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传播领域,给旧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和旧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两者如何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学者认为对于新媒体的冲击,是一种适应性的冲击,而不会完全取而代之。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群众互动强、链接广等特点,传统新闻业只有借助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取长补短改变传播理念、工作方式、运行机制才是生存与发展之道。这种历史性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宏观考量、谋划,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把我微观方面的转型、重塑。本论文从当下共同关注的民生新闻为研究对象,探究未来传播变化、优势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民生新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1-01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研究对象,它所报道的主题是老百姓身边事、烦心事、稀奇事、老百姓所关心的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调查、追踪报道、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采访制作,以求达到新闻的真实性、娱乐性、情感真挚等。近些年来,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逐渐壮大,与此同时我国的民生新闻新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一、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传播现状
(一)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目前绝多大数地方新闻媒体,在晚间黄金时段关于民生类节目就超过5档,有的电台从晚上5点开始多个频道就重复播放同一内容。这些内容重复、事件雷同、人物相同等情况,很容易让观者产生审美疲劳。新媒体的出现,使这些在电视上播放的新闻,可能早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已久,受众群体早已经知道大概情况。所以,民生新闻如果再不推陈出新,再加上新媒体对群众的分流,结果就会导致其收视率越来越低。
(二)新闻报道的琐碎化。从民生新闻产生初期,民生新闻节目就以报道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为主要对象,而忽略了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这就使报道内容往往过于肤浅,不能触及灵魂。在选材上普遍没有典型性、无代表性。对于事件的报道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事件,没有挖掘新闻事件的重要原因及其事件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也是造成民生新闻关注度逐年降低的原因之一。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特征
(一)内容来源多元化。
在网络环境下,旧媒体民生新闻仍然是网络新媒体民生新闻的复制对象。复制传统新闻仍然是新媒体民生新闻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指的是把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网络数字化搬到各大新闻网站上。其次是指由新闻媒体机构或者是个体通过一定的采访、加工、编辑成符合网络信息传播要求的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媒体不同,这些原创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原创性、信息来源不同。此类民生新闻因为不受内容及方式的限制,内容各有特色,它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贴合民众生活。
(二)呈现方式多样化。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呈现传播手段多样化,受众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多媒体的特征。新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可以利用多种网络载体,如:qq、微信、微博、bbs等各种结合图片、音频、视频、链接、文字等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如利用超级链接技术,在网页中设置多个与该网页新闻相关联的新闻、关键性词语、先关热点人物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同一事件的先关报道或是类似事件。网络媒体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习惯,向用户主动推送民生新闻,以求达到新闻事件的关注。
(三)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发展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使公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科技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它也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任何自然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除传统媒体外,更多的个人在逐渐扮演着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利用者的角色,新闻的传播主体日渐趋向大众化、多元化。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传播者和授予者的身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闻传播报道的过程中,受众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比如:一条新闻信息的编辑者他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有利于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产生有效互动,从而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吸取更广泛的素材。
三、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直接的联系日渐紧密,两者的结合为传播事业的创新注入了许多新的新鲜血液。但是新媒体作为一个刚刚出现的新事物,在于传统媒体融合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要不断寻求两者平和共同发展。
(一)努力契合、避免“生硬”。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有努力达到契合,避免“生硬”走共鸣之路,才能更好的深入民心达到心灵深处。要达成共鸣突出民生新闻的实用价值,不能打着“为人民”的旗号一味的追求收视效果,让负面新闻肆意泛滥,避免节目带有主观负面情绪,避免节目低俗化、谄媚化,避免节目滥情化、庸俗化,导致新闻传播缺乏真实性、可信性,引发新闻媒体的信誉度降低。从而妨碍社会的正常发展。民生新闻类栏目要以身作则要以传播民情民意为己任,舆论监督为我责,多好民情民意舆论的导向工作。
(三)避免重复 走错位发展之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民生新闻要克服节目同质化这一缺点。要有特色原创意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市场定位来发展民生新闻。
结语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旧媒体的变革已经开始。我们期许以民生新闻为代表的新旧媒体的融合能够给新闻传播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李季(1978-),吉林长春人,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摄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