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玉,王笑梅,李燕平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信息化教学是以学习为中心,师生双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后续药学专业课程有重要的起承转合作用。但理论课堂学时有限,理论多、知识抽象。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文章以甲状腺解剖生理这一节的内容为例,介绍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
该节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学会甲状腺的结构、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和调节;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等职业素质。教学重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教学难点: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和调节。
根据2013年度麦可思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特点是思维活跃、集体荣誉感强、喜欢操作性学习;不足在于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法欠佳。
针对以上教情和学情资料分析,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依托该课程学习网站和网络学习环境,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具体教学实施路线包括明确学习任务、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三大环节(如图1所示)。全过程合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资源,学习和训练由课前到课中到课后,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课堂翻转[2]。
图1 教学实施路线图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活动安排设计出学习任务书。任务书的设计要注意“傻瓜化”原则[3]:即学习目标清晰明确、学习要求描述具体、学习过程便于操作。然后把任务书上传至课程网站和班级微信群,方便学生下载。最后学生要按照任务书具体要求开展学习。学习任务描述为:①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授课活动,每组派1-2人在课堂汇报学习成果;②充分利用课程网站中的教学大纲、影音资料等资源包,以及网络及图书资源,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③以小组为单位于上课前2日提交电子教案(Word)和课件(PPT)至教师邮箱(做为小组平时成绩);④每人上交一份本节内容自学笔记(手写),做为个人平时成绩。
具体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步完成:
2.2.1 学生分组,内容分段 把甲状腺解剖生理这一节内容分为甲状腺的形态结构、甲状腺激素的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4个学习项目。每5-6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认领一个学习项目。
2.2.2 组内分工 首先各组确定一位组长,然后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带领全组学生按任务书要求分工合作,完成该次学习活动。教师对各组的辅导和监督主要通过与组长联系完成。
2.2.3 搜集信息 这一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在充分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要充分利用该课程学习网站、网络和图书资源搜集相关信息。该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教学资源包,包括教学大纲、影音、图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下载专区有教师推荐的一系列优秀学习网站和图书资源等(如图2所示),还要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通讯手段,保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各组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作为小组作业要在规定时间上传至教师邮箱,这样教师就能掌握各小组学习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图2 课程网站
2.2.4 制作授课课件 根据前期搜集的信息和小组的集体备课,制作完成授课课件。学生的课件作品中,充分利用了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资源,还补充了相关药学专业知识。例如: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小组的学生从网络中收集到清晰直观的彩图,说明甲状腺的形态、位置、镜下的组织结构。对该节教学难点—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学生利用PPT的动画功能自制了动画,演示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使原本复杂难懂的过程变得直观形象,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是该节的教学重点,学生从网络搜集了一段动画,演示了蝌蚪变青蛙的实验过程,通过比较对照组与甲状腺激素组的不同结果,得出了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不仅突出了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这一教学重点,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考。通过信息化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和运用能力,并乐于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利用这一优势,合理设计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应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符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4]。
2.2.5 课堂展示 每组派1-2名代表根据制作的课件进行分段授课,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第一组学生根据甲状腺的形态位置,还联系临床介绍了甲状腺的检查方法;第二组根据甲状腺激素的代谢特点,结合药学专业知识说明了硫脲类抗甲状腺药起效慢的主要原因;第三组结合呆小症、甲亢的临床表现介绍了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第四组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析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根据展示的内容,教师首先对各组的闪光点给予高度评价,然后对表述不当的内容给予纠正,接着进行串讲,使学生全面整体的认识该节内容,以保证学习质量。课堂展示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2.2.6 拓展训练 该环节由教师主持完成。因为学生有了前期运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过程,知识得到了很大延伸,为相关专业知识的讨论做好了铺垫。拓展的内容主要是应用所学解剖生理学知识讨论呆小症、甲亢等相关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此环节通过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的适当延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了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难题。
2.2.7 分享学习心得 最后,我们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分享学习心得。请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该次学习,你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有哪些收获和提高?各组学生都能够积极发言,以沟通交流的形式作为课堂学习环节的总结。最后由教师和全体学生完成对各组的评价,每位学生还要完成自我评价。
2.2.8 课后巩固提高 课堂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都要利用课后时间从课程网站首页在线测试入口登录后进入学习系统,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先选择练习的章节,在练习模式下不计入成绩,可以反复学习,并参看答案解析,以实现知识的巩固提高;进入考试模式,完成题目,提交答案后,记入个人成绩(如图3所示)。教师可进行成绩查询,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图3 在线测试系统
学习效果评价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评价对学生参与该次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表现进行考核,包括师评、组评和自评。结果评价主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包括在线测试、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5]。其中,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并评选其中的优秀作品上传至网站优秀作业栏下作为展示和分享。由于相关软件的开发利用,使学习效果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和智能化。
动画演示、在线测试、课程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培养了高职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解决了医学基础课程理论多、知识抽象的难题;实现了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评价[6]。可见,合理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实现了翻转课堂[7],有效提高了高职教育的课堂质量,值得推广。但应注意,信息化教学不是单纯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改革教学内容、转变师生地位、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工具,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革新[8]。
[1]丁素英.关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2012,(4):38-40
[2]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76-78
[3]朱红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索[J].职教通讯,2013,(12):73-80
[4]严征.提高大专院校信息化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8-50
[5]徐小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11):130-132
[6]马庆波,余少培.生理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38-1739
[7]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8]许浩,宁玉文,高东怀,等.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