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太极拳”理论渊源

2014-02-03 10:11董逢威聂婷婷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长拳太极图周易

董逢威,聂婷婷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太极拳从清末民初开始盛行直到今天,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算是时至今日发展比较完善的一支拳种,也算是是万拳之中的一粒明珠,因为在它的身上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之精华。太极拳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国外的影响力也是十分之广泛。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这与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对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进行加以融合和完善是分不开的。太极拳最初的并不叫“太极拳”。有人叫它“长拳”,因为在行拳时连绵不断就像长江大河流水一样滔滔不绝;有人把它称作“十三势”,因为有八卦和五行之说。而在太极拳技术演变过程中,张志勇认为:“在陈家沟陈季牲、陈鑫和陈子明等三辈拳家的传抄拳谱中发现大量类似戚氏‘拳经总歌’、枪谱和‘三十二势’长拳的动作名称和图示,皆可说明太极拳源自于‘长拳’;“以戚氏长拳为基础,结合少林拳法而充实其中形成的“炮捶”,又直接影响到19 世纪中叶太极拳技术的产生与成熟”;“炮捶”技术上承袭长拳,下传至十三势”;“源于长拳﹑传于炮捶﹑成于十三势[1]”。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在太极拳的技术动作﹑名称和戚继光的三十二长拳动作﹑名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称的“太极拳”最早应是源于长拳,经过后人的发展、融合和改造,最终形成了陈、杨、武、吴、孙等五大派别。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地传播,这和杨露禅在王公贵族中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又在杨澄浦对杨氏太极拳的定型后,使太极拳更为流广。而最早对太极拳拳理﹑思想做出解释的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也是太极拳名称的最早出处之处。在《太极拳论》的开篇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1 “太极”、“太极图”、“太极图说”的演变关系

1.1 “太极”一词的变迁

“太极”一词最早的出现是在《周易.系词传》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有太极之先而不谓高,在六极之下而不谓深”。据说《周易》一书,是伏羲、周文王和春秋时代的孔子三位圣人共同完成的,从它的产生、内容及应用上看,它应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它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却是影响之大乃至世界。冯友兰曾说过:“《周易》是一部古代宇宙数学著作。”从《周易》产生到现在已经流传几千年,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李土生对‘易’一字的解释:“‘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的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就是变化之道不会变[2]”。按此说法,易=太极=道,即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和《老子》一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相似。太极作为本源,是生两仪,两仪即天地阴阳;四象即四时;八卦代表了卦辞中的八个方位。而对“太极”一词的理解又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庄子》中“太极”应是一个有表示方向意思的词语。而《周易》中“太极”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汉到宋明时期的学者们就对太极一词有着不同的见解;汉代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唐代对“太极”的理解为混沌未开分的元气;到魏晋时期则认为“太极”就是“无”;而在宋明理学的范畴内,理学家们对“太极”一词的解释:是宇宙根本原理——“理”或“道”。现在的学者根据前人之总结对“太极”一词做出如下解释:郑勤在《太极文化与功法》:“宇宙天地的始基或本源”。太极是《周易》最高哲学范畴,从宇宙生成论来讲,太极是宇宙万物演化最初的天地阴阳“混而为一”的“元气”,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始基,是宇宙万物得以生产的原始物质[3]。因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文化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理解也有所不同。但太极的核心内容还是没有改变即从无到有的一种动态变化。

1.2 道教与“太极”、“太极图”、“太极图说”

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说过:“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道家思想体系的形成同其它文化一样也有着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而然道家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标志则是《老子》、《庄子》的出现。李土生对老子的‘道’的思想解释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又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所遵循的终极运行规则[2]”。而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一方面继承老子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也吸纳了别派的一些传统思想来以发展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老子和庄子的道学思想只是一种思想体系,并不含有宗教的性质。道家所倡导的“道”,是一种宇宙之本原和最高运行之法则,而道教中所提出的“道”应是超越了道家的“道”。因而可以说道教理论主要来源于道家理论。道教的形成是在东汉中后期,它十分重视借鉴易学思想构建其道教理论,继承和发挥《周易》之道,提出了一系列易学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易学,同时对易学的转型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道教作为我国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形成过程中不免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在道教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养生思想是比较有影响地位的。在内丹术的修炼中,他们主要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修炼依据。五代宋初的道士陈抟在内丹之学的发展中就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理论著作中,《无极图》和《先天图》是影响最大的。他是首先用以图示的形式来对《周易》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进以解析,同时又把这些哲理思想注入到修行实践和理论探索之中,这不但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想体系也丰富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内涵。据说,《太极图》是源于陈抟的《无极图》,陈抟又传给种放、种放又传给穆修等人,后来穆修传给儒家的周敦颐,周敦颐把儒、道融于一炉,根据陈抟所刻《无极图》,演成《太极图》。至于太极图,则是古人借以表达“太极”内含的直观模式。它用“形”的方式表达“太极”动静变化之理,简炼至极,内含丰富[5]。周敦颐又根据《易》理和道教养生思想对《太极图》进行解说,即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太极图说》,如下:“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可见,在“太极”到“太极图说”的演变过程中,道教人士则是起着主要之作用。

2 “太极图”与“太极拳”

我们现在所说的太极图,也是指阴阳鱼太极图。有人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几何图案,也有人称为“世界第一图”。陈鑫在《古太极图》中指出:“黑白多寡,即阴阳之消长,……其实阴阳之微至著,循环无端,即其生生之机也”。从《周易》中提出太极,到太极图的完成,中间经过一千多年时间的发展变化。可见,这张简单又复杂的太极图不仅巧妙地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结合起来,而且它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探索的一个结晶。

2.1 整体性

首先这张太极图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圆,中间有黑白两部分,相似两条首尾相交的鱼。如邵雍在《皇极经世》中说:“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有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有人就把中国文化喻为圆文化——太极文化,把西方文化喻为直线文化——十字架文化。程大力对此解释为:“太极图的圆,则无疑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恋土归根,崇尚自然,封闭执着,强调中庸和谐的黄土情节,而十字架的直线,显然可视为西方航海、海外贸易、殖民、运动跑道,视为西方文化竞争精神与理性科学精神的象征[6]”。阮纪正对东、西体育象征解释为:“在体育上也是十字架象征了西方文化,而太极图象征了中国文化”。十字架反映了西方人在精神和物质、此岸和彼岸的两极对立中追求极限和超越,而太极图则表现了中国人讲究阴阳互补、转化升华的自我完善[7]”。可见,太极图也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极拳理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天地一大太极,人身一小太极”。在太极拳的行拳中比较讲究整体观或天人合一观,太极拳在形象上表现出一种整体特征。“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8]”。陈鑫在《太极拳经普》中说:“至疾至迅,缠绕回环,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太极拳不同于单式习练,它必须逐式贯串,因而在形象上要求“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每个动作要求处处走圆、势势走圆。太极拳强调的是气、是神,要求全身圆满、完整,并指出关键在于腰腿。太极拳之所以被外国人称为“哲拳”,就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

2.2 阴阳论

太极图也可以说是一个阴阳组合体,是一张表现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动态图,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使万事万物在阴阳中保持动态之平衡。如在《太极图说》中“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可见,阴阳是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的。即《易传·系辞上》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说又阴又阳,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这就是宇宙万物之大“道”。在《太极拳论》中“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在练习太极拳是也处处体现出阴阳之对立、消长和转化。“夫拳名太极者,阴阳虚实也[9]”。太极拳的虚实、开合、进退、刚柔、动静无不体现出阴阳之对立。在行拳时就有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上先下之要求。如白鹤亮翅一动作,左脚点地则为虚,反之右脚为实,右手为阳,左手就为阴。许禹生解释说:“太极拳行动时,各种姿势动静相间,手腿动作上下左右均有阴阳,静时虽无动的现象,但阴阳虚实要含蓄在内[10]”。再者就是在太极推手时,《太极拳论》“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你进我则退,你退我则进,你实我则虚,你虚我则实,你刚我则柔,你柔我则刚,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进中有退、退中有进,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亦攻亦守、亦进亦退、亦虚亦实。可以说阴阳之论贯穿于整个太极拳的练习之中。陈鑫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拳经尽矣”,“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一动一静,是尽拳中之妙[11]”。 《拳经》中说:“一处有一处之虚实,处处总带一虚实”。可见,“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被广泛地运用在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中,指导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为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构建方式[12]”。因而,太极拳就是一种包含对立统一法则的拳种,太极拳中“开合虚实,轻沉刚柔,蓄发收势”等,无一不是对立矛盾的统一,拳势上“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对拉拔长,曲中求直,上下左右,相吸相系”等特点,很好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要求[13]。

2.3 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宋人张载,但作为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应该源于宋以前。“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它也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想去很好地适应自然就必须以变去应变,使天人之间总是在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维持着相对平衡。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人最基本的就是“气”,气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这和《易》中的“太极”是一致,在太极图中也有所体现。太极图的圆就是一个混沌一体的太极,黑白相互的环抱就象征着阴阳二气的运动,运动使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直到天地万物,其中也包括人。如《太极图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逆向的思维去认识太极、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在《太极拳论》中“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即太极作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之源,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太极拳作为人体的一种运动,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拳时要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这也要我们“致虚极, 守静笃”,只有致虚、守静方能“气聚”,“神凝”,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就把这一理念运用到练习之中,以达到炼神、炼气、练心。在练心太极拳之前就要入静,去除杂念,呼吸顺畅,以达到心静体松,从而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一种自由的境界。李亦畲的五字诀就曾提出,“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在《太极拳论》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之说,使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陈鑫说:“拳自始至终,顶劲决不可失,一失顶劲,四肢若无所附丽,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11]”。因而,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太极拳在理论的内涵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意气合一”就是拳理的又一延伸。在行拳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动引导外动,以至于就能达到“内外相随”,“内外合一”的和谐境界。总之,“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为太极拳所借鉴和摹仿;该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为太极拳思维方式提供了范型[13]。陈家沟陈氏十六世的陈鑫,阐发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用十三年的时间,写成《陈氏太极拳图说》,逐势详其理法,以易理说拳理,结合经络学说,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互变为原则,贯穿于缠丝劲的核心作用,而以内劲为统驭[14]。因而可以说,太极拳是以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及道教内丹的易学思想为的哲学基础,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综合而成。太极拳区别于其他传统民间武术的本质在于,它以极其丰富的哲理性来指导人体生命之科学锻炼[15]。

3 结 论

总之,太极拳作为我国一个优秀的拳种,它不但是武术中的一个奇葩,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结晶。从太极拳的技术发展看,明代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是太极拳套路形成的雏形。而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后人又在《周易》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想象从而形成了以图示理的《太极图》,而《太极图说》又是对“太极图”的进一步解释。王宗岳则根据“太极图说”之理加以丰富和完善把古人哲学思想运用到拳法之中,再有武禹襄、李亦畲、陈鑫等人又在王宗岳的基础上加以多方面的阐述和发挥,以至于使我们的太极拳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可以说,《周易》为太极拳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指导人们认识了宇宙本源的存在,也为“太极拳”之名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1] 张志勇.从太极拳技术演变的历史谈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J].体育学刊,2013(1):120.

[2] 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1,74.

[3] 杜晓红,李强.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58.

[4] 张 涛,王荣优.东汉道教易学的形成和发展[J].南都学坛,2009(4):1.

[5] 韩康.太极图说与太极拳[J].中国气功,2000(5):28.

[6] 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75.

[7] 徐才.武术科学探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1.

[8] 沈寿.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9] 郭厚福.太极拳秘诀评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0] 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11]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74.

[12] 崔丽丽.易学视野下的武术文化研究—《周易》与太极拳[J].周易研究,2009(6):72.

[13] 赵国庆,等.中国武术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61.

[14] 唐豪,顾留.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5.

[15] 王振川.太极拳哲学思想渊源浅探[J].武当,2004:19-20.

猜你喜欢
长拳太极图周易
早春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太极三部曲Ⅱ·太极图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长拳运动员运动前补糖措施研究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甜甜的“蝴蝶茧”
八卦图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长拳竞赛套路技术演进的初步研究