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

2014-02-17 16:07胡常常
文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

胡常常

内容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利,重视学生个性张扬和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前中后要有以下四种意识: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营造教学环境的平等点;教师要有留白意识,预设教学内容的生成点;教师要有关注意识,关注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教师要有捕捉意识,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只有养成这些意识,才能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的培养,才能让新课程走向成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 对话意识 留白意识 关注意识 捕捉意识

新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使之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语文思维。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这种隐性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呢?“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在课堂前中后要有以下四种意识:

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营造教学环境的平等点

目前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强调接受学习,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繁琐的提问,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全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居高临下,维护着“师道尊严”,学生唯命是从。由此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很少有自主权,自我意识不强。

例如我听的一堂公开课,一位男教师在上《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以读带文,通过五种不同形式的读引领学生逐步体会北方汉子的豪迈。该教师嗓音圆润,课堂前20分钟学生对文本的诵读热情高涨,而后半堂课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明显消退。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的要求过高,引发了学生的挫败感。老师要求学生读出安塞腰鼓那种坚定、豪迈的语气,那是一般学生都做不到的。或许只有朗读水平很高的学生才能读出这种味道。所以我觉得指导时能让学生说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行了,能不能读出那要看缘分了。并且老师的指导是空对空的,语气是很难把握的,但语速与轻重是可感可控的,这倒可以让学生操练一下,或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可惜老师只字未提。在简单的重复无效操练中学生的兴趣明显消退。

要营造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用真诚给予学生中肯积极的评价。语文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评价上往往更具主观性,文科类学科的想法观点注重“自圆其说”,只要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较充分而合理的理由,作为掌握课堂评价话语权的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积极的评价。我在执教《第一次真好》一文时,让学生讲述自己痛苦或失败的“第一次”。显然学生不太愿意讲自己不光彩的事情,我环视一圈也不见学生发言。这时候一位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举手,结结巴巴的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参加接力赛的经历。该生语言表达能力不佳,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可想而知他的发言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我评价道:“你第一次参加接力赛虽然失败了,但你在赛场上拼搏的斗志令人敬佩。同样今天你是第一个发言的,和其他同学相比你是个敢于面对失败的勇者。”其他学生听到我给出如此高的评价,纷纷都举手回答。学生的回答各有见地,他们与老师真诚的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使两者收获颇丰。

二.教师要有留白意识———预设教学内容的生成点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特点在于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了一个模糊的图示框架,中间有许多的空白有待遇读者通过创造性形象去填补、充实、丰富、深化甚至“重建”。这种有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的文本结构对读者的“再生产”有一种刺激与召唤作用,被称之为“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实质上就是文本一项结构中存在着的各种方向、层次的空白与模糊。学生要完成文本的鉴赏,必须独立地填补和链接这些空白,是模糊不定的意象在自己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空白。

如我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一课时发现《石壕吏》是一首相对完整的叙事诗,却也在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如从石壕吏敲响门一霎那老妇人“急应河阳役”,这之间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是空白: 牺牲自己保全老头?挺身而出救儿媳孙子?可能会与战场上的儿子相逢了……这些不都是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情怀吗?引导学生对老妇人心理活动的想象可以看见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

三.教师要有关注意识———关注教学对象的兴趣点

学生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应该降低“门槛”,在平常生活中切入、展开、提升,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道路上、在亲切的生活情景中攀登高峰。最好是能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比如,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爱情方面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好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内容的生成点,就能很好形成教学兴趣点。有了这个教学兴趣点,我们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率就高很多。

例如《竹影》一课,我们是选择以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还是选择以“绘画”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呢?如果选择后者只会让学生“屋里看竹”,摸不着头脑。因为后者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兴趣不高。所以我选择了前者,把“童真、童趣”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这样也比较符合学情,从而实现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但是“门槛”的降低应有度,如果对文本的内容的解读过浅,往往也勾不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夸父逐日》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但有些地方在小学三年级就收录了这篇文章。可见读懂这篇神话的意思只要小学三年级就可以了。那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对这篇神话他们的需求就要多得多,不仅是读懂意思,还要读透、读深。因此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引入了很多资料,对文本的含义进行了挖掘和拓展。例如我抓住了“化”这个字,让学生想想神话故事中哪些内容是和“化”有关的。神话题材的课文因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魅力。这魅力,一方面有赖于想象,另一方面,则有赖于语言的“诗性”和“灵性”。“化”这个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有着生命得以延续的浪漫色彩。抓这个词就可以体会到神话浪漫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发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很多都与“化”有关,如“梁祝化蝶”、“羽化登仙”。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这种境界,悄然无声,总是在浮躁过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欲语难罢的表达。于此而来,我们从“化”可以感受到夸父的生命并没有终结,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

四.教师要有捕捉意识———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面对课堂上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如我教学叶圣陶《苏州园林》一课,初读课文毕,就出现一个我根本无法预设的情景。一个学生表示对课文的结尾不满意,我顺势要求学生重写一个结尾作为今天的作业。

课后我查找资料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并且写道“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1979年经叶老同意,发表在《百科知识》第4期上。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后来收入我们的课本时,仅删去了第一段。由此我推测,课文中的这个让学生很不满意的结尾也许是编者意图,也许是弄巧成拙。

作业交上来后发现同学们的思路很新,很有创意,也很有价值,这种积极思辩的学习品质是非常可贵的。

准备的教学是把预设的劳动成果分阶段地展示出来。但是精彩的预设未必有精彩的生成,“一山放出一山拦”,真实的教学是在不断产生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的。只有培养了以上四种意识,才能使真实的教学恰似源头活水,学生在课堂中灵感的火花一闪现,一呼百应,创新的激流就会在课堂尽情流淌。

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常熟市唐市中学 李惠珍

2、《“学情”: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周一贯《语文教学通讯》2003/16

3、《基于“学情判断”的教学有效性观察与思考》周晓阳《上海教育科研》2010/02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
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策略
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解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
变“生成性资源”为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探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