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华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教学课时紧,任务重,学习内容量大面广,需要学习众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并做大量的习题,学生普遍感觉难学。常常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不住数学公式,从而影响解题的数度与质量,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数学公式是高中数学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推理论证的重要依据。许多核心知识点都以公式的形式呈现,如,基本不等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正余弦定理等。学生只有掌握数学公式,才能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从本质上把握内容、形式的变化,才能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公式用纯数学符号来表示和公式在应用中常有变形,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常有障碍。因此,强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数学公式教学为载体,帮助学生排除学习的心理和实际障碍,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数学公式有效教学策略
1.注重公式引入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公式的引入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索能力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注重数学公式引入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引入阶段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某个公式的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公式的求知欲,并启发学生思维,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找准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
(1)以实验等直观手段引入公式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其直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興趣。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与多媒体,以实验等直观手段加强数学公式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公式的直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公式的兴趣。(2)以学生已学相关公式引入新公式的教学,通过类比迁移强化新公式的教学。教师应利用数学系统性的特点,以学生已学相关公式引入新公式的教学,通过类比迁移强化新公式的教学。(3)以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史引入公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应用公式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究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应用公式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史引入公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应用公式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公式,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推导公式
引入课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自我探索、相互讨论概念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从而发现某个数学公式,为推导、理解、掌握公式打下基础。有时还需要在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
教师可直接将公式呈现给学生,探讨证明公式的途径或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自我探讨、相互讨论,发现某个数学公式,再进行推导和证明。
3.帮助学生记忆公式并理解公式含义、理清公式网络以及公式的形式化与变形以便正确、灵活运用、掌握公式
掌握公式的程度是检验学生课堂效率的标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公式推导出后,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公式并理解数学公式的含义、理清公式网络以及公式的形式化与变形,以便正确、灵活运用公式、掌握公式。
(1)注重分析公式的形式结构特征,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公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公式符号化的特征以及固定的外在形式结构,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公式。(2)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引导学生分析公式所蕴含的数学意义与作用。数学公式有其特定的数学含义,公式的数学含义说明了它具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引导学生记忆其外在的形式结构,并理解其内在的数学含义,以便深入掌握数学公式。(3)进行循序渐进、适当难度与数量的训练。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公式,在例题的示范下进行基础题的训练,在初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变式练习,要求学生将公式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并进行综合训练。学以致用,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公式。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算、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
在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及课时的重难点,做到既教知识又能培养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
组合。
在数学公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公式与定理的内容、分析其条件与结论间的内在关系、正确地掌握其证明及推导方法、明确其使用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及应用的规律并考虑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定理能否作适当的引申与推广,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将公式和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并领悟公式和定理所包含的教学思想方法,灵活地掌握应用公式,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数学公式乃至数学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涂荣豹,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誗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