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龙
摘 要: 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突出方面是,历史教学中学习的历史事件、历史线索、历史故事等都是发生在过去的,这些事件无法在学生的生活中得以重现,这时通过课本图片还原历史史实,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立体建构和对历史教训和经验的理解。同时,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使得历史教学的时间跨度大,学生理解存在困难,而课本图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探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课本图片的策略。
关键词: 课本图片 高中历史 教学应用
一、课本图片的含义
课本图片是指穿插在历史教材中为历史知识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或对课文中心内容和重难点加以形象解释的辅助图像。课本图片从内容表现来看,分为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关于历史过程的插图和关于历史事物逻辑关系的插图,例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材采用的是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通过两幅关于俄国贵族阶层的豪华宴会场景和底层人民食不果腹图像的对比,让学生感性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国内出现的主要矛盾,更深刻地领悟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教材正是通过图片展现当时六国的地理位置及秦统一六国的顺序,让学生立体地还原秦灭六国的过程及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材设计中,关于美国重要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即总统、议会和立法机构的权力制衡,通过三维的历史图片,学生更形象地认识到三者所拥有的主要权力有哪些,这些权力在分配上是通过怎样的关系达到相互制衡的。这个图片显然要比文字解释更加形象直观,将抽象的逻辑关系通过形象的历史图片加以解释,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三权分立的理解。高中历史课本图片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上三种形式,但在实践中,存在上述三种设计交叉使用的情形。
二、高中课本图片的设计特点
(一)对学生未见过或不熟悉事物的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人物生活的环境、有些时代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存在思维障碍,而课本图片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关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课文通过图片进行介绍,学生借助历史人物将历史事件有效地还原出来,或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链接。例如,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课本图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成就,进一步回忆十月革命成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包含的主要内容、俄国选择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背景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再例如,在长征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借助长征线路图和长征地形图认识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堵,红军必然选择国民党不能大规模进军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必然是一些地形突兀、气候恶劣的地区,并引导学生画出长征的路线图,对照地图标出地形,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在这样恶劣的地区,植物的生长很困难,红军的行军更困难,这样学生在认识长征困难的基础上就更加深刻地领悟了长征精神。
(二)对抽象内容的辅助解释
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有些情感的表述较为深邃,需要学生努力建构才能理解,或者说需要对内容作形象化的分解,才能促进学生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建立新旧知识间的链接。如在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讲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时,教师以样板戏的图片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展示一系列样板戏的图片,并结合图片讲述有关样板戏的一些故事,学生受到启发,觉得还是生长在社会主义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文革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双百方针”在“文革”期间遭遇的挫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有了自己的领悟和认识。《两级世界的形成》通过图片展示柏林墙,通过丘吉尔特幕演说的图片、医生给病人治病、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图片理解杜鲁门主义的真实意图,以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图片是历史学科的眼睛,使历史学科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及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吸收和认同,促进历史文化的真正传承。
(三)与中心内容相关的插图
文章中心思想情感的领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相联系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在发达的古代农业》的讲解过程中,应结合当代学生对农民、农业的轻视,通过课文图片学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及农业文明为当时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现状,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国家富强道路上作出的贡献。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学习的难点是无法认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先进之处,在温饱问题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中国当代农业的困境。这时通过同时期中西方农业文明发展成果的比较,学生就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灿烂的农业文明和当代中国人口大国的粮食困境,进而对珍惜粮食的情感教育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高中課本图片的应用
(一)运用课本图片理解课文
课本图片对学生理解课文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的学习中注重课本图片的应用。在理解课文中使用课本图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插图导入课文。例如,在开展《鸦片战争》的教学时,利用林则徐虎门销烟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片内容,回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然后提出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胜,你怎样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又是什么?”导入新课;第二,利用插图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学习中,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个难点,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边学边动手将总统、议会、最高立法机构的关系画出来,这样通过图片的再次重现,学生就能够理解三权分立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三,在课堂总结时使用插图。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课堂总结时,利用马克思、李大钊、毛主席的图片,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过程。
(二)运用课本图片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观察课本图片、解读课本图片的含义时,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对图片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首先,教师在利用课本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例如,在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学习中,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一幅医生给病人治病的图片,一幅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马歇尔计划的内容,思考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哪幅图片真实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内涵;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图片的含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插图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美国、西欧、日本、中国等力量发展的图片的内涵,思考这些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
综上所述,历史课本图片包括关于历史背景的插图、关于历史过程的插图和关于历史事物逻辑关系的插图,课本图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在课文开头,根据课文中心内容的理解在课文结尾处设置插图,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利用插图,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陈增信.发挥高中课本图片作用之浅见[J].教育评论,1997,03:60-61.
[2]魏宏霞.高中课本图片教学点滴体会[J].青海教育,1995,09:34.
[3]李辉.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