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在班级实现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引领学生组建学生团队,如何引领学生团队良性运转——这是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学生适当的引领,从而为学生团队的发展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障 碍
新高三,接手新班。我的团队理念迅速融入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不到一个月,班级学生团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在不断尝试中体验着成长的愉悦,更体验着一种生命力量的绽放。不过,成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阵痛。随着学生团队的不断发展,我们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团队核心的小组长们苦不堪言。
一次小组长会议上,各位组长爆发了。
“……什么人呀?只想着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小组。”
“我们组也一样,安排下去的工作基本没人做。”
“你们还好,我们小组根本就是我自己招呼。”
“在一起学习倒是可以,到了一起为班级干点事情的时候就怕得罪人……”
“大家不要急,静下心来,将各小组的问题归集一下。问题清楚了才好一条一条解决。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还要我这个班主任干啥呢?”
经过激烈讨论,各位小组长归纳了一下问题:
1. 自习课个别小组讨论声音过大影响其他小组学习。
2. 组内个别同学在小组制度推进过程中不自觉。
3. 组内的小老师不能满足同学们全部的知识需求。
4. 小组过大,不便于讨论。
5. 组内各位同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能统一。
6. 组内管理难度大,缺乏约束。
7. 讨论经常跑题。
8. 小组成立时间较短,缺少磨合。
9. 组内任务,个人落实不到位。
10. 组内人情观念严重,不便于小组评价。
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着急,反而欣慰。因为,在问题中我看到了大家的用心,看到大家为了班级为了成长全神贯注的样子。对于班级的未来,相信孩子们与我一样是坚定的,只是,暂时的困难让他们茫然无措。
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常规性的问题,也是必然要出现的问题。每个小组是不同的,组情不同,运转起来也不尽相同。经历了团队组建之初的“蜜月期”,一些人性的弱点逐渐显现出来。而往往这个时候,才是考验我们班级小组建设底蕴的时候。学生团队若想做长久,必须要有流动性。否则,学生就会对班级团队失去兴趣。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在不断成长,相对固定的团队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一种禁锢。正是基于此,很多孩子在班级组建初期,对小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随着小组的发展,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施展空间,他们渴望更换合作伙伴却又掣肘于相对固定的小组。从这个角度讲,组长们反馈的问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制 度
作为班主任,就班级发展而言,我们是顶层设计者,我们要为班级发展注入灵魂。在班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团队合适的引领,扶持他们为班级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于是,针对上述问题,我给各位小组长提出了如下建议:
我们的小组一定要有自己的组织制度。首先是准入制,其次是请出制,还有了留组查看制和小组活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需要尽早建立起来,不要等着组内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候再去想这些问题。趁着大家对于小组活动还有热情,我们先把规章制度制定好。有了好的制度,小组才能走向良性运转的轨道。
第一:小老师制度。首先小老师不一定非要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这是一个责任意识,让小老师们对于自身负责的学科以及小组中该学科的学习活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小老师只是班级学科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支撑,是组内学科自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当老师的都不如学生聪明,何况是我们的小老师。大家对此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我们同时也要相信这些担任小老师的同学,随着小组活动的开展他们也会渐入佳境。同时,班级未来还要组建学科中心组,这样整个班级的自主学习框架就清楚了。拔尖儿的同学组成中心组,负责人解决各个小组不能解决的学科问题,小老师负责带动该学科的自主学习活动,活动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互动解决。当中心组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由中心组将问题提交给任课老师,老师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在课堂上讲解;如果觉得没必要就对中心组同学进行讲解,这样中心组的同学回到班级可以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传达下去。这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金字塔式结构。
第二:组内的“传帮带”制度。这个制度不是为了让大家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学有所成的同学去带动目前还不会学但是想学的同学。小组合作的最佳状态是大家能力接近。不过这是不现实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很多时候不是大家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确实能力达不到小组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原地等待么?当然不能,我们的小组要发展,大家要进步,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慢慢做起。这个“传帮带”制度,就是组织组内各学科相对有经验的同学带动一名或两名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同学,从预习到课堂再到作业和反思。全过程地带动他们,影响他们。而且要有循环,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因为即便有些同学有一定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去学习其他同学更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偏科的同学会慢慢找到该门学科学习的路径,不会学的同学也会慢慢学习如何学习。有了这样的制度,组内同学的进步空间就会很大,组内的能力差距也会随着大家的不断进步而缩小。
其实很多时候,抄作业比不做作业要好。为什么呢?至少大家觉得完成是好的,不完成是不好的。但是如何才能让抄作业的同学达到自己完成作业的程度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传帮带”制度,看似琐碎,实则是解决小组发展本质问题的良药。只有大家觉得在组内有了奔头,小组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快速前行。endprint
第三:关于小组准入制等问题。就市场经济而言,资金是在流动的,它不会静止不动。就我们自由组建的小组而言,人也是流动的。人家觉得跟一个小组没有奔头自然萌生去意。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又会有一个面子问题。因此,在小组成立之初,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个问题,先把最难之事做好,而且是大家一起制定的。同时,在班级层面我也会通过班会课的形式跟大家解读小组文化的含义,向大家阐述小组发展与人的关系。有些时候即便是离开了一个小组,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因此,在问题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先把这些觉得难为情的工作做好,这样方便小组人员流动。有些时候难为情对双方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只能在一起硬耗着,对谁都不利,分开反而是好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要讲一个原则。你为什么离开?理念不合,还是不能遵守组内的规章制度?做不好不是什么本质上的问题,问题是你做没做!因此,在这个制度上,我们要以动为原则,不动为请出的准则。这就需要小组长在规章制度的讨论过程中发挥风向标的作用。一个小组,只有让每一个组员都看到希望,它才能长久地存在,并且不断发展。任何严苛的规则只能治理一时,却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如果你的小组充满了正能量,引人向善,那么想加入小组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什么规则都不是问题了,大家会自觉遵守的。
第四:组内分享制度。小组要发展,定期的分享是十分必要的。分享的过程便于我们反思一段时间以来组内出现的问题,便于我们总结阶段性的经验。一个没有反思能力和习惯的团队是走不远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小组发展亦然。我们可以组织进步大的同学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让小老师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由组长来组织大家讨论小组未来发展方向等。
第五:小组请出制度。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变好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学生是需要一定约束的,要让他们明白尊重是小组发展的核心要义。对于已经入组的学生,既然他们自愿加入小组,就要遵守大家一起制定的制度,否则就要请出。如果所有团队都不给这些学生机会的话,班主任就要帮助他们了。我们的班级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的,我也相信如果这些学生真正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会有触动。所以,这个制度制定起来,大家不要觉得难为情。我们是在帮人,不是在害人。
第六:组内管理难度大。首先组长要担好领头羊的角色,我们不要求组长一定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极致,但是至少在行为上要起到引领作用。组长的态度,决定着其他人的态度。组长是小组日常运行的核心,所有的工作都是组长组织大家商量研究,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那么如何去引导大家做到呢?因此,组长职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大家要相互学习,摸索着走向优秀的法子。
第七:小组活动。小组的学习活动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因此,对于还没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我们要通过组内传帮带制度来引导,让大家逐渐找到学习的方法。可能有的小组成员感觉组内差距大,会令自己的能力受到限制。我觉得不然,如果一个人要真正走向优秀,必然要伴随着内在格局的提升。一个优秀的人,看人看事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一个问题较多的同学,优秀的人会把这些问题看成是重新整合自己知识结构的资源,认真对待。我们要知道,知识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会得以巩固与发展,仅凭一张试卷是无法检测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天天测试也是不现实的。因此,组内问题较多的同学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知识输出与实践的机会,难道这不值得感谢么?人家把自己提升的期望寄托于你,把提升知识水平的机会给了你,还要嫌弃人家问题多么?其实,一个小组若想真正做到高品质,不需要每个人都非常优秀,而是这个小组有自己完善的内在循环系统。凡事可以在内部有效地解决。就像唐僧团队,他们内部的能力不同,也时常爆发矛盾,但是却能一次次地走出困境。原因何在?猪八戒贪吃好色;沙僧忠厚有余,能力不足;孙悟空好胜斗狠;白龙马受限能力无法完全施展;只有一个唐僧,在大家都迷茫的时候会反复强调“徒儿们,向西”,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大的目标清楚,其余的小问题都会随之解决。当猪八戒与孙悟空争吵时,唐僧会说“徒儿们,该赶路了”。于是,徒弟之间的争论也会随着大目标被再次提及而烟消云散。在我们组内,组长就是小组的方向。我们不需要能力最出色的人,但我们需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提醒大家我们要“赶路”的人。
最后,班级的小组正处在孕育阶段,通过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孩子们的用心,这一点我非常感动。我希望大家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大家明白实现理想是可能的——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并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位置。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单独改变世界的,都是一群人去改变世界的。
每一次小组长会,我都是在孩子们心里种庄稼,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粒种子就会迸发出震撼世界的力量。有人说我带的不是班级,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带的是团队——大团队、小团队。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伴随着班级团队的不断发展,我们还会面对各种问题,不过只要我们用心,踏踏实实地建设好我们的班级,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我们的学生团队只是我落实班级教育的一个支撑,未来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个班级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再迫不及待,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我坚信:每一种坚持的最后都是奇迹,每一条路的终点都是传奇。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是那双助推班级发展的隐形翅膀,让学生越飞越高。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
责任编辑 赵霭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