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华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106
摘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该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点,探索与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三化”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06-02
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迈上了快车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适应国家建设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经济转型时期对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如何更好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育人功能。
1 经济转型时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振兴和调整升级、企业升级换代、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再加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在转型发展中,产业结构越来越高级化、知识化、复合化、合理化,与之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技能、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也越来越高。其中对高技能人才素质要求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及拼搏奉献精神;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经济转型时期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这里的“高”不仅是高的技术与技能,还包括高素质、高素养等内涵。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职业能力,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心理素质、健全体魄等。在综合素质中,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创新精神等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具体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向社会输送的应该是合格的职业人。合格,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合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合格的职业人,这一重任落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上。
3 构建与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认知社会生活,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品质。作为育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实践教学即成为“内化”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要能贴近现实,充分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时代特征,同时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规模上进行周密计划。
3.1 立体化的实践活动平台
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空间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积极搭建课堂、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创造多层面的活动空间。
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利于实施实践活动的场所。课堂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的覆盖面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依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再与社、团、学等部门联合,校园实践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将得到更多的支撑。社会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可以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把企业、农村、社区、展馆、纪念地等作为实践场所或基地,为学生开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窗口。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好课堂、校园、社会等实践教学资源,再辅之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突出的主题、鲜明的特色,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空间,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供新的平台。
3.2 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人的综合素质需要多方面多途径的培养。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所发挥的教育功能有所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入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形式,来实现功能互补,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效果。基于不同活动平台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课堂实践:讨论、演讲、辩论、情景模拟、才艺展示等。
校园实践:军训、与专业教学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实践、勤工俭学、专家讲座、观看影视作品、文化沙龙、创新设计、校园微调查、校园访谈等。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参观走访、“三下乡”和进社区活动等。
3.3 模块化的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模块化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内容按照课程特点、人才培养需要类型化、模块化,进一步根据各个课程的教材知识体系、理论侧重设计出若干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小模块,在教学实际中注重实践化、体现知识、理论的应用化。[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要求其实践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时代要求,对应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不同主题的实践模块,包括: 以理想情操为主题的实践、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为主题的实践、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的的实践、以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为目的的实践、 以社交能力、礼仪素养为目的的实践、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的实践等。
总之,学生的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思想道德品质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以多样的形式、针对性的实践内容,拓展到校园、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和摔打,才能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精神品格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 高洪艳.直面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人力资源储备问题[N].中国贸易新闻网,2015-05-20.
[2] 马冠朝,姚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块化研究[J].学理论,2014(11):207-208.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