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当下的语文课堂总体来说是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气氛活跃,学生沉浸其中显得兴奋且充满活力。学生们在课堂上平等地对话,积极地探究,主动地思考,热切地互评,让我们常常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源自学生自己的、自然而然,同时还弥散着自由气息的生长。置身这样的活泼泼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总有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悄“助力”,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否认的是,小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学习”的原点和本义,让“互帮互学”“共学共进”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但我在日常的教学和观察中发现,习作课堂上学生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法可循的尴尬局面还是会经常反复出现,并最终囿于教师的“一言堂”而难有突破、鲜有超越。如何利用课外资源,将习作课堂的“一言堂”,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如何当好“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和造就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进而赋予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生长力”呢?
带着疑问和思考,我开始审视本学期的习作教学实践。学生们进入五年级了,第一篇习作是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春风春雨等,要写出变化的特点。教材中的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的观察时间跨度很长,从春天一直观察到秋天,这对刚开学的五年级学生而言,立即让其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显得难度较大。我想起了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想起了莫言获奖。我的理解是:没有生活,没有故事,任何作品都很难有一种经久的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应该做的就是尽力去丰富、去创造这种生活和故事。鉴于下学期开学较迟,第二周已经是三月份了,看到大自然逐渐充满了春的气息,我便把本次的习作要求做了“班本化”的微调:以小组为单位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可以三五成群,可以呼朋引伴,最关键的是要把春天的事物与冬天时的样子做一个比较,梳理出变化之处,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改变”又会“改变”什么呢?
【案例描述】
提前一个星期,我告诉了各个小组,要先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尤其是小组长要记录下观察的方法,各小组观察的地点由组长与组员商量,最多不超过三处。当天的习作课堂上,我先出示观察的任务:一是校园的什么地方充满了春的气息;二是在那个充满春的气息的角落,动用全部的感官,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以及自己感受到的;三是适当地展开联想和比较,发现眼前的事物与冬天的不同之处。明确观察任务后,各小组便各就各位了。十五分钟后,大家兴致盎然地回到教室。从他们迫不及待的眼神中,从他们激动陶醉的表情里,从他们手舞足蹈的举止里,我忽然意识到: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的、最渴望的绝不是“答问”,而是“分享”。于是,我先让他们把刚才所经历到的、感受到的,在小组里充分、自由地讲述,组长用关键词概括地记录大家的发言。特别提醒:每个人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交流的时间可长可短,交流的内容可大可小,交流的方式可追问、可补充。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让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根据组长记录的内容向全班汇报。
生:我们重点观察了学校后跑道两边的花坛,那里有很多的红花继木和三叶草,它们绿油油的,如翡翠一般。因为刚下过雨,叶子显得很嫩,用手去摸,感到滑滑的,犹如抚摸刚出生婴儿的脸蛋,非常舒服。
师:是啊,你们用眼睛、用手来感受春天,并且在说的时候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真的很棒。还希望你们能够继续运用适当的联想。比如春天的泥土和叶、草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就像什么呢?
生:我们觉得泥土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就像小草的妈妈一样。
师:这样一来,联想就很丰富了。此外,三叶草与红花继木建议分开来描写,因为红花继木的叶子是暗红色的,新长出来的叶子又是什么颜色,与前一年的叶子比较有什么区别呢?建议你们小组下课后再去观察一下。
生:校园门口的三棵高大的梧桐树已是绿意盎然,每个树芽都伸出三四片叶子来,有的叶子的根部还挂着两个小小的绿色绒球。远远望去,梧桐树像三把冲天的绿色巨伞,为我们带来阴凉,每当去上体育课,太阳很晒时,我们总会到树底下乘凉。
师:你们小组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春天校园的梧桐树,值得我们其他小组学习。其实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课外积累的好词佳句,都可以灵活运用到这里来。描写树的有哪些好词佳句,大家可以共同来想一想。
生:一阵春雨过后,梧桐树的每片叶子显得更加翠绿,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听着这样的“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语),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同学们朗诵了意大利诗人马拉古奇的诗《其实有一百》: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的方式/惊奇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究/去发明/一百个
大家论语
世界/去梦想……
临近下课,我布置了三项探究性实践活动:一是采访家人,记录下他们对春天的感受,了解家长眼中的春天;二是阅读文章,寻找最美的文字并制成幻灯片,感受作家笔下的春天;三是运用今天掌握的观察方法到更大的“课堂”里踏春、游春,并与组员分享自己心中的春天。正如美好的期待那样,双休日过后的那个早晨,“春天”来到了我们班级,春天写在了同学们的脸上,春天痴情地留在了学生的笔端、纸上和心里……
【案例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最要克服和避免的就是沦为一种应景的“摆设”和“装饰”,以致出现“有小组无合作”“有合作无学习”“有学习无提升”的低效应甚至是负效应。上述教学案例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课堂中科学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以及汇报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赋予语文习作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生长力”呢?
一、 小组贵在“重组”:从静止走向动态
在目前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分成四人小组、六人小组,按照学生的表现情况给每位组员编排号码。我认为教师在分组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还可以根据男女性别、兴趣爱好来分组,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的兴趣。一言以蔽之,这样的小组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特点不断重新组合,从而让小组充满魅力和活力——因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分好的小组应该让各组自己决定小组的名称及口号,这些形式往往有助于建构起学生们足够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进行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事先有所准备。如我提前一星期就通知各小组下周习作课的课前观察准备,课前又给各小组15分钟到校园里重点观察几个角落,这种准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更大程度上确保了小组合作学习从静止走向动态。
二、 合作贵在“分享”:从单干走向共进
小组合作学习,常会出现有的小组只有两个优秀的同学在讨论,其他两人则无所事事,甚至说一些无关的内容;或者有的小组成员之间你推我让,白白浪费课堂宝贵时间,最终导致讨论“盲区”。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有方法地培养学生合作的基本素养,比如尊重同学,比如相互倾听,尤为重要的是“分享”。学习小组要形成一种团队共进的合作文化,即“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本次小组交流校园春天的所见、所感的时候,请组长记录组员姓名及发言的关键词,然后请一名组员做代表汇报,有效地激发了大家合作交流的热情,也切实提高了分享中的专注度。课堂上交流一开始,就出现某个组员说自己还没想好,组长迅速跳过该组员,请下一号同学先说,同时提醒该组员认真听别人说,等全组都说完了,再请这个组员说。这样一种合作学习中的“机智”反应,说明学生已经走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圈子,真正向着合作共学、共进、共赢迈了一大步。
三、 学习贵在“留白”:从有限走向无限
台湾学者黄武雄在《学校在窗外》中说:“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让学生自由地运用时间和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安排得太过丰满,小组讨论、记录、汇总、汇报、展示,却忽视了学习贵在思考,很多时候学生身体上忙着合作学习,心灵上却是一片空白和贫瘠,这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反省的。在我看来,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发现,从而获得学习的自信;而在合作学习交流后,教师要水到渠成地布置一些能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及思考深度的任务。如本节习作交流课后,我布置了三个探究性活动,期望通过课后的延伸实践,既在新的情境下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能用多种手段搜集新的信息,利用生活资源之“活水”思考新的问题,激活课堂学习过程中丰富的思想资源,让更多的感悟在宽松自由的探讨中生成。
总之,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地体悟到: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的必要组织形式,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完善自己。在习作教学中有效引用生活资源,让每一个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体验、有分享,就一定能带来发自内心、洋溢个性的语言表达。当然,其中学生们所生长的还不仅仅是语言的组织,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对学习、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期待。
“生长力”——这是一个富有深邃要义和宏大魅力的命题;“生长力”——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向精彩、走向成功!
(丁青,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