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臣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1+2m”人才培养模式下诊断学教学改革探索
高功臣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2)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在“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诊断学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高职高专;“1+2m”人才培养模式;诊断学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我校确立了“院校合作、医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组织学校教育专家和医院行业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制定了“1+2m”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研讨会”上得到推广。“1+2m”人才培养模式指学生在校学习1年,在医院学习2年,其中到乡镇、社区实习1个月(简写“m”)。对三年教学进行全程设计,分段实施。为与该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我们对诊断学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现总结如下。
根据“面向基层,六位一体(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精简、整合、重组、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确定了诊断学课程目标。同时,结合历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内容,精选实训项目,编写了《诊断学实训项目及指导》。
根据高职高专医学人才培养要求,调整了诊断学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使其为1∶1,讲授完一节理论内容,紧接着进行实训教学,采用仿真教学模式,使每名学生以医生的身份进行病例分析,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这样学生会产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成就感。
根据“1+2m”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安排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课,将诊断学安排在第二学年,让学生在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学习,采用边上课边实训的教学模式。学生上午在医院教室上理论课,下午在仿真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师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练习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我们增加了见习教学内容。见习是学生接触病人的首要环节,是从课堂到实习的桥梁。通过见习,学生能将所学基础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形成临床思维。如果仍然采用大课讲授的灌输方式进行见习带教,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临床思维,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因此,教师先精选好典型病例让学生学习,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班在病床边观察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等,然后在病房示教室,结合病例分组讨论;对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胸、腰椎穿刺术,心电图检查等),要在医院“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学边练习。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改革,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训和见习中得以巩固。学生有接触临床的机会,能较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手段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凭借板书、画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大的优点是教师能及时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除用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可用板书、表情、动作增强互动性,可即兴发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形式丰富、便于理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优点,在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按部就班,互动性差;过分强调直观性;教学速度快,学生难以记笔记等。因此,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学教学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要求毕业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具备高尚的品格、良好的医德,并充满爱心,视病人如亲人。所以,医学高职高专教学不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素质与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2]。在诊断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践证明,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纠纷都是有利的。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由学校、医院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括理论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考试考核等方面质量标准,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实训项目考核、出科考核等方面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见习带教、床边教学、实训实习带教、技能考核等专项评估检查质量标准。同时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讲行跟踪调研。通过对用人单位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电话回访等,进行定性评价,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
按照“院校合作、医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我校在“1+2m”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诊断学教学进行大胆改革,通过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毕业生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供了保障。
[1]胡大海.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916-1917.
[2]刘曦,王碧浪,李毓敏,等.关于改进眼科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53-54.■
G420
A
1671-1246(2014)07-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