71.镇志》:“又音若异。”[17]257

这些方志记载了吴语中“又”俗读为“以”“异”“亦”的读音,乾隆时期的《震泽县志》《吴江县志》不仅记录“又”有近似“异”的音,还据此认为当时震泽、吴江有宥韵字入寘韵的情况。据此,明清时期吴语中“又”读为“以”音或“异”音,那么《山歌》中的“咦”、《海上花列传》中的“咿”和“吚”、其它文献中的“以”“夷”“伊”“亦”等字应该是“又”的方言读音写法。

(二)上古之部字在古书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

“又”在上古属匣母之部上声字,与之音韵地位相同的有“有”“友”等字,另,“否”“母”等也属之部上声字。依据文献记载,这些字或读为“以”音,或反切注音时反切下字用“以”。如元代刘玉汝所撰《诗缵绪》卷一《关雎》注就记载了“友”古读“羽已反”,“今吴氏《补韵》以正音为叶韵,则是以后来之俗音为古人之正音,岂其然哉!今叶音之‘叶’字,窃谓当以‘古’字易之,如‘友’下云‘古羽已反’,谓之‘古’,庶几人知音韵之正,以复先王之旧,以本天地声气之初,以终朱子厘正未尽之说,而未知然否也。”[18]明代陈第直接指出“有”的古音为“以”,卷二《怀沙》“材朴委质兮,莫知余之所有”句“有”下注:“古音以。”[19]清代顾炎武在《诗本音》中注“友”“有”的古音为“以”,“否”音“房以反”,“母”②在其它一些语言中, “母”韵母仍读作i, 水语、毛南语、仫老语“母”读音为ni4. 见: 丁邦新, 孙宏开.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 汉藏、苗瑶同源词专题研究[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8.音“满以反”,如卷一《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友”下注:“古音以。”[20]56《国风·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宁父母”下注:“考‘否’字《诗》凡六见,《易》三见,《楚辞》一见,并房以反。”[20]56“母”下注:“古音满以反。”[20]56《国风·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句“有”下注:“古音以。”[20]58这些之部字的韵都读为[i]。

另据艾约瑟所记,19世纪中叶上海方言“又”读[ɦiʼ],主要用法有:第一,比较级的一种表达方法,相当于“again”,如“第个人又ɦiʼ好(这个人又好)”,还可与“加”组成“又加”,相当于英语“still more”,前面常用上“比ʼpi”,如“比我又ɦiʼ加明白”[21]110;第二,相当于other different,表“两样(不一样)”,如“又ɦiʼ是一个”[21]128;第三,作时间副词,如“又ɦiʼ③但作者在这些时间副词之后的说明中将“又”的读音标成[iʼ], 与前文不同, 疑在当时的实际语音中[ɦ]读音已有弱化的倾向.来者(又来了)”[21]181;第四,“连续地表达两个并列的意思”,“相当于both…and…(既……又……)”,如“又ɦiʼ是长又是阔”[21]250。

除“又”“有”“友”“否”“母”等上古之部字的韵读为[i]外,上古平声之部字“来”也保留读“厘”音的现象,如《宋刻集韵》之韵收有“来”“厘”二字,且这两字属同一小韵,反切为“陵之切”[22]。此外,宋人笔记中也有记载,如《野客丛书》卷六“来南协声”条:“今吴人呼来为厘,犹有此音。”[23]《中吴纪闻》卷四“俗语”条:“吴人呼‘来’为‘厘’,始于陆德明。‘诒我来牟’‘弃甲复来’皆音‘厘’,盖德明吴人也。”[24]都明确指出在吴音中“来”读为“厘”。林季仲(今温州人)《袁居士来自桐庐索诗赠二绝句》之一:“霜髯垂臆杖过眉,得得桐庐江上来。对我休谈钓台好,姓名方挂北山移。”[25]作者在“来”下自注“力之反”,且与“移”押韵。

明清方志材料也记载了吴人读“来”为“厘”的现象,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序刊本《苏州府志》:“风土不同,语言亦异。吴人以来为厘,盖有所本。范蠡曰:‘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吴氏《补韵》云:‘怠读作怡,来读作厘。’又本于陆德明‘贻我来牟’‘弃甲复来’皆音厘。德明,吴人,岂遂以乡音释注,或自古本有厘音邪?”[15]1

民国时期“来”字在吴语某些地区仍读为“厘”,民国七年(1918年)重修本《新昌县志》:“今俗人以来为厘。”[17]197又民国四年(1915年)排印本《金华县志》:“来,里之切,音厘。邑乡人谓来曰厘,仍遵古音,城中则如今音,落哀切。”[17]214

在现代吴语区的一些地区,仍将“来”读为[li]音,如常山、广丰、云和等地读为[li2][26]226,平阳白话音读[li2][27],苍南钱库话白读音为[li213][28],苍南龙港话“音梨”[li21][28]334,与“厘”同音。又如平阳瓯语“在”读[zɿ243][29],常山话“杯”读[pi1][26]229。上海方言“友辈”读为[ɦiɣ13-11pe31-55],意思是“旧时对小辈的客气说法”[30]。这说明上古之部某些字在现代吴语区仍保留韵母读[i]音或类似[i]音的现象。

四、结 语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字,有“以”“夷”“伊”“亦”“咿”“吚”“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我们称这类字为“咿”类字。联系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我们推测“咿”类字是“又”的方言记音字。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我们发现除了“又”字韵读为[i]外,“有”“友”“否”“母”等字或读为“以”音,或反切下字为“以”。“来”、“杯”等一些上古之部字在现代吴语区仍保留有韵母读[i]音或类似[i]音的现象。这说明上古之部某些字在吴语某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又”就是一个代表,“咦”“咿”“吚”“以”“夷”“伊”“亦”等字是“又”的方言记音字。

[1] 花也怜侬. 海上花列传: 下[C] // 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 古本小说集成. 第2辑. 影印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2] 花也怜侬. 海上花列传: 上[C] // 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 古本小说集成. 第2辑. 影印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3] 冯梦龙. 挂枝儿 山歌[M]. 魏同贤. 冯梦龙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4] 邱园. 党人碑[M]. 张树英, 校点.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38.

[5] 李伯元. 海天鸿雪记[C] // 李伯元. 李伯元全集: 第3卷.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31.

[6] 张春帆. 九尾龟: 上[C] // 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 古本小说集成. 第5辑. 影印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107.

[7] 梦花馆主. 九尾狐[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8] 张源潜. 松江方言志[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114.

[9] 许宝华, 陶寰. 上海方言词典[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10] 褚半农. 上海西南方言词典[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6.

[11] 钱乃荣, 许宝华, 汤珍珠. 上海话大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98.

[12] 叶祥苓. 苏州方言词典[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289.

[13] 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4] 陆容. 菽园杂记[C] // 佚之.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北京: 中华书局,1985: 114-115.

[15] 波多野太郎. 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 卷六[M]. 横滨: 横滨市立大学, 1968.

[16] 王昶. 直隶太仓州志[C] // 顾廷龙, 傅璇琮. 续修四库全书: 第697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283.

[17] 波多野太郎. 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 卷七[M]. 横滨: 横滨市立大学, 1969.

[18] 刘玉汝. 诗缵绪[C] // 纪昀, 永瑢.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77册. 影印本.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579-580.

[19] 陈第. 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M]. 康瑞琮,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216.

[20] 顾炎武. 音学五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21] 艾约瑟.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M]. 钱乃荣, 田佳佳,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2] 丁度. 宋刻集韵[M]. 影印本. 2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16.

[23] 王楙. 野客丛书[M]. 王文锦,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64-65.

[24] 龚明之. 中吴纪闻[M]. 孙菊园,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

[25] 林季仲. 竹轩杂著[C] // 纪昀, 永瑢. 四库全书: 第1140册. 影印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9.

[26] 曹志耘. 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327.

[27] 陈承融. 平阳方言记略[J]. 方言, 1979,(1): 47-74.

[28] 温端政. 苍南方言志[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1: 226.

[29] 颜逸明. 浙南瓯语[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79.

[30] 李荣.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34.

The Usage and Origin of the words that sort of Yi(咿)

CHEN Yuanyua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the words that sort of Yi(咿) in Wu dialect. The words had various written forms and their meanings and usage were the same as the word You(又) in modern mandarin. By analyz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u dialectal word You(又) in historic documents and linking the regular pattern of phonological evolution, we find that the sort of Yi(咿) is the recording voice of the word You(又). It can be proved by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 You(又) in Wu dialectal districts of modern times and contemporary era, such as Songjiang, Shanghai, Suzhou, Wenzhou and so on. In modern Wu dialectal areas, people pronounce the words of You(又) and Lai(来) “i” , which belong to the rhyme group of Zhi(之).

Wu Dialec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Rhyme Group of Zhi(之); You(又); Haishanghual iezhuan(《海上花列传》)

H171

A

1674-3555(2014)06-0094-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4.06.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3-12-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浙江省2013年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3129)

陈源源(1982-),女,安徽宁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猜你喜欢
吴语读音方言
方严的方言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方言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吴语闲话(之四)
吴语闲话(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