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
摘 要: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 活动策略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探究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可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利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利用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结合学校修草坪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学校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内修一个长25米、宽20米的长方形的草坪,为了预算资金,需先计算一下这个草坪面积有多少。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学校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吗?现实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诱发了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二、自主探究氛围的营造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学校为添置图书,到新华书店购置了一套科普读物,一套10本,每本20元。问: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列式?当学生列出20×10后,教师放手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看哪组的办法多?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在相互交流评价中,学生感觉到用连加算麻烦,用连乘算不具有普遍性,把10拆分成两个数再相乘,其中拆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乘既具有普遍性又方便,而竖式计算与把10拆分成10与1来乘仅是书写形式不同,实质是一样的,对于数字大的用竖式计算更方便。由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处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他们才敢想、敢说,创造出了许多好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用耳朵听数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研究学习,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一样?可用什么办法验证?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分别装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学具袋,每人分别各取一个三角形进行研究,研究后先在小组中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探究中有的采用量的办法,有的采用剪拼的办法,有的采用折拼的办法,最终得出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的结论。探究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深刻理解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
四、自主探究品质的养成
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方法外,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独立观点,勇于质疑问难的品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
1.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
所谓“独立见解”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个人对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它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珍视学生独立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取商的近似值”,教师谈话引入:夏天买冰棍,零售价每支2元,批发价一箱(30支)50元,看到这两个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最想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师:那首先需知道什么?生:需先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是多少?师:大家先尝试计算一下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计算后再汇报。汇报时甲生说:我计算得出每支冰棍的价格是1.666…元,还没等这个学生说完,乙生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不对,人民币最小单位是“分”,应是1.66元或者1.67元。师不作评论,继续启发: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丙生说:我认为应是1.7元,因为现在市场上没有用“分”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辩论开了。最后教师作小结:同学们的见解都有道理,事实上我们对商的取值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取法,如刚才计算的冰棍价格,若准确到“分”即百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67元,若准确到“角”,即十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7元……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学生质疑能力的养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从而发现真理。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所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在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不料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直线后还是不是角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有的在期待老师的说法。这时,教师不立即给予判断,而是引导学生用角的定义自己判断: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是否符合角的特征?同学们经过讨论,终于明白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仍然是角,再进一步叉开,还是角。以上片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还有什么要说的?”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
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