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
【摘 要】“走转改”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契机,《第一时间》栏目坚持“跟着群众的需要走,遵循实践的原则转,按照新闻的规律改”的原则,打造规模化、高质量的报道。
【关键词】《第一时间》 走转改 民生新闻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每天直播八十分钟。“寻常巷陌的新闻,绘声绘色的讲述。”这句宣传语充分体现了栏目的定位,做贴近百姓的新闻,一直是栏目坚守和弘扬的。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了“走转改”活动,这对《第一时间》这样的民生栏目来说,迎来了一次自我提升的良好契机。怎样把我们的日常报道和“走转改”结合起来?如何根据栏目定位进行“走转改”的创新?怎样抓住这一契机加强队伍建设?
刚开始开展“走转改”活动时,栏目里有记者调侃,“我们做民生新闻,天天都是下基层”。的确,栏目一直在践行“三贴近”的原则,每天播出近20条稿件,大都来自热线平台。动态新闻、舆论监督、投诉报道、资讯服务……这些新闻不是来源于群众,就是服务于群众。那么,开展“走转改”活动,从哪里切入呢?栏目首先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走转改”活动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走转改”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契机,在传播方法、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上思考、创新。《第一时间》栏目确定了活动原则:跟着群众的需要走,遵循实践的原则转,按照新闻的规律改。打造规模化、高质量的报道,同时,分阶段性开展“走转改”业务研讨。
《第一时间》栏目“走转改”活动开展近两年来,设立了“在基层”“走基层 垄上行”“社区一线”“新春走基层”等专版,与此同时,结合栏目的定位,还策划了大量主题报道,全体采编人员参与到“走转改”活动中,播出稿件500多篇。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时间》也摸索出一条符合民生新闻特色的“走转改”之路。
一、延伸延展,跟着群众的需求走
走基层重在走,针对这一点,栏目组在采访组织上提出了消除省域盲点,进一步加大采访覆盖的要求。编辑部对以往的发稿情况进行了搜索,将记者没有去过或去得较少的地区作为重点,深入调查采访。同时要求记者报道的触角要真正深入到社会的最小细胞,走村入户,栏目要做到省内无盲区、采访全覆盖。同时,编辑部对盲区覆盖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由資讯编辑登录当地论坛,寻找来自民间的线索;安排每周固定的“周末有约”送礼包活动时,有意识地送到盲区的困难群众那里;在策划栏目的主题活动时,把与观众现场互动的地点选择在盲区。这些举措的效果非常明显,来自这些收视盲区的群众热线明显增加,他们也开始通过我们的线索平台,跟我们交流、表达自己的诉求。
跟着群众的需求走,这个原则同样体现在栏目的策划活动中。主题策划是《第一时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主题策划也成为栏目创新的实验田。栏目尝试了新的策划运行方式,在某个主题策划之前,先搜索以前历次的报道,整理出文稿和视频资料,邀请相关行业的基层干部群众来观摩、座谈,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来提意见,寻找到这次主题策划的突破点。像我们的“植树节”报道、“高考”报道、“爱耳日”报道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就拿爱耳日报道来说,2012年,我们听取了来座谈医生的建议,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铁焊切割工、纺织工和环卫工等特殊职业的用耳保健,并制作了特别节目《耳朵有话说》,把专家请到直播室,回答观众的咨询。
除了把专家、观众“请进来”,栏目还采取了“走下去”的方式。2011年,“开学啦”系列报道在策划期间,项目组把到基层调查走访作为一个重要手段,为了了解涉及学生安全的案例,策划和记者到基层公安部门、学校和学生中调查走访,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以“安全童谣”这种群众和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校园安全。 “编安全童谣 赢开学好礼”这个主题活动也成为当年“开学啦”系列报道中的最大的亮点,在16天的报道期间,全省观众共发来2000多首安全童谣,六首入选的童谣被印制成精美的海报,记者兵分四路,把3000多份海报送给了合肥、定远、南陵和五河的四所学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这也再次说明,主题策划更需要了解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节目自然会受欢迎。
了解群众的需求,还要有发现的眼光,灵敏的新闻嗅觉。在《第一时间》有很多报道是关于平凡人做出的感人事,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报道,散落在每天的节目中,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每到播出这样的报道时,总是很多观众通过短信表达自己的感受。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天生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理追求,这些平凡人最真实、最感人的一面,非常打动人,也满足了观众的这种需求。在2012年3月5日雷锋日,栏目启动了《第一时间 好人榜》。把这类题材框进这个系列报道中,并以现场打印照片、发放好人榜这种报道形式,使这一系列报道带有鲜明的“第一时间”特色。同时,报道样式的统一,也保证了记者下基层的采访质量。这也是为了实现《第一时间》“走转改”的目标,打造规模化、高质量的报道。截至2013年6月21日,《第一时间 好人榜》已经播出了60多位好人。
走基层不仅仅是走到基层去,更重要的是走进群众的心里。很多新闻需要在现场发现,而有时候却需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能够在群众需要的时候,及时地提供相关的信息。“垄上行”是《第一时间》开设的“走转改”专版,主要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栏目确定了三大方向:及时解读农业政策;讲述农村致富经验;切实解决农民困难。2012年春节期间,《第一时间》的“新春垄上行”陆续播出了《田间地头 小麦专家来答疑》、《科学种庄稼 农技人员忙》、《农机大户老李的备耕行动》、《拿到国家补贴 农户安心种粮》等稿件,对农业备耕、农技人员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农户科学生产、农机助力春耕以及政府实施的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和报道。2月20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第12期,以“新春垄上行 报道很给力”为题,对“新春垄上行”提出表扬。阅评员认为: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第二天,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即推出《新春垄上行》特别报道,体现了媒体的新闻敏感和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2013年,同样是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时,栏目敏锐发现文件中首次提到了“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当天,就以口播:《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而早在2012年9月,《第一时间》已经关注到了这个主题,制作了《垄上行:家庭农场主 抱团走市场》。根据报道的相关内容,栏目立刻派出记者走访宿州、合肥、郎溪,寻找不同模式的家庭农场、对相关政策予以解读,及时给农民朋友提供第一手的资讯和分析。栏目也做过很多农产品滞销的报道,在报道中,一方面尽可能地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另一方面,编辑部也寻找好的做法,经验,给农民提供更深层次的帮助。
二、传情送暖,遵循实践的原则转
从新闻实践活动来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实际上对应着“发现——提炼——表现”这三个过程①。记者的专业特长各有不同,但从这三个环节可以体现出记者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优秀的记者,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包括有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对自身职业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极其出色的践行②。栏目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把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作为重要目标,带动整个队伍转变工作作风。在实践操作中,记者对不同题材的把握各有高低,为了保证质量水准,栏目对各类型报道进行明确的内容定位和形态定位,让记者在操作中明晰提升的方向。
每年7、8月播出的“我要飞得更高”是《第一时间》栏目知名度很高的大型公益助学活动,也是我们暑期的主打报道之一。结合“走转改”,栏目要求记者“走进学生的家庭,贴近他们的心灵”,强调“用故事打动人,以细节感染人”。2011年,我们报道了“齐云山最后的女挑夫汪美红”的故事。汪美红早年丧父,为了抚养三个孩子,她选择在齐云山当挑山工。一对双胞胎儿女也很争气,当年分别考上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为了完整地记录一家人的艱辛,我们的记者陪着汪美红走完了上山的路程,期间还帮她挑担,减轻重量。汪美红说,在所有采访过她的记者中,《第一时间》的记者是头一个这样做的。正是记者的真诚感动了汪美红一家,在随后的采访中,他们毫无保留,面对镜头袒露心扉。这组报道播出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很短的时间里,汪美兰一家获得近八万元爱心捐款,两个孩子顺利入学。同时,这篇报道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系列报道中播出,并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我要飞得更高”系列报道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记录热心观众帮助贫困学生的爱心举动。以前,记者每次去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采访到捐款者就回来写稿。而“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栏目对记者提出了“蹲守拍摄”的要求。因为有很多观众是看了《第一时间》的报道后特地来奉献爱心的,如果来了现场看不到《第一时间》的记者,难免会有所失望,所以栏目要求,记者一定要拍到每一名捐款人,聆听每个人的爱心宣言,让每一位捐助者感到被尊重,让每个人对我们的报道产生感情和信赖,使这个活动真正扎根在大家的心里。
栏目在“走转改”之初,就确定了基层联络点,马鞍山长江大桥工地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座大桥,是安徽省横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重点工程。三塔两跨的独特身姿,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名列第一。对于《第一时间》来说,做这个选题,一是纪录大桥的建设,留下宝贵的影像;二是要挖掘建设中的感人故事。栏目提示记者要处理好大主题和小人物、小细节的关系。记者不辞辛苦20多次往返,截止2013年6月,发稿43篇。记者跑遍了大桥所在的各个工地,访谈了大量普通的建桥人员、全程纪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听他们讲述个人建桥生涯中的悲欢离合。越是风霜雨雪、高温酷暑越要到现场去纪录,这些典型的场景、鲜活的故事,感染了观众。
2013年以来,栏目还对“垄上行”系列报道提出了更多方法上的要求:明确形式、定位,要求编辑部对主题进行细分,对特定题材用特定队伍,持续关注,形成深度报道,打造专家型记者;对记者蹲点采访,也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技术要求。
严格业务规范,解析优秀报道,修炼内功、提炼品质,让栏目形成良好的作风和业务氛围,让记者在采访中自觉践行“走转改”,这也是“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基本保证。近两年来,《第一时间》推出了大量优秀报道,像《走基层:焦岗湖上的渔民人家》、《垄上行:欧洲鳗鱼在霍山》、《新长三角求职记》等系列报道。
三、为民乐民,按照新闻的规律改
文风不只关乎语言风格和语态,它的背后是媒体新闻观、价值观。说什么话,怎么说,说给谁听,都折射出媒体的思想、价值和立场③。改文风,说到底就是让节目更好看,《第一时间》这样的民生新闻节目报道的主体就是群众,在叙事语态上也一直强调口语化,改文风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栏目提出了按照新闻规律改,不仅仅从文稿写作、版块设置这些表面化的内容改,更需要与时俱进,不停刷新报道内容、形式和表达。现在媒体的竞争非常激烈,常常是一起事件,当天会有若干个新闻栏目进行报道,怎样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在同一题材报道中胜出,这是栏目在“走转改”活动的一个创新点。2013年6月20日,栏目播出了《马鞍山:两豪车变“碰碰车”街头大战数回合》,说的是一对有钱的父子,因为家庭矛盾,在街头开豪车相互追逐碰撞。这条新闻当天在各家新闻网站都被登出,第二天央视《新闻30分》也进行了报道。比较这些报道,栏目当天的报道有着明显的优势:第一、是播发及时、抢了时效;第二、是充分发挥了电视的优势,对获得的视频监控进行了多种手段的编辑;第三、及时引入评论这种形式,邀请了法律和心理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点评。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得快、打得准,占尽先机。评论这种新形式的引入,让民生新闻节目的形态更丰富。
在很多主题的报道中,形式的创新也能让栏目上升到另一个层级,这也是栏目工作人员戏称的《第一时间》定制。像暑期安全宣传,栏目在正常的报道中关联“送清凉扇”的活动,把安全口诀印制在扇面上,送到农村学校。还有在传统节日,我们都推出了带有鲜明《第一时间》印记的互动活动,像“送春联”,通过楹联专家细说,在观众中征集春联、写春联、送春联;像2012年元宵节,栏目推出了“猜灯谜 赢花灯”,升级了元宵节报道,《第一时间》栏目的制片人、三位主播、策划和记者共同深入基层,来到合肥、芜湖、六安等地的普通小区,和近千名热心观众一起赏灯猜谜,更多的互动还体现在短信平台的火爆上。“专家出谜”播出之后,播出平台的互动短信突破万条,刷新了《第一时间》开播以来单日短信量的纪录。
在直播呈现环节,栏目在强调情景化串联的基础上,更加强了和观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模式,在短信互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博和微信的互动方式,更多地引入观众的评点,提升栏目和观众的互动水平。
在近两年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栏目清楚地认识到,“走转改”是一项长期抓手而不是短期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和理性思考。栏目通过推行业务讲评常态化、开展业务交流会、及时总结优秀报道等方法将“走转改”的成果经验变成指导实践的规范,不断提升整体报道水平。
参考文献
①王百娣,《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J].《今传媒》,2013(1)
②缪克构,《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http://shzw.eastday.com/
shzw/G/20120427/userobject1ai78424.html
③胡占凡,《“改文风”让荧屏新风扑面》,http://www.tv1926.com/bencandy-
32-191869-1.html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