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清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以往教学设计的重点大都停留在理解扫路人自信、乐观、豁达的层面上。但是,笔者认为,本课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还应该让学生鉴赏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的,也就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一来,“鉴赏”应该成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等都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架构起来的课堂语用体系,应该是比较恰当、全面的。
一、品读景色,感悟表达
师:课文开篇就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那么,武夷山的天游峰给你什么感觉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第2、7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天游峰给你什么感觉?
生:高、险。
(师板书:高 险)
师:从哪读出来的?
生:我从“九百多级石梯”中感受到的。我们的教学楼从一楼到六楼才一百三十多级。九百多级该多高呀!
师:你从一组具体的数字中直观地感受到的,很会读书,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从你的声音中,我听出了天游峰的“高”。
生:老师,我从一个“抛”字感受到的。石梯像一根银丝,多细多窄呀,在云雾中飘飘悠悠,忽隐忽现,风一吹就能断掉。石梯从那么高的山峰上扔下来非常险。
师:掌声给他!你从一个“抛”字中读出天游峰的高与险,很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都有点头晕目眩的感觉了。
师:同学们,这句话告诉我们天游峰的高与险。作者可以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为什么还要写这么多?
生:这样写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天游峰的高与险。
生:写这么多更具体、形象。
师:是的,孩子们。以后我们写景物的时候就可以像作者这样来写。
师:还从哪里读出天游峰的高与险?
生:我从“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读出天游峰的高,因为高,所以险。
师:又是一组具体的数字直观地告诉我们了。
生:老师,我是从一句话中读出了天游峰的高与险。“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客们只是去游玩一次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了。有的直接害怕了退缩了,甚至有的爬到一半就回去了。
师:你是从游客们的表现读出来的?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真是“第一险峰”呀!
师:看到这又高又险的天游峰,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课件出示第2、7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生:作者很得意。课文中有句话是这样描述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生:作者很骄傲、自豪。天游峰又高又险,其他人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我”爬上去了,能不高兴、自豪吗?
师:还读出作者什么心情?
生:我读出作者惊讶的心情。“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又高又险的天游峰,老人每天都要一上一下,太不可思议了。
师:“倒抽了一口气”,你们一起来做做。
(生做动作感受倒抽一口气)
师:惊奇、佩服、担心、紧张……作者将游客们的表现和老人的表现作一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天游峰的高与险。
师:同学们,这两段文字,都是前面写景,后面写作者的心情的,就是要告诉我们天游峰有多高多险,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天游峰又高又险”,而要洋洋洒洒写这么多字呢?
(生思考,表达观点)
师:你们理解得不错,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字、侧面的烘托写出天游峰的高与险,从而衬托出老人的精神品质。
师: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一片段中,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感悟到天游峰的“高与险”,但教师却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处处引导学生站到了“如何表达”的高度。如:“你从一组具体的数字中直观地感受到的”“以后我们写景物的时候就可以像作者这样来写”“又是一组具体的数字直观地告诉我们了”“作者将游客们的表现和老人的表现作一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天游峰的高与险”“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字、侧面的烘托写出天游峰的高与险,从而衬托出老人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学生知道景物部分“写什么”“为什么写”,还潜移默化地知道“怎么写”,真是厚厚实实读进去,简简单单读出来。
二、品读外貌,感悟表达
师:同学们,这位令作者惊讶、惊奇的老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
(出示课件:“我循声迎了上去,……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借着淡淡的星光,……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读)
师: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老人?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我读出一位瘦弱的老人,从“精瘦”一词读出来的。
师:“精瘦”,这是作者对他体型的描写。你理解“精瘦”就是瘦弱吗?有没有不同意见的?(没有)其他同学呢?(没有)
师:你们再读读下面第8小节就知道了。
生:老师,我从“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出这位老人虽然很瘦,但是非常健康。
师:掌声给他!是呀,这种瘦不是我们见到的因为营养不良、病怏怏的面黄肌瘦,而是——
生:每天上山、下山,锻炼得非常健康。
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钱难买老来瘦呀”!虽瘦但非常健壮、有精气神。
师:还读出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我从“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读出老人的朴实、节俭。
生:我从“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出这是一位慈善的老人,精神饱满的老人。
师:同学们,这两段都是对老人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描写。
师:有什么不一样?读读看。
生:第一小节是描写老人的服饰。
师:对,这是作者同老人第一次见面,对老人大概、整体的描写,这是外表描写。
生:第二小节是写老人长什么样。
师:是的,作者与老人熟悉了,可以细细打量他了,于是抓住老人的特点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肖像描写。你们看,同样是外貌描写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再读读看。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写人就要像这样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想理解“精瘦”一词但又理解不透时,教师没有直接告知,而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读懂了老人虽瘦但非常健壮、有精气神。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外貌描写的不同点,让学生明白:同样是外貌描写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写人就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三、品读语言,感悟表达
师: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我们在一起亲热地交谈着。
(课件出示3次对话)
师: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交流)
生:“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老人的自在悠闲,一边扫路,一边观赏山水美景,轻松、自在。
生:天游峰山高路险,扫上去再扫下来一定很累。但老人每天都扫上去扫下来,看出他坚持不懈、不畏艰苦。
师:是呀,老人热爱山水,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了。
生:老人把“扫路”当作一种消遣,一种锻炼,一种享受,看出他的乐观。
师:是的,多乐观的老人呀!
(板书:乐观)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多悠闲自在的老人啊,天天扫天天看,扫不够看不够!
师:继续交流,看同学们还有哪些体会?
生:“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根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从这句话中,我读出老人热爱大自然,因为他吃的、喝的、呼吸的、作伴的都来自于大自然。
生:老人年届70了,对自己眼前的自在生活很满足,很陶醉,看出他热爱生活。
生:我来补充,老人生活虽简朴,但他很满足。
生:我从“我能舍得走吗”读出老人心甘情愿做清扫工作。
师:你们太会思考了,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那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悠闲自在的老人了。
师:继续交流,看还有哪些体会?
生:30年后,老人都100岁了,但老人却说:“我照样请您喝茶!”从这句话我看出老人对生活充满着自信,充满着希望。
师:是的,至于衰老、痛苦等,他压根儿都没有想。
生:我从“朗声大笑”读出老人开朗、豁达。
(板书:开朗、豁达)
师:我来读作者的话,谁来读老人的话?
(师生读)
师:请同学们细细地看,描写“我”跟老人的对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思考)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作者的语言前两次没有提示语,第三次才有提示语。而老人的语言都有提示语?
师:是呀,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前两次他们还不太熟悉。
师:陌生的人,你抓人家手行吗?
生:不太好。
师:是的,两次交流后相识了,拉近了距离。对老人越发地敬重,这种感情在作者心里沉甸甸的,所以才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是情感的需要。
师:再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生读、分角色读、师生表演读)
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所以,揣摩人物语言是体会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到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开朗。但教师却没有就此罢休,更深一步地引导学生发现三次对话的不同之处在于提示语,同时也明白了“作者与扫路老人两次交流后拉近了距离,对老人越发地敬重,这种感情在作者心里沉甸甸的,所以才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是情感的需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语言的表达。
厚厚实实读进去,简简单单读出来。“读进去”到底读出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读出来”的是作者如何表达的?表达就是用口或文字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阅读中不是只考虑作者“表达”了什么,而要考虑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逼近“表达”、实现“表达”的。作者认为,唯一的途径是贴近文本,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内核,还原文字丰富的形象,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感悟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要教学生能感觉得到但表达不出来,或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就该篇课文而言,什么是“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能感觉得到”又能“表达出来”呢?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状况我们可以得出判断:选文的内容和主旨——叙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应该是学生“一望可知”的;“一无所知”的应该是课文是如何体现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抓住景物、外貌、语言三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个“例”,努力实现“例”的增值,实现“言、意、法”兼得。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