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隐性功能

2014-02-17 02:54聂爱明王有强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聂爱明 王有强

[摘要]教师的情感是发挥情感教育隐性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增强大学课堂教学吸引力的因素之一。研究教师情感的教育价值,必须正确认识教育隐性功能的内涵与情感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及其实施的必要性,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隐性功能,将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师情感 情感教育 隐性功能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4-03

[作者简介]聂爱明,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山东烟台264005);王有强,山东烟台开发区第四小学校长(山东烟台

264006)

一、教师情感的界定与分类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区别于认识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情、同人的特定需要(自然的或社会的)相联系的感情反映”。教师的情感是对自身所从事的某专业教育工作好恶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热情与教学仪态等方面。教师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前提。教师的积极情感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愉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反之亦然。

教师情感可以从内容和表现两个角度来分类,本文主要探讨正面积极的教师情感。从内容角度分析,教师的情感主要包括:对事业的热爱即良好的职业情感,对学生个体尊重和信任即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即正确的评价标准等等。从表现的角度分析,主要指语言和非语言的情感。上述教师的情感内容都需要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教育隐性功能的内涵与情感教育的价值

(一)教育隐性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隐性功能是相对于教育的显性功能而言的。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直接或通用的措施方法,具有明确的预期效果和作用,且业已被教学理论家和实践者所试验或者确定的教学功能。教育隐性功能,其功能范畴广泛,从作用方式与效果角度来讲,其功能都是潜藏而隐蔽的,即作用方式间接而不确定,作用的效果内隐,没有预期的功能定向,至今未(但不是不能)被理论家和实践者所总结通用,教学中暂无法确定的计划和有效测试的功能。

(二)情感教育的目标与价值

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稳定且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良好的情感是达成信任和理性共识的基础。情感教育也被认为是心理教育的一部分,是需要将其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具体学科的教育中,具有隐性和非实体性的特征。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的智力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念与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环境产生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和谐发展。

情感教学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感将学生与教材、知识,将学生与教师联系起来,在宽松信任的学习环境下,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情感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习者不再对单纯的知识感到枯燥甚至厌倦,不再对老师感到敬畏甚至反感,学习变成愉悦的过程,而且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情感不仅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情感教育是根植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伴慢慢渗透的。学生在简单而直线的认知中会感受到由于不能将外来的知识内化而带来的烦躁与紧张,而如果将认知与情感相融合,将情感视为知识传递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学习者和教育者而言就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过程,而是会感受到时学习知识或传播知识带来的内心充实安定的感觉。通过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师生间形成一种情感的默契,有尊重但无恐惧,有压力但无痛苦,有平等但无媚俗,情感教育便成为一种充满学习的渴望和教学乐趣的教育过程,这才是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情感教育隐性功能实施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负面情感的普遍性

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大学新生满怀信心步人大学校园,一方面他们对现代生活充满好奇和渴望,积极适应,勤奋学习,努力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在远离父母庇护的全新的大学环境下,面对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感到自卑,感到渺小,感到物对人的巨大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无法恰当地表达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而任其超负荷运转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发展就会进入浮躁、虚浮及冷漠的状态,表现为迷失自我而不断逃课,沉迷网络的虚幻世界,对人失去感恩的心态,对物失去珍惜的感情,对事情失去负责的态度。

(二)大学生情感取向的浅显性和功利性

由于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某些误区,经历竞争激烈的高考后的大学生,其情感发展远远滞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高等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情感取向依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自然性层面,浅显而略显狭隘与功利,具体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对单纯学习成绩的热衷,对未来就业或者出国深造的渴望等。而对社会性的情感、对他人的关注和付出、对集体的热爱和维护、对民族的自豪和捍卫等等,则表现出普遍的缺失和淡化。对于自己的同学都缺乏真诚的沟通和关爱,才会出现我们为之震惊的马加爵杀人惨案。

(三)大学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仅从事着教学与实验、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等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科研的重任。在精力与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难免使高校教学一线的工作者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与关爱,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缺乏对学生潜力和个性的开发等。虽然高校中有专职辅导员来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教育工作,但现实中每个辅导员负责几百名学生,与每个学生相处的平均时间有限,而情感教育更多的是要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强化教师情感的感化和鼓励作用,而非单纯的德育教育。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使部分一线教师不仅缺乏上课的激情,缺乏对培养学生应该付出的情感,而且自身的情感也是一片荒漠。

(四)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唯理智教育目标,更多地集中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为个人的将来生存做准备,不可否认,目标既现实又清晰。但是,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而专业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情感与思想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经历数次教育改革的洗礼,但师道尊严的概念依然飘忽于教师的脑海中,居高临下的教师架子依然根植于教师的心中。因此,受传统教育局限性的影响,大学课堂教学往往强调知识技能的讲解,忽略情感经验的传授;强调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忽略积极情感的培养,这将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情感的冷漠。

四、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

(一)明确情感教育目标是前提

1.培养真正的学习乐趣。学习应该是伴随一生充满好奇与乐趣的习惯和活动。在中国,由于初中和高中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惯性,使很多大学生对大学专业学习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为考试、考研、出国或奖学金而努力的认识层面。如果在高等教育阶段,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毕业就意味着停止学习、停止知识的更新,无形中削弱了自主发展的基础。所以,高等教育“授人以渔”的第一要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让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论对未知的自然社会还是人文世界,都保持着一颗渴望而好奇的童心。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幸福地生活是高校情感教育的另一个目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生存的技能,而生活态度的熏陶则使学生具备豁达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课堂教学内容特点,逐渐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平和面对荣誉、积极面对工作、正直面对他人等情感,为面对将来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3.培养高尚的情操。这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当认知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后,良好的道德情操便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不再需要他律就能养成。

(二)培养积极情感是目标

教师的教育观是实施情感教育与增强大学课堂教学魅力的关键所在。传统教育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单纯灌输知识,而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把教学当作双向活动过程。面对“90”后充满张力和个性的大学生,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1)改变情感教育观。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但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情感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目标。(2)改变情感教学观。在教学中,要耐心面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要坚信,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辅导,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3)改变情感评价观。在大学教学中,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观念应该彻底抛弃,评价目的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所以,评价的标准应将二者兼顾。

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积极情感。(1)要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愿意接纳老师的思想观点。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每次课学生人数都高达70-80人左右,如果教师能收集学生照片,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办法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和脸庞对应起来而不需要点名册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对其个体的尊重。这种原始而用心的办法,在实践中可行并且效果奇佳。(2)要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无穷的教育力量,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3)要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中国大学课堂与美国大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课堂缺乏学生主动表达自我观点和思想的氛围。所以,大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对其中的独特见解给予高度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融合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途径

人的认知水平与情感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情感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专业教育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只有将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其教学内容关注的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更是多彩而复杂的人文世界。语言教学是发挥情感教育功能的良好载体,能传承语言文化,融汇东西思想,开阔视野而且熏陶情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将英语语言的传授与心理学、教育学、英美文学等相结合,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融入语言学习中,用积极的情感、豁达的生活态度与健康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不仅喜欢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更能被隐性的情感教育所吸引,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动与精神的鼓舞。而且,大学英语教学在实施情感教育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的优势,那就是教学时间长,即四个学期、两年的陪伴,足以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决定其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的有效性,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的功能,不断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