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
【摘 要】创新能力逐渐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占有决定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呈现诸多弊病,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实际,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高效亟待解决。历史作为高中重要科目,通过学习它,不仅能让学生通晓古今,而且可以培养民族精神和自豪感。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探究性学习在这一呼声中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探究性学习如何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出发,找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历史;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学术研究相同性质的学习氛围。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主动找寻或搜索相关的答案。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查询整理相关信息、相互探讨获得最佳答案,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培养价值观。
近些年来,探究性学习引起了中西方教育界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依据教师在不同阶段的指导程度和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分为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三种不同层次。
引导探究:教师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都有参与,教师是探究方向的设计者;是讨论的内容的安排者;是具体的过程和方式的参与者。教师在整个过程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合作探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一种方式。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性,学习任务,探究方式,探究材料都有学生的参与,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自主探究: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此方法大部分的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由学生提出问题,再依据问题搜集研究材料,确定研究方法。再由老师深度总结,全面概括,并做出评价。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授课模式,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疲惫不堪,而学生在一堂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全神贯注,可能早在下面梦游神外,这样不但费时费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无法领会历史蕴含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物品格,更何谈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能在中外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思想、品格、事迹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以史为镜,可正衣冠,能够更好地运用和记忆。
其次,注重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分组合作,选择一个或几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或相关事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再派代表发言,再集体集中讨论。或是师生互动,让学生做小记者,给予充分的提问时间。或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发挥智能网络的功效,看一些名家评论历史短片以及电影,《恰同学少年》,《林则徐》,《井冈山》,《开国大典》,《马关条约》等。利用这些影视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场景,比如鸦片战争时闭关锁国的屈辱;开国大典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今天成立时全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等。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格和民族自豪感。在轻松地氛围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余闲暇时分培养历史的兴趣,为未来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夯实基础。
再次,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韩愈曾有云,“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疑惑”便是探究的发动机,能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本相对来说内容有限,较系统的概括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只是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隅。历年的许多试题虽然来源于课本,但只学课本上的内容,难以满足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历史教学包罗万象的特点,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诱导学生追溯历史的源头,精益求精并且节约时间。也可在课前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鼓励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课堂的气氛,启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问题,抛却以往的浅尝辄止,拓展自己的思维,温故而知新。
最后,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公平合理的评价,这样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热情。评价重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心理学有研究也指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了某种积极行为之后,如果能够得到教师及时、公平的评价,那么在学生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愉悦的心境,从而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进而促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一些鼓励性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
总之,探究性学习一改填鸭式教育的缺点,摒弃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而且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模式,让学生由被动机械接受转变为积极的探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不仅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章,还能接受不同思想的冲击,既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又开拓了思路,还有助于思维方式的创新。并且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搜索和总结获得答案,就会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些正是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士祥.历史研究能力的教学价值与开发——以南宋《市担婴戏图》教学拓展为例[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06)
[2]廖明彩.浅论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7)
[3]崔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坪.历史学科的环境教育[J].世纪桥,2009(12)
[5]丁润芝.浅论加强中学生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J].教育长廊,2009.7
[6]乐建平.历史学科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