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辰,熊均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加强专科层次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
崔明辰,熊均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医学专科教育具有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要求。同时,由于学制短、学生课业负担重,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另辟蹊径:研究开发医学人文课程,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人文知识培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拓展教育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医学专科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
医学以救死扶伤为使命,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科。当代医学要求与社会背景决定了人文学科应在医学教育中占有更重的分量[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和行业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这为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在开展人文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对于如何针对医学专科教育的特点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1.1 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
医学专科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是特殊类型的职业教育,它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意味着医学专科教育必须以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能够适应基层、农村等一线医疗卫生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医学人才;同时,由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意味着其肩负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
1.2 学制具有特殊性
目前医学专科教育通用学制为3年,短学制是其显著特点。医学专科教育的本质也是“育人”,就是完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使命,包括传播思想、陶冶情操和培养人格。在短短3年时间内,要完成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任务,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医学教育规律,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要求和卫生工作岗位需要,充分、深入地论证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3 课程设置具有特殊性
在医学专科教育短学制背景下,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繁多,虽然不断开展课程改革,采取了诸如课程融合、适当缩减学时的做法,但终归无法超越医学教育的固有属性和本质规律,专科层次医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靠大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不仅不受学生欢迎,更重要的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要研究医学专科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针对未来从事行业的职业特点,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结合不同学习阶段创新人文课程,充分体现医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由于医学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在医学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十分重要。对于医学专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 研究开发医学人文课程,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通常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文学、政治、艺术欣赏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就等于对学生开展了人文教育。实际情况是,由于这些课程内容与医学课程没有直接关联,教学内容空洞单一、枯燥乏味,加之任课教师没有医学知识,在讲授中不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医学实践,致使学生只是机械地学到一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十分肤浅,对人文知识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更是不得要领。可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其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仅仅独立于医学课程之外单纯开设几门人文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管理者应依据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目标,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摒弃片面地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社科理论课代替人文教育的做法,以融合、凝炼为原则,改革创新人文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开发富有医学人文特征的思想政治、社科课程,编制贯穿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内容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使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早结合、多结合、充分结合,让医学人文教育始终贯穿学生的学医生涯中。如:紧扣学生所学专业编排语文课教学内容,选择人文知识,结合职业情境安排思维训练、职场模拟演练等[2];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等,都是值得借鉴的做法[3]。
2.2 加强教师人文知识培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决定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4]。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严谨治学、认真执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有学者指出,当前医学教师大部分存在自身人文素质差和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弱的状况[5]。特别是一些由中专卫校升格不久的医学专科院校,教师年轻化问题十分突出,非医学类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也十分普遍,而非医学类教师多数不具备医学专业素养,在给学生授课时,很难联系医学实践引导学生建立人文情操和人文思维[6]。即便是一些医学类专业教师,也存在人文素养较差的情况。因此,可通过举办各种人文知识讲座,对非医学类教师和青年医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也可以选派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医学专家作报告,不断提高医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构建医学教师医文相融的知识结构,使医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渗透人文知识,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2.3 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
在医学专业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授课进度和特点,有机、合理地融入人文知识,逐级深化人文知识,使学生实现自身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7],这也是加强专科层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方面,医学教师应当通过展示其风度、学识、精神、品质,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一些为人正、重师德的教师,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他们的形象风貌、待人接物的风格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就是一本人文教育教材,就是最鲜活的人文教育资源。如,在毕业实习带教中,临床教师给学生展示怎样关爱病人、理解病人、与病人良好沟通以及处理各种复杂医患关系的能力等,这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发挥着对医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成长,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具有仁心医术的医生角色。
另一方面,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是最佳的融合人文教育的途径。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实验、实训、实习等)课,都可以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传授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借鉴国外医学人文教学的经验,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文思维方式,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有机渗透人文教育。如,在解剖学教学中,重视解剖学发展史的讲授,那些为科学而献身的解剖学家的实例是人文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之一,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不断创新的精神[8]。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教育学生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常怀敬畏生命之心,在生命脆弱之时和危难关键之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全心关注病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9]。
2.4 拓展教育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实践教育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10]。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丰富学习、生活经验,培养探索兴趣,砥砺道德品行[11]。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而应以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第二课堂”为重要载体。对于医学专科教育而言,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是缓解学生课堂压力过大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途径之一。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专业特点,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到乡村、进医院,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疾病义诊、健康咨询、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病人、接触临床,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参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现冶情操、育品质的目的。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历史、文化、服务意识、医德医风、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12]。
当然,医学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以生为本,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也是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1]苏俊蕾,潘春平,马莉,等.从医学生视角看当代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37-38.
[2]张建,呙立军.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张湘富,张丽颖.大学生生命教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徐焱,朱树海,刘昱.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医学人文素质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4):27-29.
[5]刘小友,耿仁文.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成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014-1015.
[6]何伶,王前强.新形势下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31-32.
[7]陆建洪.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12-25.
[8]赵振富,谢苗,王军,等.解剖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38.
[9]张新华,唐志晗,吴移谋,等.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701-703.
[10]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11-14.
[11]悟悦.实践育人重在落实贵在长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1.
[12]周英,李荣华,郝燕萍,等.非综合性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30-31.
G412
A
1671-1246(2014)07-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