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
摘 要: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促进社会的整合、认同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看待宗教的正面影响、积极功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宗教的一些负面作用和消极功能。只有正确地看待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
关键词:宗教;正功能;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10-02
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宗教与人类的发展是形影不离的。宗教又作为社会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依赖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存在,而且对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功能。但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为正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的则为负功能。
一、宗教社会功能的研究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体系所具有的客观结果,即它对所属的社会体系所能起到的作用。从20世纪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共同开创宗教社会学这一新学科至今,人们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就从未停止过,由最早的开创者到现代的人类学家,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宗教的功能。
最早对宗教功能进行分析的是宗教社会学开创者涂尔干,涂尔干认为宗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宗教与社会是互动的,社会对宗教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是本原,宗教是表象,根源于社会实在。而宗教社会学另一开创者马克斯·韦伯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则主要着眼于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早期学者对宗教功能的探析都着重强调宗教对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忽视了宗教社会功能的两面性。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学者开始提出宗教的消极方面。莫顿首次明确提出宗教负功能,认为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对整个系统的作用都是多方面的,即既有积极的正功能的一面,又有消极的负功能的一面,宗教亦是如此。在莫顿看来,很多对宗教功能的分析都只看到了宗教对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具有统一、整合、内聚的力量,却忽略了宗教对于社会负功能的一面。随后学者们对宗教的社会功能的探析也逐渐从宗教功能的积极方面向正负功能两面性深入。
二、宗教的积极社会功能
第一,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整合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通过某种机制而凝聚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合力的作用,共同推动或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是由宗教的各个构成要素体现并共同发挥作用的。
具有共同信仰的信教群众,组成的宗教群体往往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而共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将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宗教信仰首先使接受了它的个人、群体、社会集团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意识的宗教共同体,进而在组织上进行整合。
宗教的仪式活动可以将信教群众紧紧联系到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作用,集体性的宗教仪式不仅可以把分散的个体聚集起来,还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信教群众对共同利益的维系以及共同责任的承担,从而在思想上进行整合。如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在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宗教节日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聚礼活动,这些宗教仪式活动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社会整合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控制就是社会对社会主体的行为的各个方面的约束。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主要指通过某种社会机制或者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措施、办法对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观念进行约束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狭义的社会控制指对社会中产生越轨行为的个人或群体进行制约与惩处的措施与机制。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往往通过宗教信仰、感情、仪式、教义等对信教群众的行为形成规范与约束。
社会为保证其社会规范的实施,都会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督,但社会规范一般都是统治者借助外力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在社会中有许多地方是这些手段无法达到的,对于这些无法达到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借助宗教,宗教的教规教义对信教群众有很强的指導作用和心理自我制约作用,因此在一些社会规范无法涉及的地方,宗教的教规教义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监督者对人们进行监督,约束他们的行为规范,避免越轨行为的发生。很多宗教的教规教义要求都是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偷、不盗、不淫、不贪、不妄语”等。
第三,宗教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马林诺夫斯基曾说过:“人类生活上的每一重要危机,都含着情绪上的扰乱,精神上的冲突,和可能的人格解组。这里成功的希望又须与焦虑和预期等相挣扎,宗教信仰在乎将精神上的冲突中的积极方面变为传统地标准化。所以,宗教信仰满足了一种固定的个人的需要,这需要乃为社会组织所连带的心理上相配部分所造成。”宗教就具有借助超人间的力量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进行心理调节,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慰藉和情感上抚慰的功能。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危机的大自然中,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软弱的;快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人类本身对挫折、失败等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这一切所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需要得到宣泄和排解,而宗教超脱现实、寄托于空想世界或来世的自我安慰的教义就成为安抚这种心灵痛苦的镇静剂和镇痛剂,把人们在心态上的不平衡逐渐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使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在心灵上、精神上获得缓解和愉悦,使他们逐渐产生自信心从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人生中的逆境。
宗教的心理调节也会引起生理上的良好调节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一个经常受到精神折磨、心情苦闷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会下降,甚至会下降50%。这样的人得病率高,寿命短,死亡率当然也高;与此相反,一个心情愉快、心胸开阔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就会随之提高,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甚至本来身体有病的人,也会由于虔诚地笃信神明而消除病痛。因此,我们说正是人性中内在的宗教精神和对神明崇敬的情感构成了宗教心理调节功能深刻的内在基础,并因而使宗教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得以发挥作用。
第四,宗教的交往功能。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因血缘、姻亲、朋友或其他关系存在着交往,而共同的宗教信仰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然而宗教的交往功能不仅体现在促進个体之间的交往,还体现在国际之间的交往。国与国之间有许多正式的外交途径,但宗教却可以通过宗教界的国际友好交往促进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同国家的宗教界人士和教徒之间开展联系,把各自的文化带给对方,增进彼此的了解,加强合作,进而带动彼此国家之间的往来。在国际政局中,有时通过宗教的交往与对话,推进彼此疏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紧张状态。
在国际交往中,佛教的净空法师多年来一直周游列国、殚精竭虑,向全球传播仁爱与和平,致力于多元化教育。使中国佛教的精华通过各种文字走向世界。僧人能在五大洲弘法、传法,而且能与其他重大的宗教派别对话,对解决国际上的重大问题,如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保护生态环境、扶贫济困,消除贫富对立等问题日益发挥着作用。我们应该看到,宗教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密切了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在开展国际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方面,宗教界更是能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
三、宗教的消极社会功能
第一,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一方面将分散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可以促进社会团结进步,但另一方面,社会整合也会产生群体之间的对立、分裂与冲突。宗教整合功能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同教者之间亲近,对异教者排斥,在全民族信仰某种宗教的地区,这种排斥心理极易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紧张与冲突。如从非洲之角到中亚,新月形的伊斯兰国家集团的周边,出现穆斯林同巴尔干地区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人,印度的印教徒、缅甸的佛教徒和菲律宾的天主教徒发生暴力冲突。
第二,宗教对人的思想的禁锢,阻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尽管宗教的一些教规教义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可以使道德规范内化地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控制。但宗教往往将其教义教规神圣化、永久化、凝固化,就很容易造成教徒的价值观念保守以及对规范理解的僵化,妨碍社会知识的进步。而永久化、凝固化的宗教教义教规可以使某些体系停滞不前,进而禁锢了思想的多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成为社会发展向前的障碍,导致社会的衰落。
第三,宗教在为那些受挫折者、被压迫者和被社会所排斥的人提供安慰的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反抗思想,成为腐蚀人们思想的“精神鸦片”。宗教的心理调节使人们逃避现实,不去直面人生,只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天国幻想中,在现实生活中不实际行动;更有甚者,宗教教义中的一些“来世说”、“前定”等宗教思想使人们产生宿命思想,安于现状,对社会的不公平逆来顺受,消极地去依赖和听任命运的摆布,不自己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现状。
宗教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要正确认识宗教的两重性,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应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和弘扬宗教的积极功能,使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2] 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8.
[3] 吕建福.论宗教与民族认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4]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
[5] 熊锡之.宗教本质及其作用新探[J].思想战线(昆明),1987,(2).
[6] 方德昭.试论宗教的社会作用[J].云南大学学报,1983,(4).
[7] 马伟华.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宗教的功能及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2):318.
[8] 李友松,秦平.浅谈宗教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4):430.
[9]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78.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