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师们的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主题一直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巨大帮助。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实行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计算机;有效性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实行有效教学是关键。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对于计算机技术教学,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计算机技术课也自然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实施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尽管我国现在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内容较浅、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计算机能力。因此,初中计算机教学就成为了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年龄通常都在12-15岁左右,对于深层次的知识难以理解。所以,初中的计算机教学重在启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上。
计算机技术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并没有得到相关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中考不考计算机,因此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上机操作也不去,计算机能力较差。有的计算机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备战中考,甚至把计算机课当自习课,让学生学习英语、数学等其他学科。当前我国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而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计算机课堂焕发出强大的活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实施初中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读死书,死读书”的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教师只是盲目地灌输给学生知识,丝毫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起不到足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导致学生渐渐地对课程失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一门课程失去兴趣,那么这门课程如何能学好呢?要想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归根结底就是要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由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后学习的自主性也会得到最大发挥。计算机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点。如在进行打字训练时可用相关的打字游戏练习软件,这样一来,学生对打字训练这种原本十分枯燥的内容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引起对初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部分教师对于初中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学生中出现“不听课,不上机”的不良现象,教师也不加以引导,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必须引起对初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视,摒弃“为考而教”的落后观念。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计算机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也对人才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有足够强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教师平时应在计算机课堂上给学生多做说明,引起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课程的重视。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很少让那些基础知识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请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学生能力的两极分化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多鼓励、指导,平时与他们多交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回归生活”的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重视讲练结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实行计算机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直接有效办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重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总之,只有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斗波,刘琳.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小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09)
[2]封风玲.浅谈初中计算机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09(07)
[3]陶有娟.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18)
[4]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