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洁
摘 要: 语言教学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到应有重视,在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的时候,不应忘记学习语文的初衷,加大力度落实语言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汉语之美。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教学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充满新活力。在该标准颁布之前,语文概念中有很多模糊不清,思考起来让人觉得似是而非。如,《标准》对语文的人文性及语文的工具性给出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准》的出台将语文课程从地位和性质的角度进行了基本定位。很多先进教学理念,正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让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新局面。语言文字教学应用全情朗读、多方比较、品味字词、联系语境和发挥想象等语言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全情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全情投入朗读,能够逐渐掌握课文中蕴含的意义和思想,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露出来的情感,原本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经过朗读折射出情感与智慧的光辉。教师可以集中组织或在课前几分钟举行朗读比赛,要求学生尽量熟读,最好能背诵下来,朗读时配合表情和肢体动作,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最佳。
比如,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真正读懂、读出诗的味道,就会为诗人绵长的思乡情感所打动,语气、语调、表情和动作自然而然就和诗的意境相配。
二、多方比较
一篇文章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可能会选取多个角度与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对比语言的不同。学生通过对用词、语气、句式等有意识的比较,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就会有全面理解。比如《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的移山行为提出看法。“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妻子“献疑”表达疑问和担心,而智叟“笑而止之”表示否定和讥讽。从他们在表述上用词和语气的不同能够区别身份和态度。
三、品味字词
优秀的文章的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和富有韵味。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自己品味字词,而不要一手包办式地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倒给学生,让学生失去自己思考、探寻的乐趣,也全然破坏品读文章的乐趣。古典诗歌对字词的使用十分精妙,有的甚至是作者呕心沥血所得。比如,贾岛有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敲”好,在大街上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却不小心闯进韩愈的仪仗队。韩愈知道后并不生气,告诉他“敲”字好。一是怕门关着,推不开;二是去别人家,敲门有礼貌;三是夜静更深,敲多出几分声响,静中有动,更有意境。贾岛听到后拍手叫好。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都是最普通的字,用作这里却能多出几分塞外苍凉的意蕴。还有很多优秀文章的用字、用词值得细细品味,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鉴赏。
四、联系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语言在使用的时候都有具体的环境,如周围有几个人、都说了什么及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等都是语境。如果把语言孤立出来,不联系语境就很难理解。鲁迅《论雷峰塔的倒塌》最后一段只有两个字:“活该!”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就是一句简单的骂人话。联系语境后,我们知道原来是白娘子重见光明,法海和尚躲到螃蟹壳里避祸,封建卫道士终于落得可耻的下场,只有“活该”两个字才能痛快淋漓地宣泄情绪,只有读完全文我们才知道这两个字的精妙。有的文章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读懂含义,如蒲松龄的《狼》里多次出现的“其”字。“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堆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其”字分别指狼、麦场、草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个“其”指其中。“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这句的“其”分别指草堆、屠户、狼。没有上下文无法读懂这么多“其”字的含义,由此可见语境对理解语言的重要性。
五、发挥想象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大脑根据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组,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说的话、阅读的文字都是声音和符号的组合排列,如果没有想象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的。”中学生阅读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时,充分发挥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韵味。如在阅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时,我们的头脑中会再现出一幅风景图:“冬天的方到处都结了冰,天空飞飞扬扬地飘着大雪。登高远望,长城里里外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白雪覆盖下,群山就像一条条银蛇在起舞,高原像一头头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要是到了晴天,冰雪山林互相辉映,景色更加迷人。”发挥想象力让语言更加多姿多彩,更能体会到作者传达出的意境和风采。
语言教学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有重视,在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学习语文的初衷,加大力度落实语言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汉语之美。
参考文献:
[1]温欣荣,邓卫新,吴格明.目前初中历史教材的文字失范问题——“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言文字状况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熊建辉,魏日宁.社会语言学研究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苏金智[J].世界教育信息,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