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旺
摘 要: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关键词: 新课改理念 生物教学 教学策略
近年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全面展开,这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考验。虽然众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已经接受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努力地进行课改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疑点和困难,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尽量贴近生活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少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课程,却不会解决现实中简单的生物学问题,不懂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生命现象。新课标明确要求生物教师、生物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学也是为了生活,服务生活。这些都要求生物课堂教学追求生活性。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生活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而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相关。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停靠点。生物学教学要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显得空洞、枯燥,而是具有趣味性,这样也拉近了生物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教学几乎都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如“如果青菜发生了萎蔫现象,怎样使青菜变得鲜嫩?”“把青菜泡在清水中,菜叶中的水就得到了恢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青菜细胞吸水了。”在这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在底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的原理;并利用这个原理,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盐碱地上的庄稼长不好,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庄稼“烧苗”现象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与信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学生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停靠点。
二、创设情境,增强互动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模式”中的问题不能过于直接,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交配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交配和繁殖。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交配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題的隐蔽性。如何与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其观点。回答过程中,有的认为温度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的则认为是光照时间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随着月份变化,温度和光照都在不断变化。
三、建立发展性评价
如何通过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也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评价在课改中具有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通过评价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发展性评价并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明确目的,要学生明白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可以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让学生自己保管,教师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内容提出一定要求,宏观上包括生物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包括如我的爱好是什么、我对所学知识的心得、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的疑问、我的新发现、我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我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我的杰作、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师寄语(其中应该注重动态发展的热情鼓励,要有殷切的期望),等等。学生可以随时欣赏自己的成长记录档案袋,也可以交换欣赏,相互促进,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既能提高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只要教师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深入学习领悟课程标准,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就一定能贯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