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爱心

2014-03-05 05:43:55赵晓枫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了解欣赏尊重

赵晓枫

摘 要: 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爱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信任他们,欣赏他们。

关键词: 了解 公平 尊重 信任 欣赏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爱心,没有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角色;不是多找优点,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创新时,教师不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们的问题“扩大化”,抓住“小辫子”不放,很多教师扮演的是“刽子手”的角色。我认为,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爱心。

如何用教师的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结合教师生涯,我谈谈体会:

一、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的爱心要表现在不姑息迁就他们的缺点,要锻炼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对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寒、父母离异的学生,教师的爱要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可用真心实意融化学生心灵上的坚冰,使犯了错的学生重新振作,使师生心灵相通。

二、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他们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学生,其先天条件、心理素质、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通常,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总是给予他们较多的关注、关心和呵护。相反,对大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常常关注较少,任其自然,使其有受冷落的感觉。对少数后进生乃至“刺头”,教师把他们视作“眼中钉”,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则耿耿于怀。这样,便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越发“不可救药”。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的特殊性,他在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如果不调节“偏爱”心理,就会导致一些教育失误,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有些教师上课只关注表扬一小部分优秀学生,对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优点往往熟视无睹,这会让大部分学生失去进取心,产生逆反心理,有长处也不愿发挥。更严重的是会让某些学生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而对老师产生反感或对立情绪,出现偏科或厌学现象。这些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他们

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朋友。这样,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才不会受压抑,心理上才会有安全感,学习上才会大胆创新。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在学生帮他干完某一件事后,说一声“走吧”就完了。其实如果把学生换成同事或其他人时,也许就会很客气地道谢,但面对学生,往往就忽略最起码的礼节,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难道学生就不值得尊重吗?为了给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老师应尊重学生,以礼回报学生对自己的支持和敬意,适时对学生道一声“谢谢”,以真心换真心。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有的老师对学生缺乏信任,有事动辄就找家长,这无疑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缺乏信任,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这又限制了学生的自主与创造力。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不一样的,只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不断自主探索,才能开发他们的潜能。

四、爱学生就要会欣赏他们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在教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值得珍视的。在教学用语里,经常使用“欣赏”的词或“欣赏”的语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你真有见解!你知道的可真多!”当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的字。”“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或写上批语:“有进步,祝贺你。”“有文采,加油啊!”等。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在一定的场合,教师的一句表扬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个学生的一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会赏识他们。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儿童”。爱是治痛的良药,是健身的营养,是滋润心田的甘露,是点石成金的魔棒。请教师多用爱的甘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照亮学生心灵的每一扇窗户,让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了解欣赏尊重
浅谈如何与中职学生做朋友
建立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也谈书法修习中的欣赏与创作
谈小学美术教学
基于音乐学科的“精教活学”策略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8:01:04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8:05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1:12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好老师就该关爱学生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06:29:24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