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鑫,申云化,张艳莹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
曲 鑫,申云化,张艳莹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该文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视角出发,探讨了外语教学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教学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移动学习的高级阶段,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软硬件和无线网络的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触手可得的丰富资源和开放的互动空间;为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特别是思辨能力提升提供了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思辨能力;外语教学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的正式颁布推进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信息资源等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教育进入了移动学习的阶段,一对一(1:1)数字学习则处于移动学习的高级阶段。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软硬件和资源的共同支持,整合了交互白板、无线、上网本等相关的设备,并互联搭建成小型的教学网络环境。在人手一机的共享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可借助电脑和软件进行互动、协作,开展在线练习测试、交互讨论、学科拓展活动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富学生课堂体验。同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进行重新思考和变革。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要素。各国教育改革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率先推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美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就将思辨能力培养列为全国性教育目标[3]。近年来,思辨能力的培养已逐渐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成为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学校的“生态系统”,也培养了学习者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那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从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视角出发,尝试探讨上述问题并提出建议。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了校园学习生活中并影响着校园学习生态。20世纪90年代,每生一机的教育环境得以构想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于21世纪初在美国最先兴起。2002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专门术语由凯瑟林·诺里斯(Cathleen Norris)和艾略特·梭罗维(Elliot Soloway)正式提出[4]。随后,出现了由“全球1:1数字学习研究联盟”推动的1对1增强学习技术(One-to-One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以及“G1:1研究共同体”等重要研究机构[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各国一对一数字学习项目不断涌现,如美国一对一计算项目、德国的笔记本大学项目、法国的电子书包项目、伦敦城市大学的混合移动学习解决方案,等等[6]。
2007年,英特尔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理念引入中国,国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相继展开。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英特尔提出了基于一对一学习理念的“移动电脑教室解决方案”,电脑从学生被动学习的媒介成为了辅助主动学习的环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式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的支持,并从2008年开始在国内学校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中国首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创新实验室落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我国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2011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计划启动,计划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优良的师资队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试验并取得相关成果。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已有近1000所学校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每位学生都有一台联网的可移动数字设备,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参与教学活动等个性化、主动学习的实践活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了资源共享的无线网络平台和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学习空间。可以说,一对一学习者都是拓展了感觉频谱的人,是借助技术工具将内脑与外脑合一的人[7]。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旨在把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思辨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电子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较传统教学而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学生搭建了高效、广阔、优质的校园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性化特征和需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主观判断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辨能力,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从传统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培养优秀人才是新世纪对教育提出的紧迫要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移动学习的高级阶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辨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发展开拓了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随着本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也将与课程教学更加有机地结合并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助力。
“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两个词:“kriticos”,意为“提问、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和“Criterion”,意为“标准”[8]。从词源上看,思辨能力是基于恰当评估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约翰·杜威(John Dewey)称之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将之描述为:“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9]《德尔斐报告》(1990)将之定义为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其导致的结果是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这种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10]。虽然,专家学者从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思辨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定义,但都未离开批判、反思、反省等特征本质。爱德华·格拉泽(Edward Glaser)在1941年著述中使用了“Critical Thinking”这一概念[11],此术语也在本领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学者将之译为:“批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批判性思考”“思辨能力”“高层次思维”,本项研究采用“思辨能力”的译法。
对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方法和测量工具的研究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思辨能力量度的构建为教学效果的评估奠定了基础。恩尼斯的单椎结构模型(FRISCO)聚焦了6个方面的能力:关注(Focus)、推理(Reasons)、推论(Inference)、情境(Situation)、澄清(Clarity)、评价(Overview)。“德尔斐”项目报告提出了双椎结构模型,将思辨能力界定为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与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两个维度。其中,认知能力维度包括6项能力:阐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ion)、推论(Inference)、解释(Explanation)、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保罗和爱尔德[12]提出了三元结构模型,将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作为核心结构提出。为测量学生的思辨能力,美国先后研发了20多种检验的量具,其中包括徳尔斐项目组研发的加利福尼亚思辨技能量表(CCTST)和加利福尼亚思辨倾向问卷(CCTDI)。
在分析国外量具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数据,我国学者对国外量具进行了修订,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学生的思辨能力框架和模型。罗清旭等通过翻译、试测、修订、重测对CCTDI作了中文版的修订[13],林崇德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14]。通过试测、修订、测评、信度效度检验,文秋芳等构建了测量大学生思辨能力认知维度的客观性量具[15]。
随着思辨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融入到具体学科教学中,哈佛、耶鲁等知名学府将之作为核心能力培养并作为专门课程设置。研究者开始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思辨能力和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成为研究热点,如,如何在听说、读写等外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等思辨能力,意味着教学理念应该转型,课程必须彻底改革,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应相应变化[16]。
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需要围绕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设计教学任务,增加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甄选、阅读、讨论课程资源的平台,通过交流活动为学生展示思辨能力提供机会,搭建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撰写反思日志。这些都将为外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助力,同时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也需要高效优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有机整合过程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更好地解决了技术使用不便的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开放性的数字化语言环境中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外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得到了具体应用,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发挥了显著作用。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以学生知识习得为核心,满足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所需的外语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提升的需求,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应贯穿学科教学的始终。外语学科知识具有基础知识点多,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多等特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极大丰富外语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转变了知识呈现的内在结构和表现方式。外语教学内容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形式转变为包含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甚至模拟三维景象的超链接、电子化结构形式。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图片的展示或课件播放引入所讲主题,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高效的外语学习网站和多种学习工具自主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等信息,进行听读练习。学生可以使用在线字典工具对生字进行查询并记录电子笔记,解决基本的理解障碍。进而,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整理出与本课所讲主题相关的其它资源,并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整理的资料和对课程主题的感悟进行交流和展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教学资源。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激励学生利用信息环境进行研究型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通过实践、思考、综合运用等高级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多模态信息的呈现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课程问题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搜索所需资源不仅获取了知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所获信息,学生进而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方式的调整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知识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教师应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需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了外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外语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学习活动,以及围绕所学知识开展的外语实践活动。在进行课堂活动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一般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小组协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协作也使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如何对已知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彼此讨论、相互评价和个人反思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课上教学活动以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为课后外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外语撰写博客、反思日志,在线提交作文、项目报告,并通过讨论组等即时软件进行同步、异步答疑或交流。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更注重将所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使外语课堂具有了个性化指导、移动学习、网络教学的特征。同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也使形式多样的微型数字化学习活动得以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评估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即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设计,监控课程进展。数字化学习环境也为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供客观、及时、充分的信息依据。同时,信息平台中的学习记录、个人日志、师生评价等也为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参考,更好地为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考试功能对学生进行知识前测,了解学生对生词、课程相关内容等的掌握程度,根据测验情况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通过在线投票系统或评价平台,教师和学生均可对课程中提交的作业、作品、成果进行评价和互评。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教师使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英语写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同时,通过智能评价体系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设定更加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并对班级的教学效果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以延展,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数字化的评估模式,也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束缚,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也可以了解到班级同学的进度和学习效果。此外,通过在线讨论、互评等方式,同学间可以相互学习和评价。这也将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的思辨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清晰、理性的思考,关乎于学生学习行为中的知、信、行。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需要学习环境的激励,抑制学生才智发挥的课堂也将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程的机会,增强学生独立完成课程任务的能力和完成过程中的自控力,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触手可得的丰富资源,基于这些以多模态形式呈现的数据资料,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升。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是开放性的,为学生的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知识的社会维度决定了我们不能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多依赖外部环境提供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犹是。新闻、网站、广告、博客等社会媒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如何鉴别和评判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从而甄别出真实有效的部分?一对一数字化外语学习环境通过具体课程活动,有的放矢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听说读写等课型的课程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和限制,教师可以开展任务型课堂活动和研究性课堂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制定任务完成计划、研究方案、小组讨论、资料分享、数据分析、项目展示汇报、反思日志等方式提升外语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获取足够的数据信息为前提,学生经过筛选加工、阅读评判,建立自己的观点。在开展学习任务或研究时设定有价值的目标,选择合理方式达成目标,逐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参照教师和同学的观点,对在一对一数字化外语学习环境中所获信息进行判断和选取,进而分析归纳并形成自己观点。学习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更易局限在对已知知识和观点的认同,常常会忽略对不同观点的思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大容量的信息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思考问题,使用学习环境中的知识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在沟通、辩论技巧提升的同时,培养思辨能力。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即时、高效、互动等特点,其丰富的信息承载使学生得以在查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系统的思考。互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甄别有益信息,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基于所获信息,在小组活动中更好地沟通交流、陈述观点。广阔的信息平台将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增进其对自身和其他同学的了解,避免偏见和主观臆断。通过课堂讨论,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点取长补短。思辨能力的形成需要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信息,基于丰富的信息清晰地解释资料中呈现的观点。通过论据的建构和评价,发现论证中的问题;通过核实信息连贯性和逻辑结果,选择最佳理论解释数据,而这些也正是思辨能力提升的要求和裨益。
心理学研究案例中普遍存在的我们的认知误区,如不擅长统计数字,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容易受到不相关信息的干扰而形成偏见,无法质疑自身确信的观念,常常过高估计自身能力,等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师生间、生生间形成了即时的、无限制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外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自我反思和同学间评价来达到更加客观全面自我认知的目的。同学互评有利于学生自省,在评价他人同时反思自身不足,在他人评价中认识自身问题。如,反思日志中学生要思考课程中任务完成情况及效果,并比较其他同学参与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修正自身不足。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突破了以教室为主的传统封闭式学习模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了更高效、广阔、优质的校园学习环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激励了学生利用即时信息进行研究型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动性,其丰富的信息承载量使学生得以在查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系统的思考。通过对材料的甄选、判定和采纳所进行的实践、思考、综合运用等高级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对现代人才的多重要求。
我国学生在外语课堂上不主动发言,不积极思考,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这些形成了外语课堂上不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限制性因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借助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丰富快捷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教师创造了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内容;通过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多样化交流活动来展示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形成需要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信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2012-04-0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http://www.moe.edu.cn,2010-10-01.
[3]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EB/OL].http://loc.gov/bss/d103laws.html,2012-02-08.
[4]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7):1-4.
[5]孟琦,潘裕翼.1:1数字学习的实践研究—对学生笔记本电脑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8-31.
[6]何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研究与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7]张浩,祝智庭.一对一环境下的学习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2008,(4):25-28.
[8][12]Paul,R.& L.Elder.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9]Ennis,R.Critical Thinking: 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Teaching Philosophy,1991,(1): 22-25.
[10]Facione,P.A.& N.C.Facione.Holistic Critical Thinking Scoring Rubric[M].California: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4.
[11]Glaser,E.M.An Experi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41.
[13]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47-51.
[14]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
[15]文秋芳,刘艳萍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 [J].外语界,2010,(8):19-35.
[1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曲鑫: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发展(quxin@jlu.edu.cn)。
申云化: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shenyh@jlu.edu.cn)。
张艳莹: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zyy13@mails.jlu.edu.cn)。
2014年3月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A Study on the One-to-One Mobile Learning of EFL Teaching for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Development
Qu Xin,Shen Yunhua,Zhang Yan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12)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promoted the fusion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of One-to-One mobile learning in EFL teaching for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development.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we argue that One-to-One mobile learning,as an advanced form of digitalized learning,provides learners with rich resources on their fi ngertips and open interaction spaces by digitalized softwares,hardwares,and wireless networks.It is arguably an excellent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literacy and humanistic qualities,particularly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ne-to-One; Mobile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EFL Teaching
G434
A
1006—9860(2014)05—0080—05
* 本文系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2BS031)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校外语教师合作互动发展的调查和研究”(项目编号:2013wy2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