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邓瑜琼 刘沧海 方亮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中,1例经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临床症状好转;另外1例症状无好转,经加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积液量减少。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的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儿童重症MPP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重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2-0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一般情况下,大部分MP感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病情较轻,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1-2]。重症MPP行常规治疗后,治疗效果差且并发症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MP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0~3岁3例,4~5岁7例,6~14岁8例。所有患儿均以高热(>39℃)、咳嗽剧烈入院。入院前发热5~9 d,平均(6.8±2.7)d,表现为稽留热。咳嗽以干咳为主13例,伴有痰液5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0例,呼吸音减弱8例。4例出现肺外表现,以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黏膜为主。
1.2 纳入标准
本组所选病例须符合以下诊断:①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②影像学检查示肺大叶实变范围加重,出现胸腔积液;③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④肺部病程>4周;⑤合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肺外损伤;⑥排除肺脓肿、肺部肿瘤和肺结核等疾病。
1.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①抽取静脉血,测定MP-IgM抗体,滴度≥1∶80者为阳性,并完善实验室其他相关检查;②对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抽取积液测定MP-IgM抗体;③行胸部X线,CT及超声检查。
1.4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予平喘、止咳治疗,待实验室检查示MP-IgM阳性时,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根据患儿病情,调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①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加用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②采用方法①治疗后病情未好转的病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患儿对激素过敏等原因不宜使用激素,加用丙种球蛋白[3];③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胸腔穿刺引流;④肺实变无好转的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⑤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静脉血MP-IgM检查均为阳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
2.2 影像学检查
13例患儿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病变以一侧为主,其中8例合并胸腔中大量积液(>500 ml),另有3例胸腔少量积液。
2.3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例选择治疗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阿奇霉素,使用总疗程为4~6周。18例患儿的治疗结果为:①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1例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好转,加用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②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阿奇霉素、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积液量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体温下降;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③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灌洗次数为2~6次;3例治疗后1个月,胸片恢复正常;3例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例治疗后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MP感染导致的MPP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MPP大部分病情较轻,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也称难治性MPP[4],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①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5];②MP感染后引起的异常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因子、炎性因子含量的紊乱等;③MP感染的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包括衣原体、细菌及病毒等。
3.2 诊断
重症MPP行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差,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患儿预后不良。为实现早期诊断该类疾病的目的,需重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6],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符合本研究中重症MPP病例选择标准的患儿,均需考虑为重症MPP。关于重症MPP诊断,目前争议较大[1-4],因此对疑似病例,也可适当放开诊断标准。此外,除肺部病变外,还需注意避免肺外并发症的漏诊。
3.3 治疗要点
诊断为重症MPP的病例,需立即对用药和治疗进行调整:①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目前常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使用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衣原体、抗细菌和抗病毒等药物[7]。本研究中,选择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1例重症MPP症状缓解,复查胸片示正常。②本组研究中,15病例行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提示免疫治疗在重症MPP治疗中的重要性。但目前关于激素的选择、使用剂量、使用时机及使用疗程等仍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中,激素的使用参考齐建光等[1]的报道并稍加修改:入院后7 d,选择甲泼尼松龙,按2 mg/(kg·d)使用。无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或少量胸腔积液的病例,使用7 d。中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激素治疗2~4周。在病情急性期,通过静脉滴注使用激素,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使用。③对激素使用过敏的病例,可采取抗生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但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对重症MPP治疗作用的比较,仍缺乏大样本的资料研究。④本组研究中,>500 ml的胸腔中大量积液患儿行穿刺治疗及药物治疗后,积液基本吸收。但1例积液量约400 ml的病例,予药物治疗后12 d,积液基本吸收,但患儿间断性高热,至治疗15 d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对于该类患者,是否可放开胸腔穿刺的指证,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⑤治疗后,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的病例,给予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有助于减少肺部后遗症的发生[8]。该部分病例需发复灌洗,且肺部病变改善较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在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下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齐建光,张韶杰,陈永红,等.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6(10):719-722.
[2] 赵顺英,马云,张桂芳,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7(18):414-416.
[3] 车大钿,陆权.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J].上海医药,2009,6(30):248-250.
[4]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1(28):94-97.
[5] 辛德莉,侯安存,魏田力,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12.
[6] 耿凌云,陈慧中,黄荣妍,等.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6):1255-1257.
[7] 侯安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29-731.
[8] 张永明,刘秀云,江载芳,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发病率及预后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 2(25):143-146.
(收稿日期:2013-08-09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中,1例经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临床症状好转;另外1例症状无好转,经加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积液量减少。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的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儿童重症MPP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重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2-0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一般情况下,大部分MP感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病情较轻,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1-2]。重症MPP行常规治疗后,治疗效果差且并发症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MP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0~3岁3例,4~5岁7例,6~14岁8例。所有患儿均以高热(>39℃)、咳嗽剧烈入院。入院前发热5~9 d,平均(6.8±2.7)d,表现为稽留热。咳嗽以干咳为主13例,伴有痰液5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0例,呼吸音减弱8例。4例出现肺外表现,以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黏膜为主。
1.2 纳入标准
本组所选病例须符合以下诊断:①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②影像学检查示肺大叶实变范围加重,出现胸腔积液;③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④肺部病程>4周;⑤合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肺外损伤;⑥排除肺脓肿、肺部肿瘤和肺结核等疾病。
1.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①抽取静脉血,测定MP-IgM抗体,滴度≥1∶80者为阳性,并完善实验室其他相关检查;②对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抽取积液测定MP-IgM抗体;③行胸部X线,CT及超声检查。
1.4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予平喘、止咳治疗,待实验室检查示MP-IgM阳性时,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根据患儿病情,调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①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加用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②采用方法①治疗后病情未好转的病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患儿对激素过敏等原因不宜使用激素,加用丙种球蛋白[3];③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胸腔穿刺引流;④肺实变无好转的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⑤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静脉血MP-IgM检查均为阳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
2.2 影像学检查
13例患儿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病变以一侧为主,其中8例合并胸腔中大量积液(>500 ml),另有3例胸腔少量积液。
2.3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例选择治疗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阿奇霉素,使用总疗程为4~6周。18例患儿的治疗结果为:①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1例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好转,加用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②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阿奇霉素、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积液量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体温下降;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③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灌洗次数为2~6次;3例治疗后1个月,胸片恢复正常;3例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例治疗后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MP感染导致的MPP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MPP大部分病情较轻,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也称难治性MPP[4],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①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5];②MP感染后引起的异常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因子、炎性因子含量的紊乱等;③MP感染的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包括衣原体、细菌及病毒等。
3.2 诊断
重症MPP行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差,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患儿预后不良。为实现早期诊断该类疾病的目的,需重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6],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符合本研究中重症MPP病例选择标准的患儿,均需考虑为重症MPP。关于重症MPP诊断,目前争议较大[1-4],因此对疑似病例,也可适当放开诊断标准。此外,除肺部病变外,还需注意避免肺外并发症的漏诊。
3.3 治疗要点
诊断为重症MPP的病例,需立即对用药和治疗进行调整:①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目前常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使用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衣原体、抗细菌和抗病毒等药物[7]。本研究中,选择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1例重症MPP症状缓解,复查胸片示正常。②本组研究中,15病例行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提示免疫治疗在重症MPP治疗中的重要性。但目前关于激素的选择、使用剂量、使用时机及使用疗程等仍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中,激素的使用参考齐建光等[1]的报道并稍加修改:入院后7 d,选择甲泼尼松龙,按2 mg/(kg·d)使用。无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或少量胸腔积液的病例,使用7 d。中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激素治疗2~4周。在病情急性期,通过静脉滴注使用激素,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使用。③对激素使用过敏的病例,可采取抗生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但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对重症MPP治疗作用的比较,仍缺乏大样本的资料研究。④本组研究中,>500 ml的胸腔中大量积液患儿行穿刺治疗及药物治疗后,积液基本吸收。但1例积液量约400 ml的病例,予药物治疗后12 d,积液基本吸收,但患儿间断性高热,至治疗15 d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对于该类患者,是否可放开胸腔穿刺的指证,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⑤治疗后,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的病例,给予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有助于减少肺部后遗症的发生[8]。该部分病例需发复灌洗,且肺部病变改善较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在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下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齐建光,张韶杰,陈永红,等.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6(10):719-722.
[2] 赵顺英,马云,张桂芳,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7(18):414-416.
[3] 车大钿,陆权.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J].上海医药,2009,6(30):248-250.
[4]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1(28):94-97.
[5] 辛德莉,侯安存,魏田力,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12.
[6] 耿凌云,陈慧中,黄荣妍,等.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6):1255-1257.
[7] 侯安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29-731.
[8] 张永明,刘秀云,江载芳,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发病率及预后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 2(25):143-146.
(收稿日期:2013-08-09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中,1例经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临床症状好转;另外1例症状无好转,经加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积液量减少。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的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儿童重症MPP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重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82-0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一般情况下,大部分MP感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病情较轻,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1-2]。重症MPP行常规治疗后,治疗效果差且并发症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MP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0~3岁3例,4~5岁7例,6~14岁8例。所有患儿均以高热(>39℃)、咳嗽剧烈入院。入院前发热5~9 d,平均(6.8±2.7)d,表现为稽留热。咳嗽以干咳为主13例,伴有痰液5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0例,呼吸音减弱8例。4例出现肺外表现,以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黏膜为主。
1.2 纳入标准
本组所选病例须符合以下诊断:①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②影像学检查示肺大叶实变范围加重,出现胸腔积液;③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④肺部病程>4周;⑤合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肺外损伤;⑥排除肺脓肿、肺部肿瘤和肺结核等疾病。
1.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①抽取静脉血,测定MP-IgM抗体,滴度≥1∶80者为阳性,并完善实验室其他相关检查;②对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抽取积液测定MP-IgM抗体;③行胸部X线,CT及超声检查。
1.4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予平喘、止咳治疗,待实验室检查示MP-IgM阳性时,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根据患儿病情,调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①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加用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②采用方法①治疗后病情未好转的病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患儿对激素过敏等原因不宜使用激素,加用丙种球蛋白[3];③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胸腔穿刺引流;④肺实变无好转的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⑤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静脉血MP-IgM检查均为阳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
2.2 影像学检查
13例患儿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病变以一侧为主,其中8例合并胸腔中大量积液(>500 ml),另有3例胸腔少量积液。
2.3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例选择治疗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阿奇霉素,使用总疗程为4~6周。18例患儿的治疗结果为:①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1例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好转,加用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②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阿奇霉素、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积液量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体温下降;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好转。③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灌洗次数为2~6次;3例治疗后1个月,胸片恢复正常;3例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例治疗后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MP感染导致的MPP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MPP大部分病情较轻,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但近年来重症MPP病例,也称难治性MPP[4],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①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5];②MP感染后引起的异常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因子、炎性因子含量的紊乱等;③MP感染的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包括衣原体、细菌及病毒等。
3.2 诊断
重症MPP行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差,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患儿预后不良。为实现早期诊断该类疾病的目的,需重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6],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符合本研究中重症MPP病例选择标准的患儿,均需考虑为重症MPP。关于重症MPP诊断,目前争议较大[1-4],因此对疑似病例,也可适当放开诊断标准。此外,除肺部病变外,还需注意避免肺外并发症的漏诊。
3.3 治疗要点
诊断为重症MPP的病例,需立即对用药和治疗进行调整:①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目前常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使用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衣原体、抗细菌和抗病毒等药物[7]。本研究中,选择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1例重症MPP症状缓解,复查胸片示正常。②本组研究中,15病例行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提示免疫治疗在重症MPP治疗中的重要性。但目前关于激素的选择、使用剂量、使用时机及使用疗程等仍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中,激素的使用参考齐建光等[1]的报道并稍加修改:入院后7 d,选择甲泼尼松龙,按2 mg/(kg·d)使用。无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或少量胸腔积液的病例,使用7 d。中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的病例,激素治疗2~4周。在病情急性期,通过静脉滴注使用激素,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使用。③对激素使用过敏的病例,可采取抗生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但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对重症MPP治疗作用的比较,仍缺乏大样本的资料研究。④本组研究中,>500 ml的胸腔中大量积液患儿行穿刺治疗及药物治疗后,积液基本吸收。但1例积液量约400 ml的病例,予药物治疗后12 d,积液基本吸收,但患儿间断性高热,至治疗15 d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对于该类患者,是否可放开胸腔穿刺的指证,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⑤治疗后,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的病例,给予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有助于减少肺部后遗症的发生[8]。该部分病例需发复灌洗,且肺部病变改善较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在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下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齐建光,张韶杰,陈永红,等.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6(10):719-722.
[2] 赵顺英,马云,张桂芳,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7(18):414-416.
[3] 车大钿,陆权.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J].上海医药,2009,6(30):248-250.
[4]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1(28):94-97.
[5] 辛德莉,侯安存,魏田力,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12.
[6] 耿凌云,陈慧中,黄荣妍,等.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6):1255-1257.
[7] 侯安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29-731.
[8] 张永明,刘秀云,江载芳,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发病率及预后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 2(25):143-146.
(收稿日期:2013-08-09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