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理论探讨和策略完善

2014-03-11 15:11
阅江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硕士生全日制专业学位

周 玥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拔尖人才的主体形式,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与转型,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部分,提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定。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现阶段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种类达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1]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509所,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2013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超过20万人,占全国招生计划的三分之一,其中99%为硕士专业学位。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2013年初,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呼吁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推进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全面协调与改革创新,成为现阶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任务。建立科学有效的资助体系可以吸引优秀生源,激励学生成才、自力更生,对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大意义。[2]

一、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立的教育背景和政策变革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授予类型,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性教育处于同一层次,但两者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培养目标也有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科研为导向,偏重理论,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性素养的专业型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和转化,旨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方面受到正规训练的高水平实践型人才,与学术性学位相比,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定位,使得两者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强调打好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的实际工作需要,突出高端性、应用型、专门化等优势,专业学位的获得者毕业后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

自1991年教育部建立专业学位培养体制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91年开始,探索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在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模式;第二,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学位证和毕业证,采取“双证”模式;第三,2011年教育部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此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是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适应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一方面,进一步适应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换;另一方面,加大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比例,逐步形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资助现状和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资助情况

当前,我国将对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资助列入学术型硕士生的奖助体系之中。我国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早期是“免费加人民助学金”模式;之后,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人民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培养机制改革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资助采用奖、助、贷、减、补并存的多元化模式。这种资助模式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三助”管理和助学贷款等。

1. 奖学金

奖学金由“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和“研究生专项奖学金”构成:前者主要由国家拨款,标准、比例以及发放方法等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决定;后者专门用于奖励在学习科研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硕士生和优秀博士生,享受专项奖学金的研究生在具备普通奖学金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在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突出成绩。研究生专项奖学金按照来源和设立者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等级。

2. 助学金

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的研究生,学校采取补助、减免等方法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3. “三助”管理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兼任助研、助教、助管等职务,即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协助导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申请学校的行政管理岗位等途径,获得相应的报酬和资助。“三助”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在实施中的创新性尝试,一方面使研究生能够在学校和导师的帮助下更多地参与科研、教学和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确立了以导师负责制为核心的资助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4.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贴息,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的政策性信用商业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无需担保和抵押,且办理手续更加便捷。

(二)研究生资助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研究生奖助体系应力求实现激励与保障的平衡,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吸引优秀生源、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资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如何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资助构架,在减轻学费压力的同时,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公平和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资助对象无差别化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实施非全日制培养。随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性调整,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亟需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主体部分。

相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承担较多的教育成本。一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大部分是应届的本科毕业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专业学位实践性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传统的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奖励体系中处于劣势。目前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对资助对象是无差别化的,而资助对象的差异性要求对资助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2. 资助的理念和目标不明确

高等教育的前提是公平和效率,其中公平是指实际情况下的客观与公正。就高等教育而言,在教育收费的前提下,教育权利的平等主要体现为人们能够支付教育费用。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认为,尽管国家体制不同,但是高等教育的成本应该由家长、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分担。[3]对于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过程中承担能力不足的社会群体,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成本分担的份额,制定公平有效的资助政策,这也是教育经费的一种有效补偿方式。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不仅能够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4]

当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依然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在就业以及升学的压力下,大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来源上就与专业学位本身的培养理念不相符,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终结性学位培养阶段,这也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特点之一。由此导致教育成本与收益失衡,在全面收费制度和资助体制的协调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3. 评估指标缺乏多维性

如前所述,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有独特的规律,专业涵盖面广、学科差异性较大,在质量评价体系上,目的和主体的多样性、对象和手段的复杂性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评估指标必须多维化。同时,应用性的人才导向要求专业学位的评价标准既能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色,又能体现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和学术方面的能力。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评估主要有“投入—过程—产出”和“学校培养过程”双重维度。在投入产出效益的维度上,注重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情况,是传统的绩效观模式。“投入—过程—产出”维度的普遍应用性较强,更能突出教育效益的目的。但如果将投入产出模式应用到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中,一方面会忽略教育过程的长效性与延续性,无法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的高层次、复合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投入、过程与产出各阶段,不能非常准确地选取指标。“如在‘产出’这一阶段,用哪些指标来代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出效益’,是科研成果、论文水平还是用人单位评价?选取能准确代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出’的指标具有一定难度。”[5]在学校培养的维度上,主要是借鉴学术型硕士学位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学课程、学位论文等因素,并没有凸显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

4. 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研究生教育中,奖助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研究生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相应的资助,对于维护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长远的意义。在美国心理学家弗隆的期望理论中,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就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6]也就是说,个人努力满足工作所需的绩效要求,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关系将加速个人目标的达成。在现阶段的资助体系下,激励机制的侧重点在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积累,来自社会和企业的激励与互动相对较少。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来说,他们要重点增强的是专门性社会实践能力,因此现有的资助体系难以激励研究生进行专业技术研究,无法提高他们进行创新性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现有的资助体系在激励的层级上过于单一,对于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的环节未作区分,在资助渠道方面没有发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产学研合作中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优势,因此需要在资助的结构方面进行协调整合。

(三)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

首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体制结构尚不成熟。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经验,因而在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资助引导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简单挪用学术学位培养经验的做法。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作为独立的培养阶段颁发终结性学位,培养年限较长,对实践的要求更高等。与国外成熟的专业学位教育相比,培养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应的,在普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奖助政策的制定实施方面也相对滞后。

其次,我国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足。教育结构模式亟待转型直接导致我国社会对专业学位认识不足,加上长期以来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在职人员,大部分的人才需求单位仍将硕士专业学位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缓冲,甚至很多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于自身所接受的专业学位教育也存有疑问。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同,在学校和企业开展双向互动时缺少必要的沟通途径,从而使学校在争取社会捐赠和支持、获得教育资助等方面面临障碍。

再次,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奖助激励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当前,很大一部分的专业学位硕士生通过调剂的方式入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生源质量仍有待提高。在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导师选定、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严重,基本沿用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套路,重视理论研究,忽略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人才培养上背离了应用型专业化的需求初衷。特别是在教学质量的评估方面,评估标准模糊化,针对性不强,进一步加剧了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奖助激励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三、完善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一)明确多元化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特殊性,从专业自身的特点和职业性质出发,调整培养机制,进一步统筹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的资助体制。以政策为导向,分解目标,分阶段逐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实际工作能力、理论基础和潜在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在培养过程中重视服务意识。

(二)建立长效机制,拓展奖学金的来源渠道

拓展奖学金来源渠道,建设国家、学校、企业三级构架,实现教育成本的公平化分担。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制定面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资助政策与长期规划,保证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财政拨款专款专用。

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课程实习、建立培训基地、社会实践等方式,大力争取来自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形成稳定、可靠的多元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重点吸引来自企业、社会的资助和支持,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的应用型优势,在培养环节、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实现与企业的合作互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寻找产业发展与学校专业培养的结合点,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促使学生尽快投身社会实践的同时,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对学生的资助力度,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既体现了奖助机制的激励效应,又为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了学习生活上的保障。

开拓校内实践平台,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教学和科研的渗透。依托专业实验室和各类工程研究中心,鼓励导师承担横向课题,鼓励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参与导师的科技项目,利用实践优势,把人才培养与完成科技项目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在相关专业设立“双导师”制度,紧密贴合企业的需求,对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行订单式培养,通过参与企业课题研究、产品研制开发设计和市场营销服务等实际工作,在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的劳动报酬制度和员工保障体系中。

(三)建构科学的动态评估体系

构建科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资助体系,应坚持差异化原则和兼顾化原则,实现动态协调。

坚持差异化原则,首先要正视专业学位硕士生与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的差异,突出评价指标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等特征。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规律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建立动态的测评体系,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不同阶段,优化招生结构,调整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坚持兼顾化原则,就是要兼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在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实践应用的同时,不放松学术方面的培养,实现高层次人才在应用与学术方面的共同发展。

(四)规范人性化的管理体制

改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管理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在管理机构、制度规章等方面建立基本的保障体系,实行规范化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实现制度与人员方面的双重保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规范奖、贷、助、补等工作的程序,遵守规章制度,并加大对专业学位的宣传力度,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加深对奖助体系的了解。同时,及时解答研究生的疑问,解决他们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利益,保证奖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

[2]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3][4] 王艺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5] 孙阳春,王富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选取维度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2).

[6] 期望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6905.htm?fr=Aladdin.

猜你喜欢
硕士生全日制专业学位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