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沉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惑与反思

2014-02-20 16:05:02周君才赵微王宏丽
科教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

周君才 赵微 王宏丽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遭遇困境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当今中国社会对经验的沉迷使然,集中地表现为科学与人文、一元与多元、班级模式与个性发展之間的矛盾冲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境遇,必须进行理性的反思,找出有效的应对之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与活力才能表现出来,其效用也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 经验沉迷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e Addicted: Confus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ZHOU Juncai, ZHAO Wei, WANG Hongli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ncounter disesteem, but the underlying reason is the experience indulging in Chinese societ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licts of empirical scienc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unitary ideology and plural thoughts, industrial education model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Rethinking profoundly and making reflections to these conflicts, is the only way to find out the charm, vitality and uti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 words the indulging to exper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flection

1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

受教育者应该被培养成为怎样的人,才算成功呢?尽管回答各异,但是“正如卡尔·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古希腊,一种作为强烈和持久向往之目标的理想在生理和精神上成功地塑造了人类。无论如何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只要遵循着一个最高目的才有存在的理由。”①坚持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始终是人类社会教育思想以及实践活动努力想要达致的“伊甸园”。不管是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欧洲“七艺”教育,我国仁人教育理念等无不是把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教育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人的发展规律出发,关于人的解放的论述,追寻的也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统一下的“自由人”。这为我国教育确立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即教育活动的结果是全面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与专业教育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完美统一,正是思政课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从本源和终极意义上讲,是一致的。但在现实层面上,则可能表现为尖锐的对立。“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②社会已经普遍形成了一种轻人文,重理工的风气,人文科学成了实证科学的“婢女”,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 盛行还有什么奇怪吗?

可见,问题症结之一在于当今社会对于经验的沉迷,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经验科学的盲目崇拜,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与人文学科的失宠。因此,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要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重塑时代的人文精神,改变社会、学校、学生等对人文精神的偏见,实现现代教育理想的理性回归,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③

2 一元思想与多元思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定背景下的一些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加之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以及青年阶段思想不够成熟的三方面原因的作用,多元化社会思潮开始滋长和蔓延,在一些大学生中造成了思想分化、价值多元、信仰缺失、理想偏执等思想扭曲化的情况。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等重大的课题,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盲目地质疑现实、怀疑理性、追求自我、沉迷物欲。多元社会思潮泛滥的结果是其中的不良成分,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元的主流思想宣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④

这种多元的社会思潮泛滥,源于社会对于“当下”、对于经验的沉迷,源于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理性的排斥。这种理性信仰日益削弱的过程,意味着人们思想的分化和片面,和理性的价值和自身生命意义的怀疑。这必然导致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无私奉献的道德品性的不以为然,对于信仰、价值等普遍理性原则的怀疑和否定,进一步延伸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怀疑和否定。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一方面需要社会层面的努力,如完善制度设计、关注解决民生、倡导宣扬核心价值文化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以真理来确保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宣讲的合法性和感召力。其三,积极进行主流思想与社会思潮的争鸣,在批判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讲。这样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可以吸取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巩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3 班级教育模式与个性发展要求

在教育活動中,个体个性充分发展的实现,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机制、教材、方法等)都必须是适合于所有的接受教育的个体。可是,受教育者的数量,以及社会的教育成本等原因,注定了建立一种能够促使所有受教育者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是徒劳的(至少在现在是如此)。最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基于多数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

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意味着在某一具体班级的某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一个,而不会是多个。也许这种教学模式被设定为能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但绝对不可能是“每一个”。但是,多数人的发展并不等于每个人的发展。如此,个性发展与班级教育模式必然产生冲突。肯定性地会出现由于没有被照顾到个性而产生对教育或教学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这种情形,更会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科属性、公共课性质、大班制以及政治色彩,而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大。

在现代教育的体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取消班级授课制肯定是不现实。但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认为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学生充满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能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并付诸行动,就应该不吝形式。扩大教育形式的自由度与灵活性,采取一种不拘泥于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方式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这种教学形式自由度的给予,并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反而因为考虑到了该课程的特殊性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更加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主要源于社会的经验沉迷所引发的科学与人文、一元与多元、班级模式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把责任主要归咎于课程本身和教师,不仅削弱了社会的责任,不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而且也会给课程本身和教师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

注释

① 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的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0.

②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③ 王宗光,赵文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03(4):7-10.

④ 冉志,黄爱国.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7:3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1:45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