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城 陈乐一
[摘要]对全国679名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状况及对自身薪酬水平看法的问卷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并不高,主要依赖所在学校获得收入,校内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课酬,大部分高校教师对目前的薪酬水平不满意,对自己的工作付出与薪酬回报感受不公,他们希望通过兼职、投资或其他逢径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
[关键词]高校教师 薪酬水平状况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7-03
[作者简介]周金城,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湖南岳阳414006);陈乐一,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79)
2005年,国税总局将高校教师列入高收入人群,引发了人们多年来关于高校教师薪酬水平高低的争议。但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状况的研究,均未能对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状况做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了对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状况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2011年6月-2012年4月期间,主要通过知名调查网站——“调查派”,面向全国高校教师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679份。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二是受访者的薪酬水平状况;三是受访者对薪酬水平状况的看法或感受。报告如下:
一、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
受访者所在地区中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市)。本调查来自中部地区的受访者偏多,而来自东部地区的受访者偏少。
二、受访者的薪酬水平状况
1.目前的校内年收入(主要指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基本课时量的课酬等,不含科研奖励、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调查结果表明,校内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0.9%,在3-5万元之间的占37.6%,在5-7万之间的占29.3%,即近60%受访者的收入不足5万,只有12%的受访者收入在7万元以上。
2.期望(合理)的校内年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期望(合理)校内年收入在5-10万之间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4.8%,期望在10~15万之间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0.2%,另外还有3.1%的受访者表示收入在3-5万即可,可见大多数受访者理性务实,并不指望能有高额的收入,但还是有11.9%的受访者希望收入能在15万元以上。
3.调查结果显示,校内收入构成中最多的是基本工资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5.1%,校内收入中最多的是岗位津贴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3,校内收入中最多的是课酬的受访者占总数的近1/5。可见,高校教师校内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课酬。
4.调查结果显示,校内收入是其最主要经济来源的受访者占总数的九成以上,而表示兼职收入是其最主要经济来源的受访者只占总数的4.3%,经商、炒股或其他收益是其最主要经济来源的受访者只占总数的2.7%。部分受访者表示,校内收入过低、经济压力大是选择兼职或投资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时间、精力等条件的限制,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收入相对较少,只能起补充作用。
5.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依赖学校发放的收入,36.4%的受访者表示校内收入占个人总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介于80-99%之间),16.8%的受访者表示校内收入占个人总收入的大部分(比重介于50-79%之间),只有8.4%的受访者表示校内收入不到个人总收入的一半。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主要依赖所在学校获得收入。
三、受访者对薪酬现状的看法或感受
1.对自己目前的薪酬水平,2/3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1/4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而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只有1/10左右。
2.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校外兼职来增加收入,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投资创业,1/4的受访者有调离本单位的想法,只有17.2%的受访者表示会安于现状。
3.50.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提高教师收入,最应该提高基本工资,原因可能是目前的基本工资太低。19.3%的受访者表示最应该提高岗位津贴,16.4%的受访者表示最应该提高课酬,而认为最应该提高福利收入和科研奖励的分别只有6%和7.5%。
4.6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两年总收入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可见大部分受访者对收入增长持悲观态度。认为校内收入、校外兼职收入或其他收入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受访者分别占总数的19.4%、15.8%、13.4%。
5.调查显示,相比其他行业(比如政府机关、金融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付出与薪酬回报二者公平性的感受“不太公平”和“非常不公平”的受访者占总数的76.8%,认为“基本公平”、“完全公平”的受访者分别占总数的22.4%和0.8%。
6.调查中,认为高校教师薪酬分配中“工作绩效”考核权重最大的应该是教学工作的受访者占总数的71.6%,认为应该是科研工作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1.4%,认为应该是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等的受访者占总数的5%,认为应该是校内外服务性工作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1%。
7.在调查中,认为本校薪酬制度所倡导的分配机制是“完全按绩效分配”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9.7%,认为是“基本能按劳分配”的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5.0%,认为是“吃大锅饭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6.5%,认为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8.7%。
8.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层级差距“基本没有层级差距”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7%,认为本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层级差距“层级差距过小”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6%,认为本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层级差距“有一定的层级差距”的受访者占总数的56.8%,认为本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层级差距“层级差距过大”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4.9%。
9.调查中,认为本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层级差距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收入太低”的受访者占总数的66.9%;认为主要表现在“行政部门的人员,尤其是各处室负责人的实际收入远远高于同级普通教师”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3.3%;认为主要表现在“不同学科或不同院(系)的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7.9%;认为主要表现在“能获得较多课题项目经费的教师收入较高”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2.7%;认为主要表现在“资历高(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收入太高”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8.3%;认为主要表现在“其他”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3.3%。
10.调查中,表示“薪酬太低,生活过得很贫苦”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5.3%,表示“薪酬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7.1%,表示“薪酬除维持基本生活外,有一定的节余”的受访者占总数的30.8%,表示“薪酬较高,生活过得很宽裕”的受访者占总数的6.8%。可见,近2/3的受访者由于收入较低,生活压力较大。
11.调查中,认为“目前高校教师的薪酬基本反映了其真实的劳动价值”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9%,认为“相对于行政、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相当的职工,高校教师薪酬偏低”的受访者占总数的78.9%,认为“高校教师职业自由稳定、较长假期等可以弥补薪酬偏低的不足”的受访者占总数的21.5%,认为“薪酬低是许多优秀人才不选择高校教师职业(或跳槽)的主要原因”的受访者占总数的51.3%,认为“薪酬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少”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4.3%,认为“薪酬低的最主要原因是非教学科研人员比例过高和行政管理费过高”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5.2%。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调查问卷结果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四点结论:
一是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并不高,且对收入增长持悲观态度。按照国税总局规定的年收入在12万以上即为高收入人群的标准,高校教师中符合这个标准的不足3%。社会上传言的“高校教师收入高”也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失之偏颇。2006年,我国高校启动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教师收入连续两年获得快速增长,但此后收入增速放缓,使大部分教师对收入增长产生悲观情绪。目前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比较低,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由于在职称、学历、绩效等方面的劣势,岗位津贴必然也较少,而日益升高的房价和物价给他们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提高基本工资的呼声较高,这也可使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得到切实的保证。
二是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主要依赖所在学校获得收入,校内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课酬。基本工资由政府统一发放,各地区的区别都不大,岗位津贴、课酬由学校根据本校的财力和实际情况发放,各学校的区别很大,导致不同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课酬在比重上的差异。有人说,高校教师不是还有很多课题经费、讲课费吗?实际上,有课题经费尤其是有大额经费的绝对是少数,并且往往是有职有权(即所谓“双肩挑”)的教师才能得到,无职无权的布衣教师要想得到这些经费有点难于走蜀道。至于讲课费,情形也差不多,在外讲课机会多、讲课费高的,往往也是那些有职有权的教师或大牌明星教授,但这些人毕竟也是少数。而所在部门创收一般只是教师收入来源的较小部分,这是因为各院系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举办各种培训班,但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办班已相当困难,因此靠创收的补助并不多。
三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对目前的薪酬水平不满意,对自己的工作付出与薪酬回报感受不公。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不仅关注绝对报酬,也关注相对报酬,不仅关注内部公平,也关注外部公平。从绝对报酬来看,由于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目前的薪酬水平难以维持生活。从相对报酬来看,他们认为学校的薪酬分配存在内部不公,如青年教师收入太低,学校管理部门的人员、尤其是各处室负责人的实际收入远远高于同级普通教师等;同时还存在外部不公,如相对于行政、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相当的职工,高校教师的薪酬偏低,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对各行业职工年均工资的统计,高校教师的年均工资远远低于证券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但还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职业自由稳定、拥有较长假期可以弥补薪酬偏低的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没有建立淘汰机制,没有国外大学的“非升即走”等机制,职业压力较低。
四是尽管大多数高校教师通过兼职、投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收入有限,但是仍希望通过这些途径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由于不满目前的薪酬水平,他们积极寻求本职工作以外的创收途径以改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应扩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薪酬水平,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并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