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佳,李奇涛
(1.中央电化教育馆 资源综合部,北京 10003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化管理处,北京 100029)
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
管 佳1,李奇涛2
(1.中央电化教育馆 资源综合部,北京 10003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化管理处,北京 100029)
近两年,中国在线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新产品不断涌现,获得了更多用户认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开发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沉淀思维,对当前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可借鉴之处进行冷静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作者通过使用、比较当前热门的200多个在线教育产品,尝试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并对专业教育机构和一般商业机构的在线教育动态进行对比,进而从这些案例分析中总结出我国在线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在开发在线教育产品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为把握在线教育发展大局提供一些线索。
在线教育;现状;趋势;经验借鉴
各界媒体都称2013年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在线教育领域内各种新产品、对原有产品的完善、从线下转线上的努力等仍然层出不穷。很多原本不太关注教育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进军在线教育领域。很多传统线下教育机构也开始发展线上业务。教育工作者只有实时掌握在线教育发展动态,分析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工作。
自2013年9月份以来,笔者浏览使用各类教育网站、产品200多个,深度体验部分产品,获得相关证书并与其产品负责人员沟通交流使用心得、发展障碍、趋势等。此外,时刻关注并参加在线教育、互联网领域有关的会议、活动,以期对在线教育的最新动态进行较为全面、真切的把握。本文重在分析当前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可借鉴的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暂不做阐述。
在线教育的产品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从开发机构主营行业角度,可以分为专业教育机构和一般商业机构;从学习者受教育阶段角度,可以分为K12、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的在线教育产品;从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角度,可以分为资源类、工具类、平台类等在线教育产品;从是否发放证书角度,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由于当前投资在线教育的机构很多,而专业教育机构和一般商业机构的侧重点有较大不同,因此,本文尝试将这两类机构分别介绍,进行对比。在两类机构的具体分析介绍中从产品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角度进行,同时在叙述中兼顾其他分类角度。
专业教育机构的在线教育产品仍以教学内容为主,但在提供内容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资源的管理和用户的体验,加入了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此外,专业教育机构也开始进行在线教育平台、教育导航、专业搜索引擎及各种教育工具的开发建设。
1.单向呈现的在线教育资源
单向呈现的在线教育资源的典型案例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课堂实录、习题、数字教材以及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微课等。此类产品已经发展多年,形式较为传统,互动性缺乏,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对用户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小,但近几年也发生了一些有益变化,如微课。微课以其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便于存储和传播,方便教师用以辅助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等特点获得各界关注。近两年我国涌现了各种微课大赛,如以全国中小学教师为主的中国微课大赛,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出现了各种微课资源网站,如微课网、中国微课网等;成立了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研讨了微课程标准及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基金会的运作等;还出现了很多微课设计和制作研修活动。微课的产生是传统教育资源类产品的一大进步,体现了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颗粒化,更加适应当前用户的需求。
2.双向互动的在线教育资源
此类产品是对传统在线教育资源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改进,更加强调其互动性。其主要代表产品有教育游戏、教育动漫、虚拟仿真软件、个性化题库等。教育游戏、动漫主要集中在低年龄阶段,如针对3-8岁儿童的悟空识字、宝贝英语,面向1-6年级学生的小学动漫课堂等。教育游戏的大量出现也催生了鉴定和推荐教育游戏的产品,如北大教育学院推出的MaMaGame。虚拟仿真软件则主要面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2013年建设100个左右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点燃了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热情。除高校外,还有很多专注做教育领域虚拟仿真软件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实际研发中也会和学校合作,开发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虚拟仿真软件。个性化题库类产品目前比较热门的主要有梯子网、快乐学、一起作业、猿题库等。此类产品的特点主要是细致的题库管理,便捷的组卷功能,个性化的分析报告及资源推荐等。
3.在线互动课堂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谓此类产品的典型代表。2012年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慕课教育风暴,2013年慕课之风传到中国,并以其优质开放的教学资源,较强的互动性,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等特点很快得到中国学习者的认可。随后中国的高校、企业等开始建设中国的慕课课程和平台,并成立了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C20小学初中高中慕课联盟等组织,共同促进慕课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各种高校慕课研究中心、研讨会、交流会、比赛等不断涌现。除了MOOCs之外,51talk、91外教以及阿里巴巴新注资的VIPABC等在线一对一、一对多直播教学也属于此类。
4.在线教育比赛
类似在线互动课堂,在线教育比赛也是将传统教育形式和在线教育工具相结合的产物,而这种结合是在传统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工具开发者双方的推动下形成的。例如,2014年3月新东方和腾讯QQ联手,通过QQ的群教学模式举行第四届新东方英语口语大赛复赛,不仅参赛者可以全程参与比赛,其他QQ用户均可以“游客”身份加入该群免费观看。
5.在线教育平台
在线教育课程的大量涌现且备受关注,加之Coursera、edX、Udacity等国外成熟在线教育平台的激励,催生了很多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如MOOC中文网、微课网、传课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同时这也是一般商业机构进入在线教育行业最为便捷、现实的领域,这一点将在下文细述。此类平台一般会为入驻机构及教师提供诸如上传资源的空间、制作在线课程的软件、授课及互动软件、个人空间等,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师生及生生交流软件、个人空间、个性化学习分析报告及学习方案和资源推荐等,及为家长和学校提供的服务。
6.在线教育工具
在线教育发展迅猛,如何帮助教师适应变化,为他们制作在线课程,组织在线教学提供便捷工具成为很多专业教育机构和一般商业机构的共同努力方向。专业教育机构进行的在线教育工具探索有两类:一是在线课程制作工具,如习网高校课堂中的视频录制等;二是教学工具,如传课网的传课KK等。
7.教育导航、搜索引擎
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加,如何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定位信息是当前很多网民遇到的问题,也是搜索引擎、导航建设单位不断努力的动力。如何帮助学习者准确方便地定位所需教育资源、服务也引起了搜索引擎提供商和专门教育机构的注意。专门教育机构在该方面的努力主要有:(1)桌面、导航。如另客网对目前存在的近600个在线教育网站进行汇总导航,同时提供关键词检索服务。(2)教育资源搜索引擎,即搜索到的内容都是教育资源,这类产品多附着在教育资源网内部,搜索范围局限于本网,如edugo等;另外也有少数独立的教育资源搜索引擎,如教育搜,但由于技术及推广等问题,目前尚未引起大的反响。目前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也在建设能够搜索整个因特网教育资源的专业教育搜索引擎。
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原本经营教育行业的机构在不断努力跟上形势,也吸引了大量原本不太关注教育的商业机构进入该领域,典型的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般商业机构的努力方向与专业教育机构稍有不同,开发教育内容的产品较少,提供配套工具、平台、搜索及各类技术、方案服务的居多。
1.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通过开展在线教育调查和举行年度盛典等方式了解在线教育发展状况,分析自身优势,寻找进入在线教育的契机和方式是很多机构的选择。2013年新浪、网易、有道以及很多公司、研究所都发布了关于在线教育的调查报告,对在线教育发展现状、用户使用情况及态度等进行全面调查。腾讯、百度、网易、新浪、搜狐、新华网等纷纷举办教育年会、盛典类活动对在线教育企业进行排行、颁奖,了解在线教育发展现状,寻找机会,为完善自身力量部署做准备。
2.在线教育工具
一般商业机构在教育工具方面的努力主要是授课工具,以授课工具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的有YY语音和腾讯QQ。YY语音将其原来针对游戏用户设计的多人语音群聊工具用于教学,QQ也将其社交软件中的群模式进行改造添加教学模式。YY和QQ都是独立的授课工具,此外还有很多与在线教育平台配套的授课工具,如淘宝同学使用的阿里旺旺等。以教学工具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的产品,本身多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只是将其进行简单改造并移植到教育领域,然而单纯的教育工具在在线教育领域的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因而两家公司也在不断进行着其他尝试。
3.在线教育平台
除了专业教育机构以外,教学平台也是一般商业机构进入在线教育领域较为容易的领域。一般商业机构在该方面的努力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购买成熟在线教育平台,二是建设自有平台。如百度2013年12月入股以在线直播互动为特色的传课网,设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2014年1月在百度教育中开设度学堂,打造拥有海量免费资源的在线学习课堂,逐渐加强自有程度。阿里巴巴的顺序与其相反,2013年10月建立在线教育平台淘宝同学,着力打造学习生态;2014年2月注资TutorGroup为大中华地区英语学习者打造的在线英语学校网站VIPABC,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实力。
4.在线教育资源
一般商业机构由于其主营行业并不是教育,因而其教育资源主要由专业教育机构或学习者提供,很少自主开发教育资源,少数拥有自主教育资源的机构其资源领域也多集中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如腾讯2014年2月推出腾讯大学,整合原有服务于内部培训的腾讯学院的资源,同时和其他教育公司合作,以网络直播、视频点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教育。
5.技术或方案服务
在线教育是多行业交叉的领域,需要同时具备教育、计算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才能成功。而目前在线教育正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同时具备多方面能力的机构,因而出现了很多为其提供技术或方案服务的机构,如浪潮等作为技术机构为传统教育机构提供平台建设、云计算解决方案服务,MediaV等作为媒体机构为其提供大数据分析和营销方案服务等。
6.教育导航、搜索引擎
前文提到了专业教育机构在该方面的努力,但由于技术上的要求,专门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在该方面更有优势。目前在教育导航、搜索引擎方面做出努力的机构有很多,如360教育导航从教育、文库、知识、留学、职教五个方面对400多个教育网站进行分类导航,360教育搜索可以以课程名、教师、辅导机构等为关键词检索各类课程;百度在进行教育知心的探索,试图打造针对教育行业的新的展现样式,展现搜索课程名称、简介、老师、机构、校区、价格等信息,并进行相关链接,使检索结果更加系统好用;中国教育搜索按照新闻、网站、学校、课程、专业和培训机构六个板块进行搜索,检索到的内容都是教育方面内容。
随着移动终端尤其智能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无线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上网速度越来越快,各大互联网企业也不断培养着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娱乐、消费、社交、阅读等的习惯,在线教育的移动化也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大多数在线教育产品都已经拥有或者正在研发平板电脑和手机版本,甚至有些产品将主要精力放在移动终端上,如题库类产品猿题库。
正如《免费:商业的未来》[1]一书中所说,世界就是一个交叉补贴的大舞台,某一产品被使用了其费用总归是要有人付的,也许是用付费产品来补贴免费产品,也许是日后付费来补贴当前免费,也许是付费人群来给不付费人群提供补贴。事实上,目前中国在线教育领域存在着各种免费的现象。有的试用免费,正式购买付费;有的前期付费,过一段时间后免费;有的部分产品免费,吸引用户,其他产品付费;有的基础服务免费,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收费;有的资源免费,广告收费或者平台入驻收费;有的甚至为了吸引人流量,几年内不盈利,各种免费措施不一而足。互联网经济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也为在线教育的各种免费形式提供了理由。
以往的在线教育资源管理特别关注资源的系统性,因而尽量建设覆盖各年级、各版本、各学科、各节课的内容,而对于什么大小的资源更加适合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如何帮助学生最快定位自己所需关注不够。微课、个性化题库等之所以备受关注,正是由于其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们都十分强调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颗粒化、精细化,易于查找和定位,便于存储和传播,方便学生自学和老师将其插入教学过程中,也适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使用。
2013年MOOC的火热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在线教育的互动性,关注90后、00后学习者的特点。90后、00后的学习者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熟悉互联网,熟悉各种APP,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渴望更多的存在感,此外由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转移。因而在上课过程中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互动,更多发表言论的机会。最近有视频类在线教育网站在视频播放中添加弹屏功能,就是在调查了年轻学习者的使用习惯后,方便学习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更便捷地发表言论而专门设计。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再是缺乏资源,而是最快最准确地定位资源。也有相关企业表示,由于缺乏信息检索方面的教育和知识,中国网民的搜索能力普遍有待提高。这一方面需要网民提高检索能力;一方面资源企业要做好资源分类、检索关键词;另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要给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搜索引擎,前文关于桌面、导航、搜索引擎的介绍中提到了相关企业的努力,百度教育知心的探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线教育相比传统教育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积累大量的学习记录,通过分析这些记录,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习者的兴趣点、学习特点,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推荐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大数据分析能够使教育更加具有个性化,解决传统教育中生师比高的问题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能够提供此类服务的在线教育产品也很多,如猿题库、讯飞启明的云服务教育评价分析系统等。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超越以前,每天都有新鲜事情涌现,机会稍纵即逝。如果看到了市场需求,一切从头做起,往往还没做好准备,机会已经错过了。这也是近来大量企业收购、投资案例出现的原因,在线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百度投资实时课堂传课网,阿里巴巴投资在线英语学习网站VIPABC等都是例证。首先设法占领市场,然后再逐步实现自有化。这样既可占领先机,又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投资风险。
找准定位,一方面是指发展目标到底是像沪江网等那样主要提供在线教育内容,还是像淘宝同学那样建设平台意在打造在线教育学习生态系统?不同的发展目标需要花费精力和财力的方面会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是指经营的模式到底是B2B,是B2C,还是C2C?目前存在的在线教育产品三种形式都有,如YY语音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走的是C2C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很快地聚集人气,然而这种模式在互联网商业里可以,在在线教育领域是否可以尚未可知;淘宝同学等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走的是B2C的模式;也有一些企业是走的B2B的模式,教育机构对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部门,这种形式与互联网精神稍显不合,但在教育领域尤其基础教育领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具体怎样定位,在产品设计之初应该明晰。
以目前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短期内盈利有困难。但必须明确对本产品盈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比如建设平台最重要的是用户数量和资源提供单位数量,那么可以有限度地或分阶段地对用户和资源提供者降低收费,通过其他方面的收益来弥补这部分费用。苹果APP Store与软件开发商的提成比例是“三七开”[2],淘宝网也是“三七开”[3],都是将大部分收益给开发者。2014年2月底YY教育推出100教育时甚至打出了雅思、托福强化班对用户永久免费的旗号[4]。已有名气的大企业尚且如此,新企业在初创期更应如此。
移动学习最大的优势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得想要的答案,也给师生双向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移动设备的普遍应用、无线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以及网速的提高使得这种方式成为可能。管理员向用户发放提醒,一起学习的老师、同学在自动生成的群组中互相讨论,收藏的教育资源随时查看等都可以在移动终端进行。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根据用户不同,需求不同,开发不同的产品或分设不同的资源子库。不同用户需求不同,如教师需要的可能是备课、布置作业、查看作业、与学生交流,而学生需要的则是查看视频、完成作业、与老师、同学交流等。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开放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个层面,将资源颗粒化,便于用户查找定位和选择使用,这一点题库类产品梯子网、快乐学、猿题库都做得不错。
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态,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远比提供单调的教育资源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也更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每个学习者建立学习档案,通过对学习档案的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为用户制订学习方案,向用户推荐其最需要的资源。这样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吸引用户长期使用本产品,同时存在两个收益点,可以向学习者和推荐资源的提供者收取一定费用。
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在线学习的熟悉度不同等都会对用户习惯的互动方式产生影响。如学龄前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识字少,动手能力差,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能够让他参与其中的,操作较为简单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而成人学习则会有很大不同,精简、准确、权威的教学内容,可以随时练习、提问、发表观点则更重要,当然课堂教育和考级考证培训的互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要制定出好的营销方案首先要对外部市场和政策经济环境进行了解,对自身产品的优势、劣势、机会等进行分析,知己知彼之后找到自身定位,探索市场引爆点,明确操作思路、渠道规划等。在这个过程中,勤奋、有创意的营销团队必不可少。在线教育产品不断涌现,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往往跟营销团队有关系。与其他社交平台、购物平台等连通,打造开放的平台体系也是营销的一种必然手段。宣传媒介也要与时俱进,除了传统报纸、推介会,还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热门网络社交媒体。同时,如果激励措施做得好,甚至可以把资源提供者和学习者都变成自己的营销人员。
在线教育发展迅猛,吸引各界纷纷投资,这对教育信息化来说是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面对变化,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主动把握在线教育发展动态,对热门产品的特点,学习者的使用习惯等进行调研,才能取长补短,开发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在线教育产品,引导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1]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7-18.
[2]苹果分账模式的中国之困[DB/OL]. http://www.ccdy.cn/wenhuabao/eb/201205/t20120507_288702.htm,2014-02-27.
[3]扶持开发商,分成比例设定为三七开淘宝斥资3亿激励开放[DB/OL]. http://finance.qq.com/a/20110224/000125.htm,2014-02-27
[4]范晓东.YY推独立品牌“100教育”:引入免费模式[DB/OL].http://tech.qq.com/a/20140225/019311.htm,2014-02-27
管佳: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经济(guanjia69@126.com)。
李奇涛: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信息化建设(liqitao@uibe.edu.cn)。
2014年3月14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China’s Online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an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GUAN Jia1, LI Qitao2
(1.Division of General Affairs for Resource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31;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s online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eally fast in recent two years. Various new products constantly emerge. They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users, developers and investors. As education workers,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calm down, to analyze sober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trends an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usage and comparison of more than 200 popular online education products in China, the writers try to carry on the classi fi ed analysis,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effort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general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en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lessons we can draw from the case studi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clues to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Trend;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G434
A
1006—9860(2014)08—00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