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内在关联性

2014-02-17 02:54冯光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联系

[摘要]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以人为本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两者的教育总目标、教育内涵、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存在着互为作用的关系,其中幸福教育是德育和谐的基础,和谐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幸福教育。

[关键词]幸福教育 和谐德育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05-04

[作者简介]冯光,嘉兴学院思政部副主任、教授(浙江嘉兴314001)

和谐德育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追求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价值观,以和谐方式调控德育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和教育的整体优化为条件,以实现学生思想品德为核心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德育模式。而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培养为目的,培养能够拥有幸福、创造幸福的人的教育,幸福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幸福品质。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探讨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关系有助于实现两者的结合,促进幸福教育与德育的和谐化。

一、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共同特征:以人为本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是和谐德育的出发点。和谐德育强调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人的和谐”实质是人在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个体内在发展需要的和谐,只有作为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得以满足,个体的发展才是和谐的。正因为如此,和谐德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内在德性发展服务,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和谐德育的“第一原则”和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也是幸福教育的本质特征。幸福教育是以培养幸福的人为目的,而幸福本身就是人性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因而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便是人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满足人性需要便是人的幸福,人的幸福体现了人性,幸福是人之为人的确证,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可以说,肯定人的幸福也就是肯定人性,肯定人性当然是以人为本。由此也可以说,幸福教育是人性化教育,而人性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幸福教育把人的生命作为教育对象,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的幸福生活上,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状态,让生命的成长处于健康、美好、愉悦的状态;引导学生对人性进行善性启发、理性体认以及追求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其使命不仅让个人,更让人人成为幸福的人。可见,“围绕着人”并“为了人”是幸福教育的深沉意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二、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内在联系

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同属学校教育,在教育的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学校整体素质教育。表现在:

其一,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内涵。教育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进行教育活动。两者都遵循育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都遵循“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本教育原则;都遵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性、重视个性的发展等,都要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等。

其二,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教育内容存在交叉关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等都会对幸福产生影响,是幸福教育所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是和谐德育的主要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德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同时也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等。

其三,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有着同一的教育过程。研究表明,人格是影响幸福感的最有效因素,健康人格与幸福感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幸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其中幸福品质是健康人格的重要部分,思想品德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因此,无论学生的思想品德还是幸福品质的发展,都是在人格完善同一过程中进行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格中的各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德是互为作用的过程。比如,思想品德发展实质是个体知情意行发展过程,知情意行的活动过程是许多人格因素(包括心理或幸福品质)参与及协同作用的结果;幸福品质的发展也是如此,都是诸种品德和心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幸福品质和思想品德往往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之间的互相作用

(一)幸福教育是德育和谐的基础

首先,培养幸福感可以为德育和谐提供健康和谐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人的身体和谐健康,包括身体各组成部分及机能的和谐运作,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人的健康是身与心的统一体。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其心理健康必受影响,身心缺乏和谐健康,学习难以顺利进行,智能的和谐发展受到影响,德性的和谐发展受到限制,德育的和谐无异于“空中楼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所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和谐健康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德育中,只有学生的身体获得了健康和谐发展,其他的和谐发展才有了基础,德育和谐才能实现。而幸福能够为学生的生理健康提供基础。众多研究表明,人的幸福体验能够通过免疫系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当人处于快乐状态下,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均会产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变化,肺部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速,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多,大脑皮层得到休息,神经紧张得以缓和,疲劳消除。快乐情绪的良性感染与反馈,能够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血清素和多种酶的生物活性水平提高,改善有机体生理新陈代谢功能和神经中枢的调节功能,从而使人体内各器官、系统活动协调一致。整个身体生理系统的稳定、平衡状态有利于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国外关于笑和幽默的研究表明,笑能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而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是通过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来调节的。此外,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幸福感有利于长寿。Ostir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幸福的人其身体机能状况明显好于那些不幸福的人。可见,幸福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培养学生幸福感,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从而为德育和谐提供和谐健康的生理基础。

其次,培养幸福感可以为德育和谐提供和谐的心理基础。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一切和谐的心理基础,也是德育和谐的心理基础。人的思想道德活动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思想行为受心理支配,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落实到人心,才能形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具有心理结构的品德;只有与学生的和谐心理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实现德性与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思想品德的和谐化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和谐化过程,人的心理和谐是人的思想品德和谐的心理条件,没有人的心理和谐就没有人的思想品德的和谐,也就没有德育的和谐。所以,树人先树本,育人先育心,和谐心理的塑造是德育和谐的逻辑起点。而培养幸福感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幸福感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幸福感是一种内心好的感觉或感受,它与人心理良好的状态与感受联系在一起,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是和谐心理。正因为如此,幸福感可以表现人的心里和谐状态,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指标。由于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所以它对心理和谐的反映更加全面、客观、可信。同时,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一种满足感,人们对事物的满足感首先是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满足感受使人们产生心理和谐活动,满足感越长久,人们的心理和谐就越长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积极情感能够建构人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个人资源。可见,幸福感能够增强人们自我心理协调与和谐。心理和谐是德育和谐的基础,幸福感又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指标和基础,因此培养幸福感实质上是为和谐德育奠基,是为德育的和谐提供和谐的心理基础。

再次,培养幸福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与德育和谐的情感基础。德育的和谐应是整体的和谐,包括德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的和谐,但无论如何,德育的和谐最终是为大学生的德性与整体素质和谐发展服务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扈中平教授指出:教育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还是人。因此,学生的德性和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和谐德育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德育整体和谐水平的根本标准。而幸福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为,幸福是人生多种体验和能力的总和,培养幸福感必然要深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必然要涉及德、智、体、美等诸育,因此从宏观看,幸福教育会推动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就具体的幸福感而言,幸福感呈现的愉快、高兴、兴趣、自豪和爱等积极快乐的情绪有助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激活行动的趋势。在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个体,会产生某种相应行动的趋势,比如快乐产生冲破限制、创新的愿望;兴趣产生探索、掌握新的信息和经验,促进自我发展的愿望;自豪产生想与他人分享成功和求得在将来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等。二是促进认知发展。积极情绪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在快乐、满意的积极情绪状态下,人的知觉加工有更大的注意广度。艾森(Isen)的系列研究表明,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会有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思想和创造性,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三是构建个体持久的资源。积极情绪能给个体带来间接的、长远的收益,可产生弥漫性的积极影响,如处于高兴状态的个体,往往在体力、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表现出拓延能力。弗瑞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和心理资源。四是影响德性的形成。人类精神需求和幸福感的产生主要来自精神需求的满足。这种源于外因或源于内因的幸福感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形成起引发、调动和调节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积极的情感,如愉快、赞同、热情等都是德性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个体对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培养幸福感可以促进学生知、情、行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学生德、智、体以及心理品质等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和谐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幸福教育

首先,德育和谐能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德育和谐之所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源于和谐与幸福的普遍联系。一方面,幸福的意蕴内在地包含了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和“身心健康和谐”;或者说,和谐就是种幸福感。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表现和基础,而人的和谐又是幸福感的重要意蕴和内容,它们是双向关系,人主体的和谐感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自身的和谐与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Shel-don等在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四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研究得出,自我和谐的个体显现出较高的幸福感。李颖等(2009)、刘海英等(2009)、翟亚奇等(2008)实证研究均得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人的和谐意味着幸福。另一方面,从外界的事物或环境角度看,无论是和谐的自然物、还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能普遍引起人们的幸福。家庭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和谐的家庭是幸福的。严标宾、郑雪的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卢光等(2011)的调查显示,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就一般的人际关系而言,人际和谐对人们的幸福有重大影响。Ryff等人经研究得出,良好关系是影响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指标;Ryan和Deci的研究认为,“关系需要”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三种基本需要之一;国外许多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人际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我国的研究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幸福也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幸福感研究表明,个体对社会和谐一致感、对社会的整合感等是影响社会幸福感的指标。人与社会的和谐,影响个体对社会认同感、整合感、和谐感,从而影响幸福感。而自然界的和谐是人幸福的前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充满诗情画意,本身就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因为,和谐的自然物给人以美感,而美又与愉悦密切联系。古代美学家宗炳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描述人们观看自然景观产生审美愉悦的三种境界;马斯洛认为,美感是“超越性快乐”等。可以说,世界万事万物的和谐都能够引起人的愉悦。幸福感是人们身心处于和谐状况下的积极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心理感受又能够由外部的和谐关系和环境引起,“和谐不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外在联合在人感知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产生的积极反映”。正是这种人的幸福需要和谐与外界和谐事物能够引起人的和谐反映,造就了和谐与幸福的一致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和谐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和谐的事物给人愉悦感的心理机制。

德育的和谐包括德育整体和谐、德育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是事物各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和谐的一种,体现着德育的美好特征,同样在心理机制上给人和谐感、愉快感、满足感。从德育主体学生的视觉看,当一种具有美好特征的和谐德育呈现在他们面前并投入其中时,当学生置身于和谐优美的德育环境和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时,当德育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道德需要、发展需要并达到和谐状态时等,其心理的和谐感、满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可以说,有了德育的和谐,就有了德育幸福,而且德育的和谐化水平越高,学生的幸福感水平也越高。

其次,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能有效促进学生幸福。所谓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和谐,最根本的就是德育目标内容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内在需要。幸福总是同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幸福尽管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但这种感受离不开幸福的客观状态,离不开需要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特别是学生的内在精神需要、成长需要或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满足能给予人莫大的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莱能与希德的系列研究证明,源自个人成长、自我价值、他人赞美、心灵自由、自主自律、良好友谊、社会服务等内在精神性需要的目标是生成幸福感的重要基础,而源自金钱、虚荣、炫耀性消费和生理吸引等外在功利性需要的目标是工具性的,不会产生深层和持久的幸福感。因此,人如果要获得更深层和持久的幸福,必须有符合人内在精神需要的目标。德育主要是建设学生美好心灵的精神活动,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精神生产活动,其精神生产活动的根本依据是德育目标和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内容能够成为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目标,通过德育活动必定能够使学生不断开辟自己的精神领域,从而产生深层和持久的幸福感。德育目标内容和谐化过程,是不断根据学生内在精神和发展需要充实德育内容、提供幸福元素,促进幸福感培养的过程。可以说,德育目标内容和谐化程度越高,体现学生内在精神和发展需要越充分,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感就越高,幸福感也越高。

再次,师生关系和谐具有促进幸福的重要功能。师生关系和谐是德育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心理保健功能。总体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的愉悦”,包含了积极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依靠平等、信任、尊重的行为和态度来维系的,这种信任、尊重的过程令人轻松、愉悦;师生和谐关系的结果是师生共同获益的,这种结果也是令人愉悦的。实证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和促进功能。Karcn,Antonia&Hildect; al(2008)的研究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自己的幸福感体验和评价,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对幸福感的感受。刘洋(2009)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和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师生关系越好,幸福感越高。章松井(2009)的研究得出,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且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幸福感。

以上仅探讨了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主要联系。其实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联系还有诸多,它们的联系是内在的,这种内在联系是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结合的基础。其中,共同的旨趣和特征是两者结合的内在根据,教育内容和过程的内在联系是两者结合的现实依据,相互作用关系是两者结合的路径。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联系
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海军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