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向更深处漫溯

2014-02-24 23:06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宜兴市永明语言文字

孙永明(主持人,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校长):宜兴市“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正扎实而有效地推进。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请各位与会老师畅所欲言,谈谈你们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过程中的认识、收获、反思,以期将这个主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溯。

张富军(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咬文嚼字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切合文旨,是“咬文嚼字”的灵魂。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文本的“咬嚼点”潜心体悟,通过有机融合课文情境,适度链接相关资料,适时联系生活体验,使文本内容更丰满,使情感体验更深刻,也使思维领域更宽广,从而不断深化对文旨的认识。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紧扣文中的“担子”一词,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结合课文情境拓展想象,体会到这“担子”不仅指100多斤重的箩筐,还指生活的重担,由表及里感受到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但愿人长久》一课中的思念之切、思念之深,是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通过紧扣关键句,巧妙地链接相关资料,还原“形影不离”的生活情境,领悟诗人的“心绪不宁”,充分感受苏轼对亲人那份深切的思念之情。涵泳功夫兴味长。学生阅读时的背景世界越广阔,对文本的感悟自然也就越深刻。“咬文嚼字”的训练,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即把语言和思维方法的习得作为教学的重点,有效实现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个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孙永明:的确,因为有了“咬文嚼字”,我们固了本;因为有了“品词析句”,我们正了源。语文课堂于熠熠绵远的文字中闪烁着灵动和智慧,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语言文字有着千年的积淀,故源远流长,意蕴无穷。

胡志红(宜兴市城北小学教科室主任):也许是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也许是汉语言、汉字本身的特点,注定了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咬文嚼字”。你看,原来课文中有一些词并不是“中心词”,甚至连“重点词”也算不上,有时我们信手拈来,看似在不经意间的咀嚼,却也能收获意外的惊喜,课堂也会呈现别样的精彩。

孙永明:看来胡老师是得了真味。“咬文嚼字”的确应该不拘一格,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不穿最贵、最漂亮的鞋,但必须选择最舒适的,最合脚的。只要合脚,我们不妨打开思路,步子放大。

胡志红:我认为的“合脚”,就是咬住文,嚼出真味。汉字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是对词句的理解往往是原始的,这就成为了教师的教学起始点。施教者的因势利导,可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场”,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深入。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利用文本中的“因果”“矛盾”等词句,进行“引”“转”,如打太极拳一般,圆转相连,却在不露声色间将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拓展。这样的阅读课堂将会不断出现一个个崭新的局面,一波三折,精彩纷呈。

孙永明:胡老师眼中的“咬文嚼字”,在我看来,这双鞋,是一双舞蹈鞋,不光合脚还能跳文字的舞呢!

课题研究

我眼中的语言文字就如一颗颗五彩石,我们教师要手执点金棒,因势利导,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拘一格、灵活运用,那么阅读教学的点石成金将遍地开花。

汪颖华(宜兴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刚刚有多位老师谈到了“咬文嚼字”给课堂带来了益处,这无可厚非,但当我们完全沉浸这喜悦中时,更应正视当“咬文嚼字”遇上“语用”时,应努力把握好之间的“度”。“咬文嚼字”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注重的是对文本的解读、感悟,而我们在深入理解作者遣词造句密妙的同时,还需透过语言文字看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而让学生在平时的语言中能表达,在习作中能运用。“咬文嚼字”是“语用”的基础,“语用”是“咬文嚼字”的延伸,课堂上两者之间达到了“中庸”方是大智大慧。首先“咬文嚼字”要“咬”得精准,“嚼”得透彻,一篇文章可圈可点处很多,我们要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进行细细品味;其次“咬文嚼字”要“咬”得适宜,“嚼”得适度,一节课上只有恰如其分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真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后“咬文嚼字”要“咬”有深度,“嚼”有厚度,它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从悟到用。总之,我个人觉得阅读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完全沉浸在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咀嚼回味,走进走出,言意兼得,寻找到沉甸甸的最大的麦穗。

孙永明:这个“最大的麦穗”就是我们要找的“金”,我们都知道“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阅读是花,习作是果。如何运用好课文的这朵花,来引导学生结出习作的果,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

吴红娟(宜兴市阳羡小学教导主任):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咬”住语言不放,抓住关键字词,反复咀嚼、推敲,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尤其是习作中的炼字能力,收效甚大。比如我班有个孩子在写《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时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拿着这位老人送我的草编蟋蟀,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他把这个“拿”改成了“抱”,觉得这样更贴切真实,因为他生怕把它弄坏了,一路上就是这样双手抱着回家的。后来,在习作评改的过程中,同桌对他这句话中的“抱”这样评改:这个“抱”字改成“捧”更好,像宝贝似的捧在手心,既能写出小作者对这个草编蟋蟀的喜欢,也能衬托出这位草编老人手艺的精湛,从而表达作者对老人的崇拜之情。

孙永明:所以,在教学中以课文为依托,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在读中感悟与积累,对提高学生习作炼字能力是大有好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读”为“写”服务。

张淑君(宜兴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最近两年,我参加了多次我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专题研讨活动,同时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与潜心思考,对“咬文嚼字”这个专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真正的“嚼”,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嚼在文本的“痛处”,学生的“痒处”,可以是贴切传神的字词、体现文眼的关键词、概括中心的关键词句、描写人物的细节词句、环境烘托主题的词句、优美灵动的修辞手法、意味深长的标点、匠心独运的结构、富有规律的语言表达……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具有一双慧眼,形成多角度读解文本的基本功,读出教材的特点,读出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合理地把握、处理教材,教学起来游刃有余。

孙永明:这双“慧眼”,这一身基本功可不会随便得来,要做到游刃有余,还真得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内外用心打磨自己,在习得这身基本功以后,阅读将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美的行为——这是阅读的人生,美丽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陆其忠(宜兴市官林小学教科室主任):是啊!咬文嚼字有滋味,要嚼得细,嚼得精,嚼出韧劲儿,嚼出滋味。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提供平台,根据“嚼”处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或替换比较、或想象扩充、或联系语境、或经验渗透、或资料补充、或情境辅助、或诵读感悟、或画图示意……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这样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自然地就“嚼”出了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内涵,文本所承载的情愫,领悟语言运用的美妙之处。更可喜的是,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形成语文学习的技能,使之转化为实践智慧,实现有创意的阅读。我们要把咬文嚼字牢记心间,将咬文嚼字进行到底。

王莉莉(宜兴市广汇小学教导主任):“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确是一种美好的历程,一种诗意的课堂存在,但教师不能“一厢情愿”,不能“越俎代庖”,要时刻站在学生立场,找到合适的途径和策略,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从而实现“得意、得言、得法”的增值。第一,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咬文嚼字”。儿童的学习起点不是零起点。引导孩子咬文嚼字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已有的经验,教在学生学的起点上,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生活、唤醒经验、顺势生发,丰富学生的感知,丰盈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建构已知和未知的联系,语言文字的品味可谓自然有张力。第二,基于儿童喜欢的方式“咬文嚼字”。顺应儿童学习语文的天性,循着学生的学习情感,选用适合儿童的,儿童喜欢的“咬嚼”方式,教得简单明了,却让儿童学得丰富而趣味盎然,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心中灵动起来、丰厚起来。第三,基于儿童的学习能力。“咬文嚼字”咬嚼得过于深刻,学生无法理解,反而味同嚼蜡;咬嚼得过于肤浅,学生没有经历丰富的言语实践,感受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唯有考虑到儿童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才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第四,基于儿童的探究心理进行“咬文嚼字”。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走到语言文字中,沉潜往复,探个究竟。总之,“咬文嚼字”唯有尊重儿童、顺应儿童,从儿童出发,引领儿童自主品味咀嚼,才能达成预设的目标。

杨敏芬(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我觉得,“咬文嚼字”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一些华丽的辞藻、特殊的标点比较关注,而一些看似普通、不显眼的词儿则容易被忽略。如今,我们都在提倡文本细读,而咬文嚼字正好为文本细读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品读字词、体悟句子、玩味标点。这样,字词就在教师的眼中闪亮起来,文本就在教师的心中丰厚起来。《诚实与信任》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这句话中一系列的动词都会引起教师的关注,而句中的“便”字通常被忽视了,殊不知最能体现作者品质特点的就是这个“便”字。仔细品读这个字就会发现,作者后面所做的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理所当然,没有一丝犹豫,只是出于一种习惯,一种诚实的、敢于承担的习惯。读出这个字的意味,作者的形象就在平凡的小事中变得高大起来了。这样,在咬嚼的过程中,教师对文字的心逐渐敏感起来,教师教材解读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增强。

孙永明:聆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们坚信:“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回归,这种美好的教育,我心神往。前阵子,我曾读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一文,文中讲到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这里的“会意”就是指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袁丽群(宜兴市洋溪小学教导主任):朱光潜曾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的“会意”和精读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对于学生来说,我认为应以精读为主。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坚持下来,养成习惯,遇事才能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孙永明:这个话题倒是很有意思,“会意”读书是不是就不要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了呢?我看不尽然。同样我们对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也不能局限于精读类的文本,我认为,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应该成为读书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为阅读思维的一种常态,它应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基于此,我想你们不妨将这个话题作为思考的一个出发的点。

吴芳(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副校长):教了27年语文,“咬文嚼字”了27年,回眸思忖,忽然间悟及“反刍”一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咬文嚼字,绝非“品、悟”等所能概括其全部内涵的。“课标”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语文的特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学习”到“运用”正是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涉“深”,最终化为“语文养料”的“反刍”过程。“用”是咬文嚼字的终极目标,是本,是根。从这个本,这个根出发,我们的“咬文嚼字”才能接语文这个“地气”,才能释放“正能量”。

孙永明:咬文嚼字能溯得“本”,扎出“根”,接上“地气”,释放语文的“正能量”,这正是我们开展“咬文嚼字、 品词析句”专题研究的初衷。这条路,很多人曾经走过,并留下足迹,如今,我们依旧在走,我希望我们留下的足迹,更深更实更稳健,唯有这样的足迹,才能向着语文的更深处漫溯。

猜你喜欢
宜兴市永明语言文字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钟永明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