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芬
话题,原指谈话的中心以及围绕这个中心而引出的不同看法。为了考查某个历史事件、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命题人向考生提供某个新材料,然后设置与此相关的问题。这个设置的问题,可以是该话题的中心,亦可以是围绕该话题的看法。
在实际考试中,话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又多样(可以是文字型、图表型、图片型等样式),已经明显地向考生提供了新情境。新情境让考生感到超本超纲、很不适应。另外,话题型选择题的备选项,既可以是话题的中心,又可以是与话题相关的背景、原因、目的、影响、作用、意义等,还可以是话题涉及的史论、史观等,这更让考生感到茫然。当然,命题人还可能会使用许多计策来为难考生:比如,偷换概念,移花接木,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因果倒置,舍本求末,造成考生用现象掩盖本质;史实、观点正误交错,鱼龙混杂,造成考生一头雾水。总之,我们可以说:这种情境式的话题型选择题是当前历史高考的难题,广大考生基本上取得的是20—24分的“温饱型”分数。有没有妙法来应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简单总结,希望对考生有益。
一、判断句式结构,分清主次关系,找准话题侧重点
例1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例题释读】题干采用了复句结构“只有……才……”,其侧重点在条件上,即必须联合城市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所以,根据复句的条件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是B项。
【技巧总结】题干与选择项采用了复句结构,必须注意区别复句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转折复句(虽然……但是……)的侧重点在“但是”的那一句上,条件复句(只有……才……,如果……那么……)的侧重点在“只有”或“如果”的那一句上,因果复句(因为……所以……)一般强调原因部分,并列复句(既……又……)虽然都要考虑,但仍会侧重某方面。
二、注意历史事件(历史史实)的各个细节,合理排除不当选项
例2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的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主、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例题释读】题干有两个时间,即周代和战国时期。话题的主体意思是:战国时期,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墓葬区别表明了什么?根据时间(战国时期)可知: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导致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礼乐制遭破坏。所以选项A与D的表述是错误的,应该排除。分封制的定义是:上一层分土地、人口等给下一层,同时将某种爵位封给下一层,所以分封制不是集权,恰是分权,选项B是不符合历史概念的,应该排除。根据话题中心,即东方六国还维护着君主、卿大夫、士、民众为突出特征的等级制度,秦国却是君主独尊之外无明显等级差别,可见正确答案是C。
【技巧总结】特别注意题干的细节,只要备选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均可以用排除法:(1)待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等不符或不完全相符,则这个备选项是错误的。(2)待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即话题的某个细节不符(细节可以是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等),则这个备选项是错误的。
三、运用史学基本理论,判断选项的相关关系
例3 对于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中有“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为下”的记载,可见,北宋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多数都拿到杭州去刻印,而非在汴京。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出
A.宋代以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民间手工业的兴盛
D.宋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例题释读】题干明显是讲文化现象,即印书。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国子监不在北方的都城(汴京)印书,舍近求远地到南方的杭州去印书。这证明南方的印刷业比北方发达。我们再根据史学原理推断文化现象的根本在于经济,因为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所以南方的文化事业也超过了北方。正确答案是A。
【技巧总结】遇到要求判别程度问题的选项,可以利用史学原理来判断相关关系。常用的相关史学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要有: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主要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的关系等。
例4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例题释读1】我们不需全懂材料,只需略知务农的人逐渐减少了。根据原理可知,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所以不同的生产工具就体现了人的不同分工,更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结构反映了人与人的不同关系。人与人的不同关系就是社会组成结构变动了。正确答案是B。
【例题释读2】这段文言文材料反映的内容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务农人口迅速减少的社会问题,而务农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衰退,排除A项。这也说明当时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B项正确。C项没有正确反映材料内容。在古代文人看来,“游手”主要是离开土地的人。在明代后期,这些“游手”主要从事工商业,并不完全是无业游民,所以D项不正确。
四、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5 普京曾多次指出:“我们近70年的时间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经济意识的理想化扭曲了最基础的财产关系,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良心,但要想回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脑袋。”由此看出
A.普京强调阶级斗争学说
B.普京抑制西方和平演变
C.普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D.普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例题释读1】遇到话题材料,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知识库中去寻找相关的熟知内容。从已知推未知,是正常的做法。但我们不要忘了,数学思维方法也还有经常用到的:反证法。课堂上出现过“阶级斗争”“西方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词语,唯独没有出现过“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不承认历史和历史规律性,认为历史对现实没有意义的一种观念、主张。反证法就是这样从反面来证明,故正确答案是C。
【例题释读2】当看到C项时,考生因对“历史虚无主义”一词不了解,感觉无从下手。实际上,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和平演变”一词是西方针对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所实行的政策,选B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当前(普京执政)俄罗斯实行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排除掉A、B、D,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技巧总结】当你遇到某些不熟悉的词语时,应该尝试着用反证法、排除法逐项排除其余三个选项,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利用史学观、史料学、常识,推断出正确答案
例6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A.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材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例题释读】初看材料就知其说法是矛盾的:一面说是偶然因素,一面说是中国军队破坏……袭击……史料学告诉我们文字材料都带有写作者的主观目的性。从出处“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看,就知道这应该是有史料价值的,而不是后人伪造的。史料的价值在于可以从中发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等。正确是D。
例7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例题释读】只要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就明白现代化史观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断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所以应排除C、D;A有点迷惑性在于“清末新政”,但它只是个幌子。所以B正确。
当然,话题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方法有多少,我们也只有扎扎实实地夯实知识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读懂话题材料和迁移历史知识,真正地提高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