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人才必成未来媒体争抢新宠

2014-03-15 02:55朱骋婷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社群商业模式本质

本刊香港特约撰稿|朱骋婷

意料之外,更是意料之中:O2O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电商客户或者纯粹的电商客户。

2010年马云与王健林打赌的新闻历历在目,到眼下万达电商落地,O2O即将成为2014最热的互联网关键词之一,两位大佬的赌约可以说已经变了味儿。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来势汹汹,马云和王健林曾经代表的纯粹电商(线上)和零售(线下)的边界变得越发模糊了:我们看到价值链在改变,企业媒体化趋向下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形态中产业无边界的冰山一角。

时至今日,“O2O是不是伪概念”这个问题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且笔者也无意探讨概念。首先,TMT和大消费是风投们看好并大力投资的领域,几大巨头频频布局,向所谓的O2O转变是一种大势;其次,在笔者看来,O2O的说法只是个名头,这种转变如果回归本质,其实就是新商业模式下价值变现方式的转变。笔者更在意的,是这种转型背景下,凸显的巨大人才缺口。

高速发展的行业缺少的往往不是资金。移动互联网的喷涌爆发也就是这么两三年的事,但是投资者的热情超乎想象。当市场的增长规模和资金来源都不是障碍,人才,特别是中高端的人才就成了竞争的焦点。当然,这也代表着O2O领域被赋予了大量的机遇。

O2O如此火热,那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字面去看,O2O就是要线上线下融合,然而移动互联网让这个“线上线下”的分界线越来越不明显,各种新解读、新概念又层出不穷,之前有客户感叹说O2O太新且发展变化太快,HR自己都很难理清招聘的思路。原本跨界人才就少而分散,加上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让很多企业不知所措:挖人难,更难的是企业主对这类人才没有合适的评估标准,挖的是草还是宝那就比的是眼光和运气了;员工内部转型难,更糟糕的是怎么转型都摸不清拿不准;新的储备远水解不了近渴,更要命的是怎样培养生力军还没个章程呢。

在这些问题上有句老掉牙的话,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新媒体人才应该兼具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把价值变现的能力。其实这个放到O2O人才上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媒体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商业组织,而商业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对O2O人才需求较大的岗位,依然集中在产品、技术、社会化营销等方面——这来自于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新商业模式下的本质需求。

早前看过一篇题为《社群商业——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业图景》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未来商业是“内容+社群+商业”的社群商业。

这个观点或许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笔者觉得这种思考的角度,倒是比简单机械的“线上线下”之说更能帮助我们认识O2O,认识O2O人才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O2O冲击最大、人才招募难度也最大的是“2”这一块。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自然意味着要有新的模式,所谓的运营,也在经历着非常迅速的蜕变。很多企业最头痛的就是怎样找到又懂商业,又具备互联网思维,还能熟练应用新的互联网工具的人才。

如果从社群商业这样的角度出发,所有的环节都会指向一个核心:用户。回归商业的本质,产品和服务当然重要,但运营用户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基于用户的连接、交易才是商业变现的关键,也是“2”的难点。笔者相信有传媒专业底子的人,在这一点上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毕竟现在热门的注意力经济、粉丝经济、社群经济等,都和经典的传播理论脱不了关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或者说对求职者而言能不能“变现”,还得看你是不是跟得上媒介变革的趟。所以说,抓住核心想一想,不管是谈社会化营销技能,还是谈大数据挖掘和精准营销能力,或者是谈新科技手段的掌握,能去做好这个“2”的人,其实很需要优秀的媒介融合素养。

O2O今年和明年都会是大热,人才的选拔、争夺也会是企业O2O布局的重要一环。针对O2O人才,也许还会出现更多的新名词、新定义,但企业主、HR和求职者们都不需要过多困惑, 还是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要换个说法,就借用这句在魏武挥老师写阿里巴巴的一篇博客里看到的话:变形过10000次,才明白有些事永远不会变。

猜你喜欢
社群商业模式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社群短命七宗罪
童年的本质
商业模式从0到N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