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芳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领悟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为语文教学打开了另一个视角,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
【关键词】乡土文化 乡土环境 乡土风俗 课堂教学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新概念的提出,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功能,强调了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文化。同时也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地域乡土文化资源、整合地域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温州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领悟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
一、利用方言俚语,丰富词语教学
文学作品运用方言俚语,增添一点"土"味,不但有助于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有利于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还能使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在《春酒》一文中,出现了一个温州地方方言词:巴结。文中写道: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用"巴结"这个词语来形容乡亲阿标叔的热情,显得非常通俗、传神。对于温州的学生来说,这就是解读文本的一个亮点。于是,我决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师:阿标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抓住课文第⑥段中的关键词来谈一谈。
生1:巴结
师:你能说说"巴结"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1:大概是"讨好"的意思吧。
生2:不对。书上注解说了,这是个方言词汇,肯定是要用温州话来翻译的。 "讨好"是贬义的用法,不符合这里的语境。
师:你看的很仔细,理解的也很到位。那么你能用温州话来读一读"巴结"这个词吗?
生2:"不极爱"(方言语音)。
师:你懂这个方言词的意思吗?
生2:我一下子也说不出来。不过我妈妈经常说我大姨很"巴结",因为大姨只有一个女儿,家里也很有钱,但是工作很拼命。
师:谁能根据他的例子,尝试说说"巴结"的温州方言意思。
生3:应该是说这个人特别"好强、勤劳"。
生4:评价一个人特别喜欢干,闲不下来。
师:大家的语感已经有了。那么根据琦君对阿标叔叔的描写,用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品质。
生4:我觉得就是"闲不下来,爱帮助人"的意思。文中的宴席,其实跟阿标叔叔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却乐呵呵地赶来帮忙;不只是阿标叔叔,琦君的妈妈也是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为了帮助别人,特别喜欢干的人
琦君,用了一个方言词,拉近了与故乡人民的距离,可谓神来之笔。但是,如何捕捉具有乡土味道的词语,却是个难题;如何深刻地解析方言词汇,则是难上加难。一般来说,可以从语感、语境、语法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1.利用"语感"解读词意
林斤澜《溪鳗》一文中曾写道:"溪鳗是什么好人,来历不明。没爹没娘,是溪滩上抱来的,白生生,光条条,和条鳗鱼一样。......"作为温州人,最先察觉的一定是"白生生、光条条"这两个词语,通过语感,我们马上可以判断它就是"赤裸裸"的意思。类似的,比如《竹》一文中 "石板卵卵"、"扁兴兴的"、"山旮旯"等等,用方言语音一读,用语感判断法来解答,就能知晓其语义。
2.利用"语境"揣摩词意
读懂用温州话写成的小说、歌谣等相当有难度,因为,许多生动的温州话是没有文字的,有的时候只能"当当"(替代的意思)。但正因如此,才显得生动有活力有意思。比如歌谣《正月初一头》:正月初一头, 捉张单个头;走拉县前头, 买只酱菜头, 煮起一锅一罇头。阿一夹一夹,阿二想汤喝,阿三拔双箸,阿四流眼泪,阿五给阿妈讲,阿六头打肿,阿七端起抿,阿八挟箸添,阿九走拉到,阿十看看罐头非能燥。这首歌谣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在正月初一,捡到一块钱的故事。用温州话读来琅琅上口,非常押韵。但是要想读懂其中的意思,如果不结合"捡到钱但分配不公,发生矛盾"这个语境的话,可能有些字连读都读不顺,更别提理解了。
3. 利用"语法"探究基本规律。
温州话的语法非常有本土特色,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四点。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定语后置于名词。比如:"闹热,菜咸,豆腐软,饭焦,螃蟹生,盘菜生,楼阁,板砧,膀蹄,鞋拖,墙围"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绿显、甜倒"等;好用叠词,加"显"重叠式,比如好显好,亲显亲,慢显慢等。抓住了一定的规律,分析现代文中的"温州方言"用词,就得心应手多了。) ?3 A6 U Z8 H. I9 O# v
* t* [5 m2 \& k- }' l" |二、巧用乡土环境,充实综合性学习教学
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拟定了多种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类活动。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去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着的文化资源,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语文学习中释放情怀、寻求温州乡土文化的魅力。
"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的山水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和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有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山水资源能够为我们开展"说不尽的桥、寻觅春天的踪迹、到民间采风去"等综合性学习提供生动的教学内容。
在教授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时候,我就在"家乡的桥"这个角度进行挖掘,进而延伸、深化,引起了学生对周边桥的回忆,对家乡桥文化资源的兴趣。在这堂课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紧扣乡土文化的问题。
师:你能说出几个有意思的温州桥名吗?
生1:双莲桥。它是有典故的。据说双莲桥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前有一对相爱却得不到父母同意的男女在这里跳河殉情,后来桥上莫名开出了一双并蒂莲花,所以此桥就名双莲桥。
师:她说的很好。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同巷。后来,为了纪念这对情人,这座桥被当地百姓取名为"双莲桥"。
生2:我们学校附近的矮凳桥,也是有故事的一座桥。据说当年朱元璋逃到温州矮凳桥附近,过不了河 ,然后有一个老翁给他板凳做桥过河。据说那个老翁就是天上的神仙,后来朱元璋登基后就把这里叫做矮凳桥了。
师:这是一个传说,我也听过。但是不是朱元璋,还有待考证。
生3:鲤鱼桥。这座桥据说是一个富家小姐嫁给了穷小子,丈母娘非常不高兴。有一次,丈母娘做寿,几个女儿女婿都到场了。丈母娘最看不起那个穷女婿,所以都不愿意搭理他。后来穷女婿拿出了自己的礼物,是一条用金打造的鲤鱼。丈母娘看都不看,就扔到了河里,说:"你哪来的钱打金鲤鱼?"穷女婿一看,非常心痛,赶紧跳到河里去捞金鲤鱼,但是再也没有上来。后来,女儿说出了一切,他们两夫妻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才打了这条金鲤鱼给娘贺寿,结果却是这样......众人听后,都指责丈母娘势利眼,为穷女婿叫屈。
生4:高功桥。据说是一位姓高的老人,公为了建桥付出了很多,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桥取名高公桥。后来改名高功桥,纪念他劳苦功高。
师: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桥都有一个传说。有的关于爱情,有的关于仁义,听来都栩栩动人。看来,温州的桥名很富有诗情画意。
接下来,我们来一首有关温州桥的歌谣。看看,这首歌谣里提到的桥,你走过吗?你最喜欢哪一座桥?
《温州的桥》(节选)
老温州,桥真多。
高的高功桥,矮的矮凳桥;
长的万里桥,短的半腰桥;
粗的粗糠桥,细的金丝桥;
白的豆腐桥,红的小虹桥;
统帅将军桥,凯旋得胜桥;
远望眺舟桥,潮水满涨桥。
生1:我喜欢金丝桥。听桥名好像这座桥就跟一根金丝一样细,走起来一定很刺激。我真想去看看,这座桥是不是这样的。
生2:我每天在矮凳桥附近走,但是从不知道矮凳桥在哪里。觉得挺可惜的,因为可能这座桥就已经不在了。
师:矮凳桥确实是今非昔比。当初矮凳桥附近是溪水潺潺、民风淳朴。温州本土作家林斤澜先生特地为此写下了《矮凳桥风情》,牵动了许多外乡人的心。如今,真要是来矮凳桥,必定是失望而归啊。
生3:我喜欢豆腐桥。这个桥名也太有创意了。哪有豆腐做的桥,那该多软,多舒服啊。不过也很危险啊!!
生4:我喜欢万里桥。这座桥到底有多长,我很好奇。
以上与学生探讨的话题,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家乡周边桥梁的关注,理解一座桥,不仅具有功能性,往往还具有审美感。关于桥的文学美感,温州文人用瓯江竹枝词的形式娓娓道来。
《瓯江竹枝词》
烛影摇红映碧纱,
倚楼人面似桃花;
语郎记取门前路,
八字桥边第几家。
师: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到了八字桥边怎样的一个故事?
生1:词中有一位倚楼人,还有一个郎字,是不是讲一个爱情故事?
师:你很细心,诗中的主人公都找到了。他们之间真的产了爱情吗?大家再自由朗读几次,揣摩一下。
生3:我知道了。这首诗歌中写的是晚上,从第一句中可以看出,女孩家里点着蜡烛,衬得她面色红润,非常漂亮。有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经过她的窗下,被女孩吸引了。但是因为夜黑了,记不得是哪家的女孩了。
生4:我来补充。其实不一定是夜黑的缘故。可能是那个少年很腼腆,当时根本就没敢想记住人家的门牌号,这是后来少年想再见女孩时的心理独白吧。或许是作者看到了这一幕,想象出来的。
师:通过大家的发言,这首诗歌背后隐约的情感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会发现,桥在诗歌中其实有非常唯美的一面。正如这座八字桥,如若看到桥本身,其实也并不一定会产生非常美好的联想。但是在诗歌中却呈现出了若隐若现、亦真亦幻的美感。
教师利用独特的乡土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平时习以为常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体味当地的乡风乡俗,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忘根、不弃本。
三、借用乡土风俗,延伸课堂教学
温州各地的风俗五花八门,极富传统文化意味。温州瑞安过年的习俗就非常传统丰富:初一拜殿神,初二拜丈人,初三拜邻舍,初四拜屋顶,初五完真,初六上坟,初七冇事干,初八燎火盘。初九嬉嬉,初十东岳殿杀大猪。老温州人对春节中的元宵节安排则是"正月十三至十八夜,皆为灯市。各庙竞制龙灯,沿街旋绕。又有抬阁、秋千诸戏,锣鼓喧阗,达旦始已。惟南塘大龙灯,以元宵三日为期,士女游观者众。"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操办得热闹非凡,让人记忆深刻。这些生活的经历,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在《春酒》一文的预习提问中,就有学生提出"文章的题目是《春酒》,开篇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那么多过年的习俗,是否太罗嗦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如果能够处理好,学生就会非常实在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有人说,文章的第一段啰嗦,而且无法揭示文章的主旨,那么能否删去?
生1:一般来说,作者写了,肯定是有用的,不能删去。不过,我也不觉得第一段好,如果是我写,肯定就不写,或简单地谢谢。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琦君在故乡永嘉县瞿溪乡只度过了2年的童年生活,后来她就去外地,再后来迁居台湾、美国。故乡的习俗,她能记得如此深刻,这说明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生3: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作者在叙述童年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孩,显得非常放松。而且,她写了那么多的家乡习俗,最后着重笔墨写邀饮春酒这个习俗,其实也是一种铺垫,更好的突出了《春酒》对作者的影响重大。
生4:这一段决不能删去。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沉淀着作者深深的乡思。几十年前的事,仿佛都历历在目。难道这不正说明了作者对故乡一刻都不能忘怀吗?
生5:文中写到了一个习俗"蒸糕",这是我们温州人过年的独特习俗。温州人都喜欢在过年的时候"炊松糕",寓意可能也是年年糕的。里面还提到一个细节,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这说明琦君小时候很喜欢钻在厨房看大人炊松糕,所以对这些禁忌的事才记忆犹新。在这些语句的描述中,不仅重温了家乡生活的乐趣,也写出了作者人在他乡的些许感怀。她愿意用这么多的笔墨去记那些熟悉且平常的习俗,就说明她对故乡的思念是从未停止过的。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在触摸到如此亲切的家乡习俗时的那份欣喜。他们真正的学会了用生活经历去感知文本,用真情与真情碰撞,这是让我非常欣喜的。在课后,我马上布置了相关的作业:1、琦君,思念故乡的特产小吃,忆春酒、粽子、杨梅、桂花卤、桂花茶......她写自己新年时最喜欢喝母亲酿制的八宝酒,说得津津有味。请你以"道地的家乡味"为题,写一写你对温州美食的情思。2、琦君,思念故乡的风土人情,忆大年夜喜灯,忆元宵节灯会、滚龙和吃汤团,忆故乡的婚庆习俗,忆得思潮起伏,乡愁沸腾。请你忆一忆温州的风俗,理一理思绪,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温州风俗文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相信学生收获的将绝不会是枯燥的知识,而是真实动人的生活语文。
千百年积淀的乡土文化,蕴含着教学所必须的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和运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的熏陶。
参考文献:1.魏文顺:《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2. 《新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