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塔城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19 00:42阿地力
克拉玛依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招生宣传经费教学点

阿地力

摘 要: 针对塔城地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招生难度大教学管理不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农牧民收入水平偏低,教育经费不足,学习时间、空间受到限制,学习观念淡薄,学习基础差,建议应该进一步落实政策和经费支持,加强教学点和学习点的支持,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

关键词: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塔城电大;招生宣传;经费;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1-0052-03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从1982年至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六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而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颁布,农村教育又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将教育服务“三农”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教育部在2004年2月公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遍布于全国,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使其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最适合的组织实施者。2004年2月20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宣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的举措,并明确该试点由中央电大全面组织实施。经过5个月的紧张筹备,2004年7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启动,开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种植、养殖、管理3大类10个专业近百门课程,首批推出30门课程。全国有24个省级电大及所属的66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参加试点,首次招生4963人。[1]18-21

由于塔城地区农村人口45.79万人,占地方总人口的53.6%,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发展了农村经济才能使塔城地区的经济腾飞,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人才和教育的支撑。为了推进农牧区教育,更好地为塔城地区农村教育服务,塔城电大从2007年开始先后开设畜牧兽医、林业技术、园艺技术、实施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教学经验。但种种原因,塔城地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速度慢、没有很好地为塔城地区农牧区提供教学服务。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塔城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宣传不全面,专业设置有待于完善

由于塔城地区地域辽阔、信息闭塞,广大农牧区的干部和农牧民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缺乏了解、认识不足,甚至有些电大教职工也对这个计划的了解甚少。由于教学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每年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人数极少。另外,“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开设与地方的需求有差距。塔城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多,双语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没开设,大量的少数民族农牧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本科专业只开设园艺本科,而处在畜牧大区的塔城地区急需畜牧兽医本科专业毕业的大量人才。

2.学习经费、学习时间受到限制

塔城地区比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牧民实际收入偏低,没有政府经费的支持,无法拿出一笔钱进行学习。现在上学的学员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牧业的工作人员。真正该受到教育的农牧民无法享用教育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放到市和县里,每年的春忙、牧民的流动性放牧都给“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塔城电大校本部2010级(春)畜牧兽医专科的14名学员基本上都是牧民,由于没有足够的学习经费和学习时间,只有一个学员顺利毕业,3个坚持学业,剩下的10名学员办理休学。有一些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开设“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而这些县上的学员到塔城市上学,比起塔城市的学生多出了路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大笔开支,无形中加重了学员的经济负担。

3.教学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不足

首先,塔城电大除了乌苏电大以外,其他教学点缺少农科类师资。外聘的老师对远程教育教学知识缺乏了解,没有很好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提供支持服务。其次,有些学校也没有自己的办学系统,缺乏组织支撑,教学场地临时性强,而且教学设备不全,有些地点没有多媒体设备,多数地点没有机房。这种现状使得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如“学习指南”、“信息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无法开设,形成“黑板上种地,教室里养羊”的尴尬局面。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完善专业设置

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宣传工作,组织一个有经验的招生宣传队伍不定时地到塔城地区农村、牧场进行招生宣传,发放招生简章,耐心地向农民和牧民讲解各专业详细情况。招生工作结束以后进行一次总结,分析“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当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请一些专业带头人、优秀养殖户、农民代表、先进个人做汇报讲座,表扬先进,宣传先进个人事迹,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工作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比如:张光全同学是从四川省到塔城的一名边防部队战士,为了以后从事农业工作,2008年报了我校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时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为先进学员,获得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在他的事迹推动下他所在的连队先后有7名边防部队战士报名上电大。又如塔城市种牛厂2009级(春)畜牧兽医专科也尔肯同学是一名哈萨克族学员,他克服了语言、文字困难取得了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紧接着又有一名2010秋畜牧兽医技术专业的种牛场职工李金之也取得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为塔城市种牛场成为塔城电大畜牧兽医专业实践基地打下了基础。塔城电大定期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各专业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并联手相关部门对毕业学生从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提高电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有效的方式反映问题,争取上级电大的帮助,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

深入农村、牧场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乡镇农业、畜牧部门意见,从塔城地区的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设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培养急需人才。关注国家有关农业、畜牧业方面的政策和专业培养信息,制定培养

计划,上报省级电大批准实施。

2.进一步考虑经费的落实,适当地调整学习时间

各基层电大在新疆电大的带领下,争取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学习经费,推动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首先,要争取资金支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辟多方资金渠道。一是各级政府要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证经费到位。二是加大涉农企业的投入,吸纳社会资金办学。三是加大电大自身的投入。各级电大要通过学费书费减免的方式,减免部分费用。四是学员量力而出,按比例交纳一定的学习费用,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只有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来增大教育投入,建立一种由社会和政府共同承担资金的投入机制,才能既不增加农民负担,又能为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比如:2011级(春)畜牧兽医技术专科班的苦瓦尼什·肯也斯同学和腾依斯别克·哈布力赛力克同学是农民子弟,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他们一边在餐厅打工挣学费,一边坚持自己学业,因而其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帮助的话,他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其次,适当地调整学习时间。“一村一名大学生”面授辅导安排的时候,要考虑农忙时期和牧民放牧时期学员无法接受辅导的实际困难,相应的采用远程支持辅导和自学辅导等方式代替。

3.加强教学点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地区电大和县级电大应招进农科类人才,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水平。另外应加强对外聘老师的培训,使其熟悉远程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充分发挥外聘老师在电大事业中的作用。没有开设“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的县级电大在塔城地区电大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初步尝试开设一到两个“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

其次,加强资源建设。目前,只有中央电大网站上有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的教学平台,我们希望新疆电大以及塔城地区电大也建设相似的平台供学员使用。各教学点应配套除教学包以外的音像教材、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实用技术参考书,建立电子图书馆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

第三,加强对学员的培训。学员入学以后注重抓好“入学指南”课程的教学,培训学员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使用电大平台。在组织辅导上,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避开农忙季节,每学期安排面授辅导,系统地给学员教授专业知识。管理老师组织好各小组,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门课程的学习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地区电大和县级电大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摆脱“黑板上种地,教室里养羊”的不利局面。没有实践基地的电大要与各科研部门、农业部门、畜牧部门、乡镇企业、养殖场签订建设实践基地协议。把课堂搬到养鸡场、养殖场、农场,实行校企结合、校场结合,现场教学。每年定期开展“走、看、谈”活动——组织各专业学生走进产业基地,实地参观基地,返校后谈各自的体会。

第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塔城地区电大每学期对各教学点进行教学检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改正,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

笔者凭借几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各专业的管理教师工作经验,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了一定的认识。塔城地区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事业从无到有、从点发展到面,有了可喜的成绩。相信随着实施中各个环节的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也会不断得到解决。在塔城地区电大全校教职工,全体塔城地区人们共同努力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会更好地为塔城地区广大农牧民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支持服务。

猜你喜欢
招生宣传经费教学点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创新研究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
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探析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